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WOT分析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机制。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北京、天津两地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发展挑战及发展机遇等四方面展开综合分析,最终论证了京津两地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前景,指出按照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京津金融一体化的可行性,及未来建成区域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天津人大》2014,(5):18-18
市口岸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京津双城联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研究提出天津口岸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意见,采取十六项工作措施,只争朝夕,狠抓落实。一、建立了京津冀口岸合作机制。落实京津两地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精神,细化了京津两地口岸合作事项。4月29日,天津市口岸办会同北京、河北口岸办,组织召开了京津冀口岸合作座谈会,研究加强口岸合作,探索创新口岸工作机制、提高口岸服务水平的方法途径。三地海关和检验检疫等部门正在编制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业务方案。三地口岸部门确立工作目标,提出建立合作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推进京津冀口岸合作、服务重点企业、支持无水港建设、推进口岸信息化合作等六项工作任务,建立了京津冀深化口岸合作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生力军,为农户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村镇银行能否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俞颖 《求索》2010,(11):14-17
本文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两类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同的经济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在控制了财政政策、收入水平及金融发展的影响后,东亚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内部基础条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金融体系效率及跨国风险分担水平、防范金融风险是推动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互促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刘治彦 《人民论坛》2014,(12):52-55
<正>财政收入离京难度大城市病京津冀融合下的北京何去何从评述由头:从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就成为了各方的热议话题。随后,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视角解释司法行政机关刑罚执行一体化的含义,提出判断刑罚执行是否达到一体化水平的三个标准:融合性、制度性、有效性。通过梳理分析监狱与社区矫正机构刑罚执行一体化发展过程及运行现状、运用SWOT法分析司法行政机关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的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从实务层面构想一体化建设分三个阶段推进以及一体化建设的组织体系、执行机制、行政资源、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川渝两地的合作潜力巨大,抱团协同、构建新型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机制,无疑是川渝两地将"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节点优势质变为重要支点的必然选择。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需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加务实地推进川渝政府合作,让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机制现状(一)川渝决策层合作机制日益强化重庆直辖以来,川渝两地合作愈显紧密。四川  相似文献   

8.
魏先法 《前沿》2012,(15):15-19
运用SWOT分析法,有利于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可以发现采取减少劣势回避威胁的弱点—威胁(WT)战略有利于积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将是实现京津冀教育一体化,乃至实现京津冀各方面一体化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于金融一体化"破局"。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有效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京津冀金融一体化面临着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金融要素市场行政分割严重、前瞻性战略规划不足、机制设计滞后等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不仅需要科学谋划中长期目标,也需要近期安排;既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行模式,也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龙凤梅 《前沿》2012,(21):82-83
中国内地与香港正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在此情形下,两地间的商标纠纷也频繁发生.本文着力于《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原则性引导下,对两地的商标法律制度进行详尽的分析,力争发现两地商标法律制度不同,并且提出一些对接、协调两地商标法律制度之法.  相似文献   

12.
庄红韬 《台声》2004,(7):68-69
上月26日,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会议,在地处京津走廊、环渤海腹地的河北省廊坊市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环渤海地区七省市区政府省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建立地区合作机制,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13.
于志宏 《前沿》2007,(4):132-135
香港与内地实施CEPA协议,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实现判决自由流动问题。我们应站在更高更远角度,并具有创新精神,看待和解决两地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香港与内地之间小范围的安排难以适应两地经贸关系的大发展,搞一个大安排(大协议)更能反映目前两地经贸发展现状,更能切实、全面地解决两地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抢抓中央和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荆州长江经济带科学开发、和谐开发,努力实现荆州新一轮大发展,是荆州市政府正视现实、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再创辉煌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对荆州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荆州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的总体思路及发展定位进行战略规划,为政府献计献策,力求促进荆州市政府创新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理念,发展临港经济,将荆州建设成为华中地区的独具特色的重要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在金融与经济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深入剖析其重点城市及下属县级单位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截取了2007年和2012年两个代表性年份的市域数据和县域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在市域和县域层面对样本点分类,并根据金融与经济发展指标将各市以及各县归纳为金融经济双强型、金融弱经济强型、金融经济双弱型三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年的发展,广西各地经济增长显著,但在金融方面,柳州、防城港等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压抑;县域地区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越显突出。  相似文献   

16.
范从来  林键 《群众》2020,(2):43-44
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是前提和推动力,信贷一体化则是金融一体化的关键突破口。目前,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已奠定了长三角区域信贷一体化的现实基础。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通过搭建信贷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创新和延伸信贷一体化的多维产品链、打造信用长三角的优势品牌、建立跨区域功能性协同监管的新机制等方式,推动信贷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内的高效率流动,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观点     
《群众》2017,(8)
<正>徐匡迪:设立雄安新区能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京津两地过于"肥胖",大城市病突出,特别是河北发展与两地呈现"断崖式"差距。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引领新发展、打造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基本上都是用了"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从我国经验看,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瞄准的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建设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新思维的要求,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研究湖北警官学院现实的机遇、挑战和优势、劣势,提出在办学定位、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师资建设、学生培养、校务管理等六个方面的“特色战略”,力争变特色优势为竞争优势,使湖北警官学院实现超越式发展,跻身全国公安强校。  相似文献   

19.
顾晋 《前进论坛》2015,(4):63-64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就在一周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  相似文献   

20.
倡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是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置身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如果路径、方法选择不当,公民参与也可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负面效应。运用SWOT分析法,深切把握公民参与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ST战略是促进公民参与的有效战略选择。运用ST战略,必须从"最低限度的公民参与"出发,遵循求同存异的程序设计原则,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设计,增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