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在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网络竞争行为时,往往会出现适用主体狭窄、内容涵盖不全、部门监管不力和责任义务不明确等问题。文章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市场中的应用,结合典型案例,从适用主体、涵盖内容、管理部门和明确责任义务四方面,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该设定一般条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一般条款适用的不确定,通过对一般条款的客观解释可以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科学的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合理适用,对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满足市场竞争主体的合理诉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包括对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扩大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既有无法割裂的紧密联系,又在商标权的保护对象和客体、规制方式和效力范围等方面存在根本区别。《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填补商标权保护法律制度空缺的作用,但其适用需要遵循严格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雷凌 《理论月刊》2004,(12):111-112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施过程中日益暴露其缺陷,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该法不仅要明确重要概念,在立法上补充完善不正当竞争具体表现方式的规定,更需要确定唯一的执法主体,加大法律责任,建立有关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该设定一般条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一般条款适用的不确定,通过对一般条款的客观解释可以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科学的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合理适用,对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满足市场竞争主体的合理诉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素有中国“经济宪法”之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我国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奠定了基础。然而,不能不看到,建立法制的市场经济环境,尚需时日,这是因为,种种五花八门的不正当竞争形式,依然以各种面目和方式出现。依照《反不正竞争法》第二章所列举的11条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们可以大致归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7.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该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为此,应该及时吸收先进的国际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了保证医疗器械广告的真实、合法、科学,制定本标准。第二条发布医疗器械广告,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政策信息     
《政策》2004,(3):62-6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体系日益走向完善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于1993年12月1起正式实施。10年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工作从无到有,逐步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务院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其中,  相似文献   

10.
周新军 《理论月刊》2006,(7):118-121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有依照原则认定和依照具体条款认定两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是采取严格法定主义抑或是给予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允许执法机关依照原则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与对经济法、竞争法价值目标的理解、权衡和选择密切相关。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应采取严格法定主义,并就经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如何限制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大月刊》2008,(5):20-20
朱如安等15位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暴露出一些缺陷,如没有专门的章节对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义务进行界定。为此建议:根据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的精神,对《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进行修改,增加公用事业的专门章节,通过对消费者权利和垄断行业经营者义务的规范,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为促进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对外投资合作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海外经营行为,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和《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本法已显露出它的滞后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实际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重新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腾讯和360纠纷"暴露出网络背景下个人的信息安全严重受到威胁、企业竞争缺乏行业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滥用现象比较严重等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行业规范,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行为十分普遍,形式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商业贿赂无疑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立法都加以禁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亦不例外。本文拟对此种行为的内涵和成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设置了风险防控这一犯罪预防性责任。犯罪风险防控责任来源于互联网平台在网络治理领域所承担的主体责任,并以风险防控作为责任的价值目标。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条文规定,犯罪风险防控责任由信息核检义务、特定行为禁止义务、合理注意义务以及侦查协助义务四项基本义务构成。犯罪风险防控责任需通过确立政府监督者地位、提高义务履行标准、限定责任承载范围以及完善既有评价机制的方式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领域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侵害商业秘密案件原则上不适用诉讼禁令;当事人约定竞业禁止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商业秘密,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而未侵害商业秘密的案件,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适用劳动案件仲裁前置程序;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13,(9):47-47
乔新生在2013年8月12日《法制日报》撰文《遏制医药腐败须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认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药分家改革缺乏后劲,“以药养医”的现象非常普遍。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规定,如果不是在“账外暗中”收受他人的贿赂就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广告管理,保证医疗器械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广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