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杀父,谁之过张新平,申希玲今年6月6日上午,庄严的河南省卫辉市汲水法庭上,一场特殊的民事案件就要开庭。然而,两个小时过去了,法庭上只有法官和两位律师,原、被告却奇怪的没有出现。法官和律师有些坐不住了,因为这是一起父告子不孝,要求归还5000元借款的...  相似文献   

2.
一名喜欢打官司而且自称来自火星的加拿大人,虽然在法庭上的说辞很有说服力,但日前法官还是判地败诉。这名叫裘里的多伦多人控告消费者药房、牙医外科协会以及加拿大国防部长艾格顿隐瞒他来自火星的身分。他在法庭上还声称,打完这场官司,他将立即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总统提出同样的控告。虽然裘里能说会道,但法官艾宾斯坦最后还是判他败诉。艾宾斯坦在判决书中指出,嘉里头脑清醒,言词符合逻辑,同时也知道他所打的是一场什么官司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形下,虽然案情怪诞,但她没有理由不予受理。辩方律师在法庭上指出,…  相似文献   

3.
王智  王玲 《民主与法制》2007,(4S):22-23
他曾经是一名法庭上慷慨陈词的律师,7年前为了扬名他不惜以身试法。7年后,他再次在沈阳“扬名”,只不过这次他却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司法人事制度是律师干一辈子也难成为法官,而法官离退休或下海后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干律师。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到法院工作而后自然成为法官。法庭上经常看到的是年轻的法官用浅薄的喝斥训导着老成持重的律师。这和国外法制发达国家恰恰相反。在美国。要想成为法官首先得老老实实干十年以上律师工作,  相似文献   

5.
走进刘涛律师的办公室。一张白板上写满了日程安排:梅州法律咨询、粤东地区调研、银行高端客户授课、广东法制新闻评选……这与大律师在法庭上激辩的形象截然不同。刘涛认为,个人基本利益需求得到满足后,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才是一名律师的真正追求。所以,他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6.
22年前,乡政府从一村民手中借了1万元,因长期赖账不还,致使村民一家生活陷入困顿。无奈之下,村民之子毅然辞职替父维权。因请不起律师,农家娃苦学法律知识,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终于打赢官司。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律师常有这样的想象,他们在法庭上思维活跃,能言菩辩。或说理,或煽情,把法庭辩论变成了语言斗法的道场。理想中的律师们似乎都很能说,很会说。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在衡山县及其邻近县市的法庭上,有一位脸庞黝黑、风度翩翩的中年律师崭露头角。人们在钦佩他雄辩的口才之时,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就是衡山县祝融乡水口村村民、县人大代表、衡山县第一律师事务所李建平律师。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律师常有这样的想象,他们在法庭上思维活跃,能言善辩,或说理,或煽情,把法庭辩论变成了语言斗法的道场。理想中的律师们似乎都很能说,很会说。且看韦伯斯特是如何为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一案辩护的。这起经典案例发生在1819年,涉及契约神圣原则与大学自治传统。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的韦伯斯特是美国最有名气的律师之一,一生仅在最高法院就征战168场,且胜绩连连。在为母校出庭时,韦伯斯特在义正词严的法理阐述后,脱离主题,眼含热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有许多人把律师与"打官司"等同起来,一说起律师,浮现在脑海里的往往是他们在法庭上雄辩滔滔的形象。这实际上是一大误解。律师的活动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去法庭,而是做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工作,将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和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清除各种和法律相悖的事故隐患。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使律师业务的重点从"打官司"转向社会各行各业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做律师的朋友,会是什么体验?律师回答:把我留在你的电话簿里。没问题时,我是个电话号码;有问题时,我是一个工具人。这个略显搞笑的调侃,令人啼笑皆非。律师,这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的职业,留给人们最初的印象,是谈判桌上的慷慨陈词,是法庭上的舌战群雄。而如今,他们又常被冠以“工具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人猝然死亡,引发了他的子女和一家超市的激烈冲突。一出荒唐而拙劣的闹剧过后,两败俱伤的双方才相继想到了法律。法庭上,他们唇枪舌战、相互攻击,都说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由此打了一场轰动全市的官司…  相似文献   

