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周相 《前沿》2014,(19):14-16
原始社会及其分期问题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基础。19世纪,自汤姆逊初对其进行考古研究和摩尔根对其补充深化以来,原始社会及其分期问题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学科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结合当前考古以及生物技术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之初继续探究,极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和细化人类社会的诸多由来。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先民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于秦汉之际跨进了阶级社会。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也是遵循着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发展的:“起初是无阶级社会——父权制原始社会,即没有贵族的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社会,即奴隶制占有社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适应人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自然地以血缘为纽带而生活在一起,组成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原始公社。当时,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人们的生产组织,又是人们的生活组织,内部不存在任何具有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因此并无所谓法律。在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内部,调节人们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靠习惯或说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会因为在其研究过程中使用逻辑推理,就成为一个逻辑判断问题。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内涵无疑是指阶级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内涵也是指阶级政治。从人类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阶级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具有本体论的性质,不能成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以下问题: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私有制、阶级、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来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起义动摇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对当时极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劳动人民除受自然力量的压迫  相似文献   

7.
生:老师,人类社会既然是从奴隶社会开始才进入文明时代,这就表明原始社会毫无文明可言,对吗?师:不能这样讲。“文明”和“文明时代”不是同一个概念。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所谓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会的蒙昧、野蛮时代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包括古代奴隶制、封建制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三大时期。换句话说,文明时代也就是阶级社会阶段。搞清了文明和文明时代的内涵,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原始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及其成果也表现为缓慢…  相似文献   

8.
法制就是力量众所周知,法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恩格斯把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无私有财产、无阶级压迫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蒙昧时代,而把带着浓重血腥味的奴隶社会称之为文明时代的开端,这不仅仅是由于奴隶社会远超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所产生的巨大社会财富,而...  相似文献   

9.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是对政党产生的高度概括。这个问题是《政党》这一课中的难点之一,搞清这一问题对于深刻理解政党的产生、政党的性质和政党的作用,无疑有重要的意义。政党作为阶级的组织,它只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和最后一个劳动者阶级——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它只能是近代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这有其历史必然性。政党的产生和存在以社会划分为阶级为基础。远古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的社会,根本不可能产生政党,这是容易理解的。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  相似文献   

10.
一、区别: 第一,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德治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原始社会通过德治使民族、部落内部的公共管理、产品分配及其外部的部落联盟、血族复仇等方面的事务顺利完成;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施行德治巩固其统治地位;共产主义社会是空前完善的德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冲突,这种社会规范须表现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力量,法律适应这种需要诞生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得到推崇,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完善的法律。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法治将逐渐消亡。 第二,实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有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一章中阐述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时,认为“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开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首先,这一观点混淆了文明与文明时代的区别。该书在论证文明起源于隶奴社会的观点时,其主要根据是恩格斯的“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的论断,认为这一论断“就是说,社会文明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符合恩格斯论断原义的。显而易见,恩格斯说的是“文明时代”,而不是“文明”。文明和文明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范畴,而不是同一范畴。文明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表示人类社会对世界改造的进步状态的范畴。从文明的这个定义来看,人类文明不是在奴隶社会才有的,而在原始社会就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因此布依族古歌所反映的时代是非常广阔的,包括了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时期。古歌的内容有奇伟魂丽的神话,也有敦厚朴实的民谣;有虚幻的想象,也有本民族真实历史的记述;有原始社会的意识,也有大量的阶级社会的思想。古歌《混沌王》、《盘果王》、《十二个太阳》。《卜丁射日》、《阿祖犁田》、《洪水朝天》、《赛胡细妹造人烟》、《十二层天、十二层海》等篇记述了天地开辟,日月星辰出现,山川草木形成,人类产生,万物化育等等神话传说。可以称为布依族的创世说,产生时代较早,  相似文献   

13.
“保卫”通常是指保护、护卫,以防外来侵犯的意思。“保卫”一词的使用比较广泛,如保卫个人安全、保卫家园、保卫社会安全、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等。人类是在一定社会中生活着的。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私有财产,人们是以集体的行  相似文献   

14.
初二的社会发展简史教材,处处闪耀着“网点论”辩证思维的光辉。现不揣繁琐概列于下:教材既指出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又说明它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既指出奴隶起义、农民起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又说明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既指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历史进步作用,又说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既指出奴隶制是一种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又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次巨大进步;既指出商人具有对生产者剥削的一…  相似文献   

15.
在解决“国家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难点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线索具体讲述。国家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必须首先把国家产生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讲清。这要从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讲起。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长达二、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里就没有国家。国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裂为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时候才出现的。随着阶级的出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避  相似文献   

16.
原始社会没有犯罪,犯罪起源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促使犯罪起源的激发因素是婚姻形式、家庭结构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人类观念的变化。在人类观念的变化中,个体婚的出现是引起嫉妒感情和嫉妒观念发生的主要原因。嫉妒是文明社会引起情感型犯罪的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财富的出现和增加,剩余财产的家庭和个人占有引起了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形成,是文明社会促使财产贪欲和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但财产贪欲同嫉妒一样,也足以引起仇恨、凶杀和伤害等类型的犯罪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1·1。在当今社会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不再具有任何积极意义。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中还是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封建主义都在被抨击、被批判,被扫荡之列。 1·2。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世界上除少数地方是因外部因素的影响由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越过封建社会而跨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以外,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直接脱胎于封建的母体,作为封建的对立物面生长起来的。因此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性无庸置疑。但是,这种确定性也给了许多不谙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们一个幻觉,似乎只有资本主义才是反封建主义的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人类从相当平等地分配产品,开始出现了分配上的不平等。分配上的差别的出现,也就出现了阶级差别,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但这种市场是相当初级的,是随着奴隶社会的出现而不断发展的。从以物易物向以货币形式的物  相似文献   

19.
阶级不是个政治概念而是个经济概念。首先,从阶级的产生来看,阶级从产生到消灭,都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是没有阶级的。阶级是怎样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就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分裂。具体地说,第一,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第二,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私有制确立后,阶级的产生就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可见,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段话的核心内容是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对此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加以理解:   第一,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理解。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