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是加强修养、增强本领的内在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政治要求。日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古今中外,执政者、领导者无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西方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要不断地获取知识,提升素质,读书便是一条重要途径。今年5月,江苏省常熟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开展读书活动,号召全体保安员在阅读中提高、在思考中进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树立队员的职业道德,提高队员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小华 《重庆行政》2010,12(4):80-82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了解的唯一有生命的星体。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扬起了文明的风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劳动、生息、繁衍,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文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文明和以工业为主的工业文明。当代,人类文明正发生着重大的转折,一个新的文明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姗姗走来,生态文明已达成世界性共识。  相似文献   

4.
人类所处的20世纪即将逝去。在这样一个时刻,对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作一番总体性考察,对于我们把握当今世界历史运动的特点和趋势,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世纪20世纪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工业文明向全球广泛扩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为辉煌的世纪,这巨大而又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广泛扩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生产力形态,可划分出人类宏观历史演进的三个时代,即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  相似文献   

5.
陈少敏 《民主与法制》2010,(Z1):147-14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在浩瀚的读书人海中其读书的方式方法却是情形各异。就读书的目的而言,有的是为服务于社会,贡献与人类;有的则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而准备材料;有的却是为自己的前程而涂脂抹粉。就读书的形式而  相似文献   

6.
清人山阴金曾说:“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天麻静讶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19世纪英国作家塞缨尔说:“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宇宙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倒塌了,而经典书籍则与世长存。”  相似文献   

7.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文化还是文明,都不是指具体事物,而是指人类创造这些具体事物的总体成就和不同的样态。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程度,是人类借助知识、科学等手段改造世界,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历史标高。比如,农业文明较之游牧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工业文明较之农业文明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江阴市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实现了从“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到“一二三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的跨越,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新台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二三”(一顶书橱、二份报刊、三百册书籍)家庭读书工程,曾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读书、看书、用书的热潮。这项“富脑袋”工程在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明意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江阴市又开始了“一二三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读书是高尚的人生体验,已成为世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书籍重要性的论述,号召国人积极行动起来,读书学习、思考践行,用智慧和汗水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状态,是时代演化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福,读书有乐之福、智之福、廉之福、苦之福。因此,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爱读书,善思考,体悟读书带来的福。读书有乐之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读到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令人愉悦,可祛除浮躁之气;读书读到激情处,耐不住拍案而起,令人心潮滚滚,可摆脱世俗之气;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产、生活、生态联系起来,作为“文明发展道路”有着现实的意义。文明,标志着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一直是人类社会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静态来看,文明是一定时代、一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从动态来看,文明则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曾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进化。而就文明本身来说,则经历了从不太文明到比较文明、从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不断递进。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曾是一个弥漫着诗书之气的文明之邦,历史上好的书籍灿若繁星、光照世人。幸福的中国爱书人、读书人便在这浩如烟海的广阔天地中自由徜徉、流连忘返。人到暮年的曾国藩向其长子感叹:自己一生没太多值得骄傲的事,唯有一事可引以为傲——"吾一生中无一日不读书"。这是何等掷地有声的乐读之言!然而,到如今,很难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看到一个人手捧着书爱不释手的画面;书店里、图书馆中也多是翻阅各种考试书籍、抄抄写写的应试者。  相似文献   

15.
福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实现对外交流的主要区域、中国海洋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地区,闽商则是通过海洋传播中国文明的主要载体。近年来的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还表明,福建是“南岛语族”的重要发源地。长期的对外交往与商业活动不仅遗留了大量福建人在世界各地、海外交通、异域风情的书籍;而且,西方许多国家也将“福建”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他们以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下了他们眼中的福建。  相似文献   

16.
向往文明     
薛东 《文明大观》2001,(11):110-110
人类历史是一部文明进步的发展史。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总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文明、建设文明,人们也总是在热情洋溢地歌唱文明、拥抱文明。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文明以状态和成果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安徽省铜陵市国税局以“提升文明形象、优化服务质量”为主线,立足税收工作实际,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开拓进取,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车轮飞速转动着,跨越生命悠远的时空隧道,沿着人类农耕文化的发展轨迹,我们浏览了人类的原始期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当历史揭开21世纪序幕的时候,农耕世纪的传统文化即进入到生态农牧业和其展示绿色文明的历史新时期。发展农牧业,并不断提高养殖业和饲草种植  相似文献   

19.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对于读书学习均推崇备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读书才必博”等论及读书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尤其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历来尊崇书香门第,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等关于刻苦读书的励志典故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20.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对于读书学习均推崇备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读书才必博”等论及读书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尤其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历来尊崇书香门第,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等关于刻苦读书的励志典故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