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2月23日至26日,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联合主办了南南会议。这次会议以《地区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为中心议题。会议期间,来自亚、非、拉的代表就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拉美地区的影响、拉美地区一体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本刊应国内许多读者的要求,从这次会议的论文中选译了四篇,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1984年2月23日至26日,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联合主办了南南会议。这次会议以《地区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为中心议题。会议期间,来自亚、非、拉的代表就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拉美地区的影响、拉美地区一体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本刊应国内许多读者的要求,从这次会议的论文中选译了四篇,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23日至26日,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联合主办了南南会议。这次会议以《地区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为中心议题。会议期间,来自亚、非、拉的代表就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拉美地区的影响、拉美地区一体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本刊应国内许多读者的要求,从这次会议的论文中选译了四篇,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哥伦比亚对外政策的调整徐宝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哥伦比亚政府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方针,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为加速经济发展,哥伦比亚开展一系列经济外交,大力推动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强同世界各...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哥伦比亚实行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它经历了“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两个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国家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年来,拉美地区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经济普遍衰退;而哥伦比亚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引人注目。本文试图探讨战后哥伦比亚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对其1967—1981年的经济调整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1980年5月16日至17日,在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市举行了拉丁美洲历史学家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玻利维亚、委内瑞拉、阿根廷、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以及西班牙  相似文献   

7.
当前,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呈现出全新的格局.2012年6月6日,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4国的总统在智利北部帕拉纳尔天文台签署太平洋联盟框架协议,一个全新的拉美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正式诞生;6月24日,南共市决定暂停巴拉圭的成员国资格;7月31日,委内瑞拉正式成为南共市的第5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8.
当前拉美一体化现状及陷入困境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拉美地区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区内贸易呈现较快的恢复性增长,出现了地区一体化的一些新模式。但拉美地区一体化也面临着困境,区内贸易在拉美地区外贸中所占份额依然较低,拉美次区域一体化组织面临分裂的危险,拉美地区关系出现分歧增多的趋势,对一体化模式的选择仍未达成共识。拉美地区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过度的民族主义倾向制约拉美地区凝聚力,过多的表面文章、缺乏务实的实践,过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使一体化潜伏危机,受益不均使小国对一体化丧失兴趣,缺少一个在地区一体化中的主导国家,不容忽视的美国因素等。  相似文献   

9.
拉美地区一体化的新进展早在80年代初,由于各种因素的促使,拉美国家已经开始总结拉美一体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并为振兴一体化事业开始了种种探索和努力。1980年,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正式改组为拉美一体化协会。1991年8月,拉美议会第13次大会决定于1992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拉美国家共同体。1991年11月29日,拉美一体化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拉美地区的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是建立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是同各国采取的新的经济开放政策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政策的明显目的是使拉美国家更多地参与世界经济。报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地区陷入了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其中以债务危机最为突出。哥伦比亚虽然二十年来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但也无例外地出现过衰退。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11.
4月26日中国财政部同世界银行举行了拉美经济研讨会。世界银行主管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加勒比地区局局长罗平章先生、世界银行首席拉美地区经济专家马赛洛·塞洛斯基教授和世界银行拉美地区经济顾问卡洛斯·基哈诺先生,以及中国财政部、国家计委、体改委、外交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世界银行的专家们介绍了拉美经济的现状,并就拉美经济前景、债务转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发生了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今仍未结束。这场经济危机的性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联系,有哪些特点,严重程度如何,怎么克服这场危机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拉美地区经济危机问题,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邀请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畅所欲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拉美经济危机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是部分学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现予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23日,<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举办"2009年拉丁美洲形势"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配合拉美所的科研工作,总结一年来拉美地区的形势、展望今后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本刊"2009年拉美地区形势笔谈"栏目组稿作更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82年下半年拉丁美洲国家爆发以支付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以来,人们不仅关心它们采取什么措施来渡过眼前的难关,而且也普遍关注它们如何进行结构性经济调整,以谋求今后的稳定发展。有人认为,这次危机对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一次严重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拉美国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它们被迫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终于形成以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主义”经济理论和发展战略,为拉美地区的经济高涨作出了贡献。八十年代这次经济危机,也将使拉美国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其发展战略,借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虽然目前许多拉美国家还在进行应急性经济调整,但从一些国家政府和专家的主张看,结构性经济调整的方向已见端倪。对此,本文试从几个方面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哥伦比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启示徐宝华哥伦比亚在拉美地区素以经济管理谨慎著称。近30年来,其经济持续增长,宏观经济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经济平稳增长,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1970~1994年,哥伦比亚经济增长183%,年均增长率为4....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17.
1908年5月25日哥伦比亚和日本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使哥伦比亚成为继秘鲁、墨西哥、巴西、智利和阿根廷之后,第六个同日本建立经济关系的拉美国家。当时的日本因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远涉重洋去开拓拉美市场。它只是通过与拉丁美洲国家缔结通商条约,进而建立外交关系(日本和哥伦比亚是1934年10月建交的)等方式,取得向拉美地区移居日本破产农民的许可权。因此,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数十年间,日本与拉美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是移民,贸易往来微乎其微。日本同哥伦比亚的经济关系也是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来拉美地区的绑架与勒索案件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其中尤以哥伦比亚为最。如何在拉美地区开发绑赎保险,已成为中国保险资金服务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哥伦比亚为样本,使用辛钦大数定律作为数理基础,选择被绑架人数作为统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国绑架勒索案件是成正态分布的。因此,该国存在着可供外资金融机构进行绑赎保险展业的空间。这种分析还为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于拉美市场提供了一种保险资产定价的工具,对中国在本土及其他海外市场开发类似险种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盟加速一体化及对地区的影响马燕冰一1995年12月14-15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越南的国家首脑出席了会议,柬埔寨、老挝和缅甸3国的领导人应邀列席。这次东盟首脑会议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地...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联盟是拉美地区当前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一体化组织,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弱制度化运行、坚持落实深度一体化目标、坚持面向亚太定位以及注重提升地区和国际影响力等特征。制度化建设、成员国间经济深度一体化以及与地区国家或一体化组织间的关系处理,将影响太平洋联盟未来发展。太平洋联盟为拉美地区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与动力,同时也是中拉整体合作网络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