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在有关反映闽东三十年代工农武装斗争的论著中,都把闽东工农游击队下属的七个支队的名称,写成“闽东工农游击第×支队”,中间漏了一个“队”字。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史实的。根据现有找到的盖有第七和第十一支队队部印鉴的两张收条来看,第七、第十一支队是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七、第十一支队,而不是闽东工农游击第七、第十一支队。照此类推,一、三、五、九、十三支队也应如此。希望在今后的论述中,注意  相似文献   

2.
王涛支队成立于抗战后期的1944年10月,是由中共闽粤边委组建的一支反顽自卫武装。这支武装之所以命名为王涛支队,是为了纪念1941年9月被闽西国民党顽固派杀害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王涛同志。边委任命刘永生为支队长,巫先科为副支队长.陈仲平为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时光飞逝,屈指一算,王涛支队成立迄今已是...  相似文献   

3.
正1947年10月,中共川东临委在重庆成立,彭咏梧任临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11月,受党组织的委派,彭咏梧带领妻子江竹筠(江姐)和共产党员吴子见去下川东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开辟第二战场。随后,组建起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后改名中共川东游击纵队),赵唯任司令员,彭咏梧任政委。1948年1月8日,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奉(节)大(巫溪)巫(山)支队在彭咏梧的组织领导下,正式举行奉大  相似文献   

4.
福鼎原属闽东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三年开始,闽东党多次派叶秀藩同志(寿宁县城鳌阳镇人,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一年在福州乌石山师范读书,曾任闽东特委委员、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一九三五年被敌杀害)来福鼎开展革命活动.一九三五年,闽东特委叶飞等领导同志决定开辟闽浙边区根据地,派特委常委阮英平、郑仲毓(郑宗玉)率领福鼎独立团(即闽东红五团)进入福鼎、泰顺、平阳交界地带开辟新区.同年十月,以粟裕同志为司令员、刘英同志为政治委员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闽浙边与闽东党会合.不久,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  相似文献   

5.
1938年1月底,闽东红军游击队1300余人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煜,参谋长黄元庆,政治处主任阮英平)。后经周宁、政和、松溪、浦城和江西境内北上皖南岩寺集中。同年6、7月间,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陈毅、粟裕、张鼎丞先后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茅山地区抗日,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年9月,新四军第三支队  相似文献   

6.
(一)“二战”时期,连江是闽东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早在一九二九年九月连江就建立了党的特支,一九三一年十一月成立了县委。党领导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一九三二年八月,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支队在连江官坂合山村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连罗革命进入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十三支队在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粉碎了敌人对连罗地区的三次“围剿”,争取了丹阳、桂林民团二十多人携枪起义,先后打垮了连罗两县十八个地主  相似文献   

7.
崔松林,1898年出生于山西阳城县石臼村,1939年入党,历任编村党支部书记、阳城三区组织委员、中共阳城县委委员兼三区分委书记、沁河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阳城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阳城县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阳城县监委主任、长治专署监察处处长、山西省监察委员会监察专员、山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1969年冬病故.  相似文献   

8.
东进抗日     
1939年5月,江南无边无际的原野上,稻苗茁壮,新竹翠绿,一片生机勃勃。5月4日这天,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由闽东红军改编,我为六团团长)干部战士情绪格外欢快,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出发到江南东路地区去打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9.
关于一九三六年成立的闽赣省委,党史界相当部分同志至今都认为:(一)它是成立于一九三六年四月的洞宫山会议,由闽北分区委和闽东特委统一组成。同时还成立了闽赣省军区;(二)省委书记黄道,省委委员有黄道、叶飞、范式人、阮英平、黄立贵、吴先喜、曾昭铭、曾镜冰等,省军区司令员叶飞;(三)闽赣省委下辖三个特委(闽北、闽东、闽东北)、七个军分区(闽北地区的闽北、闽西北、抚东、闽东北;闽东地区的福寿、古屏宁、霞鼎)。  相似文献   

