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巨大变化,作为社会负面的犯罪问题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其中青少年犯罪尤为值得关注!纵观当代青少年罪犯,他们在年龄上有个共同点——"90后"。由于"90后"罪犯年龄上的特点,其家庭因素在其误入犯罪歧途及改造中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组分析"90后"服刑人员家庭特点,希望利用家庭资源对"90后"服刑人员的改造发挥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张翔 《法律科学》2011,(2):51-58
随着家庭在氏族社会内部的出现,家庭身份便与氏族成员身份相互对峙,呈现出其最初的"私法人格"属性。在古代罗马国家,私法人格与家庭身份相互融合性;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之间的关系,本质为国家公权与家长权的动态对峙。及至近、现代社会,随着理性哲学的兴起,以及私人领域"社会"与"家庭"的分化,由于公法人格与私法中的社会人格具有共同的理性基础,在民法中被冠以"人格"的称谓;而私法中的家庭人格则因其妥协、包容的特性,掩盖了法律人格的理性基础,被民法从"人格"的概念中剔除,"人"、"身"两立的格局从而形成。相应的,人格与家庭身份遂成为近、现代私法领域人之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鲍丹 《政府法制》2011,(19):20-21
"421"家庭中,虽然老辈儿退居二线后的重心仍在子女身上,但也面临着养老难题。独特的家庭结构给他们带来哪些困难和压力?老辈主动被"啃"每天早上7点,乔华将宝宝送到岳父母住的地方,到傍晚下班时再去接,  相似文献   

4.
蒋平 《政府法制》2010,(20):45-45
在德国大小城市的街头,有一种很出名的家庭花园——"施雷贝尔"花园。说是"家庭花园",其实并不真正属于家庭。从严格意义上讲,"家庭花园"应该叫"业余花园",因柏林人施雷贝尔"花园。  相似文献   

5.
毛慧琼 《法制与社会》2011,(25):163-164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最早出生的独生子女父母马上或者已经步入老年阶段,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更为严峻地面临着经济、精神、照料等诸多养老问题。我国独生子女大多是"政策性"独生子女,国家应当针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给予经济、政策支持,同时,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个人养老应当共同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本文指出可以通过国家养老保障计划、异地就医制度、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等途径解决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汶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给来自灾区的广大高校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帮助来自灾区的高校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政府、学校和社会实施了积极的教育救助措施,保障地震灾区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黄健 《政府法制》2010,(22):1-1
有一所中学对学生进行"公"与"私"的界限教育,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一个纸杯,但没有告诉学生用途。结果,在学生带来的540个纸杯中,写有单位名称字样的"公杯"就有207个,占38.3%,相当于10个家庭中,就有4个家庭的一次性纸杯是从公家拿的。  相似文献   

8.
温季轩 《中国监察》2010,(23):23-23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坚持以人为本、以情入手,通过开展"六廉活动",把反腐倡廉意识和观念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净化家庭环境,营造良好家风,在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反腐倡廉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法人》2010,(4):11-11
在北京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个人所得税按照家庭为主体征收的政策还将进一步研究。这可以视作对本月闭幕的"两会"代表委员呼吁调高个税起征点,并按照家庭具体负担决定扣除项目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情妇截款要"补偿" 1951年10月2日,阮有根出生于湖北枣阳市枣西罗岗一个农民家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阮有根绝对"根正苗红":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相似文献   

11.
王金婷 《检察风云》2014,(20):38-39
无论是唯美的爱情里,还是稳定的婚姻中,都有一个共性——排他性。独立的男人、女人相遇,相知,相爱,结合,但组建起来的新的感情世界里却不总是只有两个人。当没有足够的成熟和独立时,会带着自己原来家庭中的很多角色进入新的家庭。当"妈宝男"和"乖乖女"们开始谈婚论嫁时,感情世界里会搅起一次大的风暴,自己、交往对象或结婚对象、父母都在这场风暴中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相似文献   

