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於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贯彻《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办法》和《人民陪审员培训办法》及培训大纲。《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  相似文献   

2.
为依法保障和规范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特区法坛》2006,(4):43-44
2005年以来,万宁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促使12名人民陪审员成为活跃在审判一线的“编外法官”。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关于加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法院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积极选任和管理、使用人民陪审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陪审工作中,女性参与状况如何?女性在人民陪审员工作中的选任状况、对陪审制度的认知程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也就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考核工作印发实施意见。《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它的颁布,将使我国司法民主进程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出重新认识。一,陪审制及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概述一般认为,陪审制概念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四百年以前的古希腊。而现代陪审制度的确立,从严格司法制度来讲,应认为是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最…  相似文献   

6.
经全国人大第十届常委会通过并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是迄今为止新中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第一部最为集中,最为完善的专门法律。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对司法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完善这项制度,更具有现实意义,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特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要求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贯彻落实好《决》,更好地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就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奖惩、日常管理等有关内,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见》;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行法律,对推进司法民主、落实审判公开、提高司法效、改善司法环境、保障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背景:中国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入,如何通过加强、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促进司法公正的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1998年9月16日全国人大召开的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这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要完善陪审员的产生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纲要》中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2000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2000年10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陪审员是参与审判案件,可以充分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人民陪审员在法院外的活动,有助于宣传审判工作,扩大社会主义法治的影响”。记者特邀华东政法学院律师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俊民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级人民法院应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条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  相似文献   

10.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处于名存实亡的困境。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简称《决定》)后,人民陪审员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人民陪审员的优势仍难得到体现。本文试图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探寻改善这一现状的方法,更好的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民陪审员制度“可有可无”立法现状,已为我国近十几年司法实践认同。近年来,在确保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制度改革中,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日益受到众多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与司法实际部门领导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纳要》中,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高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为此,我们特编发了一组笔谈,就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是“存”还是“废”,以及陪审员的职责、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等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并欢迎广大读者一起来参与。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决定》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其颁布实施,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优良司法传统、弘扬司法民主、保障司法公正、实现司法公开、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从法律制度上解决了多年来制约人民陪审员制度作用发挥的机制弊端和现实障碍,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动人民司…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执行工作的现状决定我们必须强化对执行权行使的监督,司法民主化不失为—种有效途径,司法民主化的重要制度形式之一是人民陪审员制度。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从制度层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务操作中的若干问题作了集中规定。  相似文献   

14.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法律职业的普通公民参加部分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该制度旨在让没有司法经验的普遍民众参与案件审理,加强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其主要内容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的合议庭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共同组成,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时,与审判员享有同等权利。《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填补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无硬性…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做好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 ,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 ,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条 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门负责。政工部门应设立非常设机构或…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保证这部单行法律的准确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印发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经费开支有关问题的通知》,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过严格遴选,去年5月1日后全国共有2.7万名人民陪审员上岗,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经过一年的审判实践,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如何?在实施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都是本刊极为关注的。为此,本期我们选登了陈振一的调查报告“寻求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间的和谐之道”。作者对苏州市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对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反思。本刊近期内还将陆续刊发有关文章,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自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以下简称《人民陪审员法》)正式公布施行以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专门法律已走过了三个年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正确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是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最有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湖南省桑植县人民法院即组织全院干警及人民陪审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审判业务培训。2009年,桑植法院新聘人民陪审员16名,他们来自公务员、医生、教师等各个行业,法律知识急需加强,审判实践经验亟待积累。为此,该院党组决定,在新年工作开展之前对人民陪审员进行一次强化培训,让人民陪审员与全体法官一道磨好刀,练好功,迎战新的2010年。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实施,使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散发出新的活力。但在实行过程中,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人民陪审员专职化、专业化、精英化,人民陪审员作用难以发挥等等,影响到陪审制  相似文献   

20.
平果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大力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2007年,该院6名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87件,比2006年多147件,占普通案件的48.6%。该院的韦绥佳等6位人民陪审员也从该院领到近8000元的办案补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