10.
夜袭丹阳     
活跃在连罗地区的闽东工农红军13独立团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中第一支队”。1934年1月2日支队政委杨而菖在解放马鼻镇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中共连江中心县委为了更好领导革命斗争,在透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闽东工农游击第13总队基础上扩编为闽东工农红军(连罗)第13独立团,魏耿(后叛变)为独立团团长.陈祥榕为政委.杨采衡为参谋长。扩编后,部队随即由魏耿、陈祥榕、杨采衡等带领开往罗(罗源)古(古田)交界的丰余、小善、罗厝前一带活动.避开国民党主力部队的“围剿”.开辟新区.发展武装。  相似文献   

11.
解放本溪     
1948年10月中、下旬,辽东山区正是秋山红叶、稻谷成熟的季节。我安(丹)东军区第三军分区的部队,已奉命改编为独立第一支队,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国泰,副司令员寇奎甫,下辖一、二、三团。部队整  相似文献   

12.
从一九三七年十月至翌年五月,闽西、闽南、闽北、闽东和闽中的红军游击队五千四百多名指战员,下山集结点验,编入新四军第二、三支队第三、四、五、六团和军部特务营,经整训后,北上皖南抗日前线。同时,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指示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成立新四军福州办事处、驻岩通信处(二支队龙岩白土留守处)、三支队崇安留守处、三支队六团宁德留守处等公开合法机构。福建党的主要负责人王助、范式人、谢育才、魏金水、曾镜冰、汪林兴  相似文献   

13.
正魏大光,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魏大光回乡组织起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3月,率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整编,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7支队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在武清、霸县一带进行英勇机智的抗日游击斗争,取得霸州王庄子村中亭堤伏击战、胜芳保卫战的胜利。1938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5支队,  相似文献   

14.
刘勉钰 《党史文苑》2012,(11):34-38
今年4月24日,是谭震林诞辰110周年。谭震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最高职务为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是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皖南事变后曾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师政委(未到职)、第二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他为新四军的建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英勇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九年春天,在皖南繁昌抗日前线我第一次见到谭震林同志,当时,他担任新四军三支队的副司令员。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的张云逸同志,已经过了长江,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总指挥,三支队的军政工作和部队活动区域铜(陵)南(岭)繁(昌)的地方民运工作,都由谭震林同志直接领  相似文献   

16.
崔松林,1898年出生于山西阳城县石臼村,1939年入党,历任编村党支部书记、阳城三区组织委员、中共阳城县委委员兼三区分委书记、沁河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阳城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阳城县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阳城县监委主任、长治专署监察处处长、山西省监察委员会监察专员、山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1969年冬病故。由于崔松林在战争年月敢与豪强作斗,敢为弱者撑腰,旧时官僚豪绅惧他三分,深得当地农民拥戴,当时的中共晋豫区党委书记聂真称赞其为“农民领袖”。这里仅介绍他在十二…  相似文献   

17.
王明星的名字,在苏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在新四军中被誉为孤胆英雄。王明星是连江人,1934年7月参加红军,先在红十三独立团当司号员、卫生员、宣传员。闽东独立师成立后,调到师部当宣传员。1936年6月提升为闽东红军二纵队三支队队长。1938年1月独立师奉命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第六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时,王明星任一营三连连长。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4,(11)
团湖南区委组织部报告——区执委、各委员会及地方特支等情况(一九二六年五月五日)(一)导言本部工作,在三月下旬始归现任组织委员担任,接办以前的一切组织工作情形,多无从汇录,以其应备之各种记载物多付阙如,对于统计,无所依据,加以各地方各特支之报告多未交来,现在所报告的,仅就零碎捡拾,片段而不确切。(二)校内概况1、执行委员会A、现在的委员:书记——萧述凡组织兼经斗——蔡增准  相似文献   

19.
1939年10月,为适应抗战的战略需要,在鲁西的罗荣桓率领部队向鲁南转移时,接到冀鲁豫支队杨得志等和苏鲁支队彭明治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常委正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彭明治的电报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主持此事的是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王凤鸣。罗荣桓接电后,立即发电报命令王凤鸣立刻停止捕人杀人,同时,将杨得志等的电报转发给山东分局。这时,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和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正要率领一批干部去延安,将要路过湖西。郭洪涛考虑到这事与一一五师有…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安次区纪委监委整合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三支队伍”力量,依托“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实施“四色管理法”,将域内341个村(社区)按照绿(好)、白(较好)、黄(重点关注)和红(后进)四类进行监管,并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因情施策,分类指导“三支队伍”履职尽责,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