12.
母冰 《法庭内外》2011,(4):28-29
年过七旬的老父母失望之余要把"连自己也养不起"的"啃老儿子"扫地出门;年轻的妻子在法庭上哭诉丈夫"天天玩网络游戏,就知道让我回家向父母要钱",温情脉脉的亲情、海誓山盟的爱情在法庭上变得支离破碎。前不久,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的法官通过调研发现,该区家庭纠纷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年轻人"啃老"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化浪潮下,家庭普遍经受了冲击与挑战。对此,西方福利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介入了家庭,推动了家庭政策的普及与发展。从纵向看,福利国家家庭政策在褪去了19世纪晚期原初发展的稚嫩后,于二战后经历了从"家庭主义"向"去家庭化"的黄金时期,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成熟与转型中表现出一致趋向,即在强调家庭责任的同时亦凸显了对家庭的支持。其政策意涵在于,不同国家应以更加包容、积极的视野促成不同政策主体的合力,以此调和"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的关系,推动家庭整体与成员个体目标的协调发展,并促进资源在家庭成员内部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4.
家庭小说之家庭:幻象·性格集合·时空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和<歧路灯>等长篇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中心,并且在艺术上具有传承关系,在小说史上形成了新的类型,现代研究者因此将它们称为"家庭小说".但是,人们在认识家庭小说的"家庭"时,往往将它们直接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家庭,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小说"家庭"形象的创造性.家庭小说的家庭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组织",家庭构成了作为特定小说类型的美学基础.家庭由宅院、日常生活等一系列时空体形式交织而成,主人公的形象,丰富的性格,复杂的人物关系正是通过这些时空体得以充分地建构.小说的家庭最终呈现的是生活世界的幻象.家庭小说的独立,关键是"家庭"在进入小说后获得了建构功能、具有形式意义.因此,从小说自身的家庭图式出发,家庭小说的文学性研究才可能会获得深入.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冷暴力和防治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迪科 《法制与社会》2011,(23):182-183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集合,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睦,家庭暴力当然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刑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青少年保护法等都有所调整,官方以及民间的组织也能采取及时地救济。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家庭冷暴力——有别于传统热暴力的不打不骂的精神暴力一直躲在某个角落被我们所忽视,很多人不认为家庭冷暴力是一种暴力,而只不过是夫妻之间闹闹小别扭。事实上家庭冷暴力实实在在地危及着家庭的团结和睦,根据海南省妇联的调查发现,80%家庭暴力与配偶有外遇有关,而除了身体暴力外,"冷暴力"占到45%,不容忽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夫妻矛盾是家庭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故论文主要关注夫妻间的冷暴力。)  相似文献   

16.
柳红  屈宝堂 《检察风云》2011,(10):27-29
新闻背景 刘喀生的妻子邱晓梅,被当地官商送了个响当当的绰号"老佛爷",这对疯狂的欲海伉俪翻船后,不仅没有"大难来时各自飞",相反还心有灵犀地达成了"丢车保帅"的默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兰州市回汉两族的家庭状况调查为切入点,通过对回族与汉族家庭结构变迁进行的比较来揭示不同家庭结构的特点,探讨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影响家庭模式多元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与国家一直在相互流动的机制中分享社会权力、建构社会秩序。建国后国家权力强行介入传统家庭宰治的领域,传统家庭解构。转型社会中自国家回流的社会权力因无处依附而散逸。不应将家庭法简单认定为私法,应尊重社会现实,重视家庭在联结个人与国家关系中所起到的中间组织的作用,尤其是伦理教化功能,重塑现代化的家庭和家庭法。  相似文献   

19.
赵淑芳,苏国建诉苏荣合、裴秀梅继承纠纷案是-起较为复杂的继承纠纷案,这起案件的复杂之处在于对被继承人苏长卫的遗产的认定.不仅如此,该案中还有两个争议焦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数个法定继承人之一能否以为被继承人还债为由继承全部遗产以及家庭共同债务的清偿和家庭中一名成员死亡后其遗产的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力  雪洁  一鹤 《法庭内外》2011,(4):8-12
单亲妈妈王梅离婚后带着女儿闯荡北京,没想到14岁的女儿租房上网、离家出走被学校开除,为了挽救叛逆女儿,这位伤心的中国式"虎妈",经家庭投票决定"圈养"女儿1年。渴望逃出"樊笼"的女儿先是下毒、割腕,继而在深夜砍伤睡梦中的"虎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