13.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4):14-18
延长审限的法律文书,法院能否不给辩护律师看?当血衣已经摆放在法庭上,当庭验伤的申请是否应接受?辩护律师被逐出法庭后,能否重返法庭继续辩护?法庭能阻止自己不喜欢的律师出庭辩护吗?辩护律师遵守法庭纪律的边界在哪里?王刚案的庭审过程,足以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李海清 《传承》2008,(20):128-129
新《律师法》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法庭上言论豁免权等执业权利有了新的规定,更好地维护了律师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对公、检、法的制衡力。新律师法实施后,控辩的对抗性将更趋激烈,对公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创新证据开示的方式渠道,建立健全控辩双方证据开示协作关系;要善于听取辩方的意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诉人素质,提高公诉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部生动感人的留学生题材的电视剧一《尊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剧讲述的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故事。赴美留学生林雪在一个名叫露易莎的老妇人家做管家,露寡居多年,性情古怪,并有种族偏见,善解人意的林雪先是百般忍让,最终不堪忍受对方的侮辱提出辞职。露为挽留林雪,召回正在竞选议员的儿子、大银行家爱德华帮助说服,但遭到林雪拒绝。爱恼羞成怒,对其言辞侮辱,并大打出手。为了维护尊严,林雪决定状告爱德华。美籍华人律师李岩为林雪出庭辩护。林雪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李岩律师的辩护终于征服了陪审团。在法庭上,败诉的爱德…  相似文献   

16.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第21期《法官与律师之间:是保持距离还是互相隔离?》的专题系列报道,由于法官和律师之间的不正常交往,导致不少法官和律师陷入犯罪泥潭,甚至在法学界掀起一场对法官与律师关系的大讨论。站在法律人的视角认为讨论及时而必要,站在社会学的视角认为讨论使人啼笑皆非。笔者认为,法官与律师既不应过分保持距离,更不应互相隔离,而是应该保持符合常识常情常理的交往  相似文献   

17.
新<律师法>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法庭上言论豁免权等执业权利有了新的规定,更好地维护了律师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对公、检、法的制衡力.新律师法实施后,控辩的时抗性将更趋激烈,对公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创新证据开示的方式渠道,建立健全控辩双方证据开示协作关系;要善于听取辩方的意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诉人素质,提高公诉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趣味概念     
在美国警匪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警察一边给嫌犯戴手铐,一边念叨:“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讲的一切都可在法庭上用作对你不利的证据……”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除了上面那两句,“米兰达警告”的完整表述还有以下内容:你有权在接受讯问时有律师在一旁帮助你;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政府可以派一个律师给你。如果你现在决定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你可以随时要求停止询问,直至你和律师交谈。“米兰达警告”如今已成为美国司法机构和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即不得强迫公民说出不利于自己的话,不得强迫公民自证其罪。这里面的逻辑是,在法…  相似文献   

19.
近日来,由于企业年检制度的取消,在我国律师界引起了一场关于取消律师年检制度的争论,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几十名律师集体上书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媒体和网络上也出现了大量批评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借助年检对律师收取会费、进行寻租行为的声音。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全国律协负责人终于在3月25日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问题的采访。  相似文献   

20.
三代女律师     
一年多以前,在审判“四人帮”时,出庭为被告人辩护的律师中唯一的女律师、六十九岁的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韩学章,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後来不少来上海访问的外国司法界人士同样惊讶地发现,在法院公开审判时,法庭上有不少词锋凌厉的年轻的女律师;他们在与中国同行座谈时,也总有几位有经验的女律师出席作陪,并且侃侃而谈。去年秋天访华的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伯格,对中国女律师活跃在司法界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