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然我们讲广义定义的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谓,那么,国学就不应该是中国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而传统文化也同样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按照《辞海》上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的56个民族,正是按照这样的定义确定的、这56个民族各自发展,又最终融合为中华民族一个大家庭,各自走过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时期。作为国家政权的参政党,民主党派拥有与执政党共同的政治基础、奋斗目标以及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3.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维系和支撑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魂。没有了这个魂,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人民就要遭殃。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我们党和人民紧密团结,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共同的思想基础,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解决好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及人民信任党、热爱党、支持党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原望。一个中国是客观现实,在历史上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有原本具有基本的共识。但是,自李登辉主政之后,逐步推行分裂路线,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两岸之间才产生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年节(除夕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这些文化传统,共同受到这些节日的哺育、熏染和精神陶冶。  相似文献   

6.
杨立宪 《台声》2008,(1):18-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我们从事对台工作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台政策新思维。具体而言表现在:(1)进一步明确界定“一个中国”即两岸关系现状。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7.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2,(23):4-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8.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9,(22):4-4
我们不赞成有关“两国集团”的提法。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9,(21):77-77
2010年1月1日,一个拥有19亿人口的世界第三大自贸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如期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有近6万亿美元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关系,对实现本地区的共同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冒天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方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中,怎样才能发展壮大公有制并保持它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多种经济成份都获得共同发展以调动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安东 《台声》2009,(8):27-28
一个是在台湾荣获冠军大奖的台北市大安国中弦乐团,一个是举世闻名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少年市内乐团,在盛夏7月,以乐会友,以琴谱曲,以娴孰技艺共组大乐团,用优美的音符共同谱写两岸琴缘。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期待了百年的奥运梦想。 这个梦想,在13亿中国人民的翘首期盼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注中,即将绚丽绽放,必将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周松  张郁 《人民政坛》2006,(9):F0003-F0003
2006年8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举行,该论坛系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等数家法学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罢休共同发起,与中国文化大学,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共同举办,旨在为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与理论研讨开辟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是整篇报告一以贯之的红线,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此奋斗终生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15.
奚仁德 《前进》2013,(12):30-32,37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具有健全民主法制的泱泱大国。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中国军民八年的浴血抗战,使一个长期被讥为“东亚病夫”的国家,有资格作为一个大国,与美、英共同参加了开罗会议,并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近年来,由于国力日增,香港的回归和...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 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解决全球问题, 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 “中国方案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 因此, 通过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互利共嬴的能源合作关系、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 对深化国际能源合作, 维护全球共同安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需要世界各国树立命运与共的合作新理念, 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 构建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网络, 同舟共济、精诚合作, 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互利共嬴、共同繁荣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可期待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在21世纪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人共同的奋斗目标?二十多年来,几乎谈到每个问题总是争执不休,共识很难形成,但现在在社会必须和谐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一个共识,而且和谐背后所凝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所讲的这种“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平、和谐的基本价值,似乎得到了中国大多数人基本认同。  相似文献   

19.
孙敏  张苑  陈璇 《当代广西》2010,(18):14-15
在越南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中国是越南革命的一个基地;桂林更是因为与越南毗邻,为越南共产党人提供了一个公开活动的舞台。桂林和越南的共产党人在共同的抗敌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主要因素,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文化联接经济和政治,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六个基本特征,才能驾驭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全面认识、把握“一个代表”思想统一性的基础上,增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总结党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用“三个代表”思想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