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转型并重新融入社会,不仅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促进社会发展,而且能够满足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文章从教育学视角入手,以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农村为例,分析农村老年教育的影响因素,试图探索出适合苏北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教育厅始终坚持将发展苏北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调动教育力量,以改善苏北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以教育富民和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建立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机制为保障,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苏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大力改善苏北农村教育办学条件近几年来,省教育厅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统筹协调,全力推进苏北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到2002年底,苏北五市中小学共消除C、D级危房177.4万…  相似文献   

3.
聚焦中国农村老年人贫困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老年人贫困化问题由来已久。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根除老年人口贫困化开辟了道路,但对我国二十一世纪上半叶老年人口相对贫困化不能掉以轻心!传统上导致农村老年人贫困的原因继续在起作用,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及21世纪上半叶人口特征对老年减贫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化问题,我们应置老年人群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生命全程角度事先防范。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的社会化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占老年人口比重很大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化,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关注而处于荒漠状态。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必要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公共产品、伦理学等理论视角看,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具有公共卫生服务属性.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无论是针对普通老年人群的预防服务还是针对患病老年人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均未能常规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精神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空间配置失衡,且未能分化出专门的老年精神卫生服务.政府有责任将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并为其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苏南部分农村人口早已进入老龄化,并且逐步向高龄化迈进.通过对吴江市江村的多次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整理,初步总结出开弦弓村近百年来的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进程、家庭变迁以及老年人养老的实践与现状,并从中进行必要的探索来为苏中、苏北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农村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农村老人养老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村老年人赡养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开林  袁雯婷 《人权》2008,(2):51-54
按照国际通行标;隹,在一个国家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10%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农村60岁以上老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1%。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8499亿,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11个,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农村养老问题,是件大事。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从14.4%下降到12.5%,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比例从37.9%上升到45.6%。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疾病风险是农村老年人最大的生活风险,健康服务是农村老年人首要的保障需求。由于医疗社会保障的缺失、医疗服务的过度市场化、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健康知识匮乏、重生理轻心理的认识误区等多方面原因,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合理满足。政府和社会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志宏 《人民论坛》2010,(9):198-199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将不断提升,需要家庭和社会照料的老年人数量也会不断增加。但是家庭的小型化、少子化和空巢化使得家庭照料老年人的功能不断弱化。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赵斌 《前沿》2013,(20):126-127
通过对浙江农村老年宜居环境现状的分析,指出浙江农村环境大体上呈现出浙北、浙东优于浙西与浙南;杭宁湖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在全国呈较好水平,仅次于上海.指出社会保障是农村老年人宜居生活的根本保障.最后从环境建设、服务体系、文化体系等措施及法律形式、政府村民协作、以人为本等对策创建浙江农村老年宜居环境.做到“老有善居”“老有善养”.  相似文献   

12.
舒红兵 《世纪行》2015,(3):7+10
<正>西部山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大体上可以描述成: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独居比例明显增加。据推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从1.74亿增加到2.15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3个百分点,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老人的独居比例由2000年的8.3%上升到2011年的22.7%。2.老年人收入来源多数主要靠自己劳动,有老年人温饱尚不能保障。3.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糟糕而且医疗条件堪忧,生病了不去就医,就医了得不到照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老年人中,两周患病未就诊比例为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末,农村老年人口274万,占农村人口的22.7%,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2%。但由于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相对薄弱、专业化养老水平滞后等原因,难以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服务需求。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吉林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吉林特色的农村养老工作思路,即以农村老年人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4.
周平华  ;邓集文 《求索》2014,(8):42-45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老年妇女比例和数量快速增长。由于农村老年妇女患病率和伤残率高,收入保障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生活贫乏,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养老保障具有特殊性。安排财政专项预算,建立以农村老年妇女社会保障专项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补充、政府为主体的,真正统一规范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英  周钧 《湖湘论坛》2005,18(6):40-41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以家庭为依托,以土地为生活来源的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功能正日趋弱化,而适合农村的新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未形成。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老年人的需求入手,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获取养老资源,在保障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老年服务,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七普数据,全国2.64亿老年人中接近一半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重大关切。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基础性的难题,就是怎样让农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吃好饭”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围绕农村老年助餐方面推出了不少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52号)提出:“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老年餐桌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老年慰藉与心理疏导服务缺失等。针对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中政府责任缺失的问题,应当从制度保障层面予以落实,加大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资金扶持力度,搭建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冯朝柱 《传承》2009,(14):90-91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苏南部分农村人口早已进入老龄化,并且逐步向高龄化迈进。通过对吴江市江村的多次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整理,初步总结出开弦弓村近百年来的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进程、家庭变迁以及老年人养老的实践与现状,并从中进行必要的探索来为苏中、苏北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农村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农村老人养老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报告都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老有所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问题突出。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养老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石嘴山市下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设36个乡镇(街道)、119个城市社区、195个行政村。总人口80.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99万,占总人口的14.93%;农村老年人35819人,占老年人口的29.87%;失能(伤残)、困难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18571人,占老年人口的15.48%。近年来,石嘴山市立足实际,统筹规划,不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为老服务能力,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