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立论依据,把握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徐兰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182-18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善红 《新东方》2005,(3):4-11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主义社会是制度优越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思考发展问题,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国外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关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突出经济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在科学发展中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区别或差异,是应予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二者提出的场合不同;二者的涵义不同;基本地位及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在内涵上有内在相互联系。应准确把握二者这种区别。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和确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我们党有关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是十六大最先提出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伟优 《前沿》2005,(12):185-18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追求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二者统一的内涵特征表现在奋斗目标、价值理念、方法要求等三方面.二者统一的实践指向落实于改善民生的具体工作.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体现了党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获得新的空间和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赵明学  邹微 《理论月刊》2008,23(5):18-20
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指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发展现,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创新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中带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向指导.其中几个重要思想是:必须坚持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原则,重视和增进个人的利益: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二重性的辩证法,避免市场经济行为非理性化对社会发展的消解;必须坚持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完善相统一,促进经济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周煌生 《传承》2008,(2):52-53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中带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向指导。其中几个重要思想是:必须坚持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原则,重视和增进个人的利益;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二重性的辩证法,避免市场经济行为非理性化对社会发展的消解;必须坚持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完善相统一,促进经济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湖北宣传》2007,(2):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世界的最高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十六大的基础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进一步把“和谐”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当代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又是杨柳吐翠时。今年的春天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个春天,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拉开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孰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千  相似文献   

19.
王长平 《长白学刊》2006,(2):107-10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明确,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