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发展方式逐步展开之后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正在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方式在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的同时 ,必然要求有一种与传统工业文明以及农业文明时代不同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中国社会的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变革 ,正标志着中国人将以一种具有高度普同性的崭新文化心态走进21世纪。世纪之交新旧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激荡20世纪后叶的中国理论界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 ,认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2.
走向21世纪的文化价值主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新视野》2000,19(1):31-33
中国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发展方式逐步展开之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正在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方式在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的同时,必然要求有一种与传统工业文明以及农业文明时代不同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中国社会的这一巨...  相似文献   

3.
文化转型中的文学分流逢增玉谁也不能否认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深层一带来的是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即从传统的、农业的、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的乃至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现代工业文明逐渐兴起、扩展并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社会巨变。文化现代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中国自1840年便开始由农业文明向_工业文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又开始向知识文明迈进。可到现在社会转型还没有彻底完成,究其原因在于社会转型不单纯是物质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它更是深层次的文化选择,需要实现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选择主体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解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创新思想旗帜,明确文化前进方向,择定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活动与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实现文化转型,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且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充分证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定社会内在意识自觉外化的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认知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的模式和结果.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的冲击, 我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不涉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从现代文化的产生看,现代文化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它不割断自身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但也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不是盲目地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补充,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兵团向建城戍边转变,在经济层面上,将由农业经济为主逐步向以城镇经济为主转变;在政治层面上,将完成由“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的伟大进程;在文化层面上,将完成从各民族文化聚集借鉴向相互融合整合的跃升;在社会层面上,将完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文明演进;在生态文明层面上,将完成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超越.通过建城,赋予兵团更多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手段,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屯垦戍边模式的局限性.当前,要实现“建城戍边”的完全转变,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在理念、空间、产业、管理方式上及兵地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文化从产生到兴衰的历史嬗变,都与社会存在的变迁,人的生存、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需要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以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孝道文化,可以认为: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是传统孝道文化产生的基础,人的社会属性及社会需求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生命之源、存在之根.社会变革及社会存在的变化、儒家孝道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变革中的行为失当,是儒家孝道文化失落和断裂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在利益博弈渗透到每个角落、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冲突的当代中国,守望孝道,弘扬儒家孝道文化,使孝道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而实现孝道文化的复兴或再生,必须使孝道理念与时代对接、与社会现实对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接,发展新孝道文化,必须注重新孝道文化的教育传播和践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过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由于所处时代、各国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情条件和内外环境不同,现代化的方式和进程会呈现出多模式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命题,必须注重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注重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同时,又要遵循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其中,我们要注重把握以下几对重要范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深刻而又曲折的价值观念革命,“五四”时代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时期,它把中国近代以来的价值观念革命推向高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新价值观念被继承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文化转型并非如文化融合论(以及综合创新论)所理解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转型,必须确立文化形态的观念;文化形态理论认为,中国的文化转型是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近代工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当代中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 ,转型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场社会变革 ,它必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这场以市场为基点和导向的社会变革浪潮中 ,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我需要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 ,依照现实的社会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而社会的变革 ,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传统信念的淡化、信仰危机及国民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 ,当前国民人文精神的再塑问题 ,已经严峻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出了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叠加的双重转型之路,也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这两种转型的叠加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因此,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了独特的改革开放之路,也为发展经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首先,转型要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是农业。农业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正处在20世纪以来最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是由两个重大转变构成的: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另一个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如果不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限制,中国不仅不可能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而且中国转型的目标(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质,仍然属于自然经济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演进的历史过程。我们只有正视这一事实,从这一客观实际出发,才能正确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一、认清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要顺次经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的三种经济形态只能依次转型递进,不可逾越。社会转型由经济转型、文化转型、政治转型三项任务构成。这三方面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 经济转型从量变开始,就为文…  相似文献   

17.
刘亚琼 《求实》2007,3(2):55-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全面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和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凸现,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并对党的执政合法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能否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是维护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现代转型同现代化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文化的转型寓寄于社会的转型之中,而社会的转型又依托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辩证的互动过程。近现代以来,草原文化从单一的传统游牧文化演变为集多种经济因素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又遇到急剧的社会变革和人民革命带动的文化变革。特别是当  相似文献   

19.
叶南客 《唯实》2002,(5):71-74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 ,要求其理论建构和应用取向都必须和日趋开放的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相吻合 ,并可以指导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现代化实践。鉴于 2 1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知识型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的转型过程中 ,我们认为应首先从理论层次上探索当代城市管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及其目标价值、管理原则和管理方式 ,这是中国发展新阶段中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的三大主题。一、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管理的价值定位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笔极其丰厚的历史遗产.无论其中杂揉着多少糟粕性、消极性因素,但这笔巨大的遗产都是我们今天无法视而不见的,它总要通过各种方式对我们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它,在批判其落后性一面时,大力发掘其有益的思想资源,使之同现代化建设相接轨.从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接轨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现代的接轨.这里笔者以为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伦理道理精神与现代化的接轨最为重要.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而是一个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旨归的社会全面变革进程.一手抓以现代科技为标志的物质文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