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  相似文献   

2.
1978年,8岁的田佳立在校园中与同学苏叶打“口水战”时,听到了一个关于自己身世的惊天密闻——她并非现在的父母所生!她一口气跑回家中,追问母亲自己是从何而来的,得到的回答依然是听腻了的那个美丽谎言:“从普渡河中捞来的!”懂事的田佳立已不再相信孩子是“捡来的”。她偷偷去问了苏叶的父母,得到的确切答复是:她的亲生父母早已返回上海,现在的父母是养父母。这个答案从此就藏在了她的心中——从那时起,田佳立就萌生了一个计划。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07,(6):47-48
可能没有一个富豪能比得上吴英,她的出场和谢幕都是如此惊艳。这个传闻中身家资产高达38亿元的浙江东阳女富豪,曾经演绎了2006年最绚丽的财富神话,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这个年仅26岁女人的猜测和谣言。不过,神话终归是神话,仅仅半年,吴英的财富神话就露出了它的“本色”——那不过是又一个集资骗局。  相似文献   

4.
为了支撑贫穷破碎的家,16岁的打工妹忍辱负重,与公司总经理签订了为期两年的“租赁协议”。然而,两年后,这纸协议仍像瘟疫一样让她身心疲惫。为了摆脱协议的纠缠,年幼无知的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在狱中,她悔恨交加,痛述了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相似文献   

5.
她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大三学生,她很后悔自己轻信了招生骗子的高额劳务费“诱饵”,更后悔自己助纣为虐骗了那么多满怀憧憬的年轻学子。现在,被骗的学生和家长纷纷向她讨说法,她无法再继续学业,而老家的父母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背井离乡……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个命途坎坷的女人。3岁时因父母离异而被弃。成为大学副教授后,又落入薄情郎君精心设计的制毒圈套。为救“情”,她在制售毒品的“陷阱”里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7.
对于医生或医学院毕业生来说,参评、晋升业务职称或评定硕士、博士学位,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考评标准,即是否在国内有影响的医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以及发表的篇数. 王音曾是一名前途无限的上海医学界某核心期刊责任编辑兼负责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掌握着医生晋升的“生杀大权”.利用手中这一权力,王音陷入“潜规则”泥潭,在4年间陆续收受好处费12万余元,最终将自己送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8.
7月7日,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的王鸿雁来到平谷区兴谷街道后罗庄村报到,她的岗位是后罗庄村村支书助理。这个7月,和王一样奔赴京郊农村任职"村官"的大学毕业生有3095名。2006年开始,北京市率先推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北京生源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非北京生源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上大学的张真暑假与高中同学聚会,闲聊时张真给大家讲了个笑话:“上学期我不劳而获,得了一个荣誉证书。”看到诸位老同学一脸的诧异,她略带得意地解释说,是一个社团干部为了获得她的芳心,便送了她一个“积极分子”的证书。有同学质疑,社团的荣誉证书还能随便写?张真不以为然:“证书都是他们自己写的,社团哪有我们想的那么单纯。”结束了第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济南某高校的刘敬对于社团的认识和张真完全一致。刘敬性格耿直,刚进大学时不愿参加那种“据说很官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爱上家教主人,女大学生意外怀孕 今年30岁的于欣悦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一个普通工作家庭.199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由于父母下岗,家境较为困难,她每年的学费成了一家人最为头疼的大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欣悦从大二时就开始了勤工俭学.2000年春天,对于欣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日子.  相似文献   

11.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在求职过程中,尽管大学毕业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无奈求职者越来越多,招聘条件也越来越挑剔。面对就业压力,青岛、上海等城市的一些求职者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他们为落实单位先干上一阵以积累经验和攒资历,干脆采取了“零工资”就业的方式。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求职者不向招聘单位索取报酬而白白劳动。 “零工资”就业,到底是务实之举,还是求职者饥不择食的非理性选择?就此话题,《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邀请有关人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金婷 《检察风云》2014,(14):38-39
亲情爱情,向左向右 小夏是今年众多毕业生之一,坐在咨询室的沙发里,哭湿的纸巾已经半纸篓了。她边抽泣边告诉我她和他的故事。小夏和男朋友在大一迎新晚会的时候认识、相恋,现在已经四年了,所有大学的日子都有他的陪伴。两个人的感情很好,甚至是学院里出了名的模范情侣。可是毕业了,问题也来了。小夏的老家在四川,男友是上海人,两个人毕业前说好了,一起在上海发展。可是小夏的父母坚持要小夏回老家。  相似文献   

13.
初出茅庐稀里糊涂进职场出生在北京密云的许晓慧,从小就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接着父母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学进入中学再到大学,一直是家长眼中的乖乖女。2009年7月,晓慧大学毕业,她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回到家乡,托人找了当地一家不错的网络公司做文秘工作,开始了她又一段平稳的人生,没有任何波澜,父母也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4.
智效民 《政府法制》2011,(26):39-39
在1932年7月3日出版的《独立评论》上,有一篇胡适的文章,标题是《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当时,距“九一八事变”还不到一年,乃“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于是毕业生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相似文献   

15.
殷若昕 《方圆》2021,(7):70-73
4月2日,《我的姐姐》首映,5天前开始的点映场口碑已经爆棚,“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在哭”,“00后张子枫值得一个影后奖!”张子枫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女孩,父母车祸双亡,给她留下一个年龄相差20岁的弟弟。要不要抚养这个弟弟?她陷入纠结:不养,亲戚们都会骂她、阻碍她;养,那她自己考研、结婚生子的计划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今年来,大学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就业群体中极具特殊性的一个.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相对的人才过剩的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然而如今的大学生毕业生却频频“跳槽”.研究大学毕业生跳槽现状,不仅为探索从企业员工管理角度如何“招育用留”大学毕业生提供理论框架,而且对大学毕业生如何有序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探究大学毕业生在跳槽过程中的合法性也有利于职工和企业各自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各自合法权益,并且利于相关法律知识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五步工作法”严把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司法局共接受完成法院、监狱委托的社区矫正调查评估422份,为法院依法审判、量刑裁决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自2006年试行审前调查以来,张家港市司法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渐摸索打造出一套“约、谈、访、查、评”五步工作法,确保调查评估意见全面、客观、规范、详实。  相似文献   

18.
淮河芝兰 《江淮法治》2009,(8):44-45,49
五个与一个:“恐怖”笼罩女大学生宿舍 杨晓,家住涡阳县某镇,父母在镇上做生意。2006年9月,她考入安徽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李玉、王燕等5人同住一个寝室。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早春,40多名“老三届”毕业生和我们几个20岁上下的“娃娃”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学班集体。绝大部分“老三届”毕业生们早已是一个个家庭的“一家之长”,校园里戏称他们为“胡子兵”。入学前这些人担负着全家经济收入的主要责任,现在不仅没有经济收入,还要增加支出,几年的大学如何读下来,求学与经济困难的矛盾常使他们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20.
父母无力承担她的大学学费,为了完成学业,19岁的她以逃避义务为由将父母告上法庭。由此在这人曾经和睦的家庭爆发了一场亲情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