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乃麟 《前沿》2010,(10):168-170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对广西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影响因素之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现阶段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和转变就业观念,顺利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山东大学2005届毕业生求职择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地了解山东大学2005届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就业意向,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山东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2005年3月在2005届毕业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此次调查采取集体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座谈在全校28个学院中进行,共有84名毕业生(含本科、硕士、博士)参加了座谈;问卷调查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0个学院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本科生700份,研究生300份。从回收的情况来看,本科生回收645份,研究生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分别达到92%和98%,总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3.
2004届毕业生已开始走出校门,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工作已经展开。应届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后,须签订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是毕业生办理报到、接转档案和户口关系的依据。作为毕业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青海省5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利用SPSS28.0统计软件从个人及家庭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就业意向的因素。调查发现,青海省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多样化,行业内就业意向不突出;就业区域集中在生源地,就业选择注重自身发展和薪资水平;学生所在年级和专业选择是影响其就业意向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利用调查研究结论设置就业指导模块化,给予实习生人文关怀,精准就业指导、引领就业价值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坚定行业内就业目标,为旅游行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当人们为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而忧心忡忡之时,媒体上却传来了京、沪、宁等大中城市众多毕业生不想就业的消息,这无疑给今天的人才市场带来一股新风。不就业,并不代表找不到工作单位,而是一部分毕业生另有打算,他们想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或自主创业,更大限度地掌握就业的主动权。一句话,不就业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伴随我国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不可避免要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许多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女应届毕业生面临着更大就业压力。因此,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特别是对女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让她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观,同时也便于高校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改革,指导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的调查,概括归纳了四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就业能力评价指标,对浙江省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就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组比较了学科、性别、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从实证角度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性的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压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取了204个有效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实证分析影响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新时代下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择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国医科大学1178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择业观念及价值观念,并根据医学院校毕业生特点,有的放矢开展系列毕业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进入到大众化时代,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了解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困扰,为高校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等学校和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启红  柯群胜 《理论月刊》2003,(11):151-152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近年来逐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但是同时也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因此毕业生应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就业市场,包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通道严重受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学校要积极调整办学方向和学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3.
杨芳 《浙江人事》2008,(9):39-39
7月26日,德清县2008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选”大会在县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全县130余家企事业单位,诬向大中专毕业生推出各类岗位500多个,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市场营销、生物化工、外贸英语、文秘、财务等专业。到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人才达20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80人。县四套班子领导到会视察,对大会的成功举办给予肯定,县委书记徐国平就如何更好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交流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管理知识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学生等方面,本文重点从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指导入手,强调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管理知识的运用,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SWOT分析,提出如何包装、营销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多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证明精细化就业指导确实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能让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实际,同时拓展对未来发展的可选择性。就业指导的质量判定标准是就业质量,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应“因人施助”,做到精细化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精准辅导机制,即建立分类指导—精准辅导两级服务机制,以求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需求的内容结构,在深度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项目收集和专家归类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需求问卷",并对550名2008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对大学生顺利就业、用人单位人员招聘以及就业指导机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7月21日,邵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当地企业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50家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1699个。招聘会上,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0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07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10日,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三条蜿蜒百米的毕业生队伍,在六月的烈日下,等待着一场盛大的“就业大餐”-2006年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开幕。本次大会由省人事厅会同全省各地人事部门,组织了来自全省1500余家企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推出各类就业岗位2.2万余个,大会当天盛况空前,交流场面火爆,共有6万余人次大中专毕业生入场参会洽谈,招聘单位登记毕业生人数达3.8万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7590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剧增,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价值观、就业方式及形式等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理念已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理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完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辅导机制,以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实现职业梦想.  相似文献   

20.
职中与普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所谓相同点,即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所谓不同点,即普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兼顾高考升学的需要,取中则不参加高考。此外,普中与职中的学生也各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职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联系专业知识,联系职教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并根据适应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确立教学重点、内容和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下面谈谈在职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重视的几种教育。一、职业前途及理想教育。不少学生在未进入联中之前,希望上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