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超  孙颖博 《法制与社会》2014,(9):291+294-291,294
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开端,具有基础性、奠基性和先导性的特性。本文在学前教育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促进社会公平、平等与和谐发展的角度,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法的缺失所引起的问题,在分析加快我国学前教育立法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立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对我国学前教育立法领域作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于杰 《法制与社会》2014,(4):212-213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法律规范,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诸多问题,根本之际是抓紧时间制定学前教育基本法。目前我国已具备良好的经济、社会、理论与法律基础,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12,(16):12-12
早在2000年,民进中央就提出要用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2010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就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调研时明确指出,要“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人法制轨道”。2011年2月,教育部在公布年度工作重点时,指出将启动学前教育立法。社会上对学前教育已经非常重视,不能让缺少法律保障的学前教育成为教育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4.
曾皓 《法学》2022,(1):50-65
在学前教育立法中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应以明确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合理内涵为前提条件,以在立法中列举评判儿童最大利益的各项要素为重要内容,以建立程序性机制为重要保障。我国《学前教育法草案》还存在弱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地位、评估儿童最大利益的考量因素过少、缺乏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程序性保障等不足。我国应当在学前教育立法中凸显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法律地位,明确儿童最大利益的评估标准与确定机制,制定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程序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隐蔽作证"作为一种特殊的作证方式,也是国际公认的一项保护证人的重要措施。"隐蔽作证"制度在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我国立法中还没有相关规定。我国证人保护的现状呼唤新的立法和诉讼制度的改革。本文通过对"隐蔽作证"制度的针对性阐述,探讨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和保障性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海外投资速度加快,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紧紧抓住海外抄底的机会,继续扩大海外投资的规模。但是目前中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立法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海外投资立法方面却存在立法空白,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现状的分析,探析了海外投资立法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燕 《法制与社会》2010,(14):151-152
"非公因"性行政立法是对行政立法的部门利益倾向、行政立法的权力寻租现象的统称,这是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非公因"性行政立法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政立法的质量,损害了公众利益。本文指出应尽快建立政府律师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府律师在行政立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从"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恐怖活动事件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面临的反恐形势依然很严峻,本文从我国当前的反恐立法和完善我国反恐立法的几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全国首例贞操权案"引出强奸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通过介绍发达国家关于强奸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先进立法经验和我国立法的不足,指出了我国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提出了我国建立强奸行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毅 《行政与法》2012,(12):50-53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与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保证。我国颁布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府信息公开及其立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践中,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实际困难。国家立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是各国通例,由全国人大以及地方各级人大依法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势在必行。借鉴国外中央集中立法、行政程序法典和地方先行立法等立法,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及现行立法体制,地方先行立法模式是相对适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处分"和"无权处分"概念的再认识着手,通过考察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无权处分制度与债权意思主义立法模式下的日本和意大利的无权处分制度,得出在采纳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我国,应坚持我国《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无权处分合同应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相似文献   

12.
民族立法观是支配民族立法乃至整个民族法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立法工作取得的快速发展是坚持科学民族立法观的必然结果。当前指导我国民族立法工作的根本指针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民族立法观。认真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民族立法思想,对于进一步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检察风云》2010,(22):16-17
在承认"立法游说"合法性的基础上,西方通过法律来防范"立法游说"弊端和从中产生的立法腐败现象。如美国颁布了《游说信息披露法》和《外国代理人登记法案》,对"立法游说"进行规制:其一是"游说立法"必须信息公开。说客和议员两方面都要求及时披露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武汉市"禁改限"的政府举措着手,试分析其中蕴含的立法原理,并从可行性与利益平衡的角度考察了合理性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结合现实立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立法工作的完善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吴晓锋 《江淮法治》2012,(13):46-47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事关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30余年的从教经历,使我深感山区教育的不易和学前教育的重要。为此.我对山区留守幼儿的学前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黟县宏潭乡塘田小学退休教师汪来九在他管理的农家书屋接受记者的采访,谈起教育.他饱含深情。  相似文献   

16.
宋立会 《河北法学》2023,(4):143-155
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教育立法深受西方影响,家庭教育逐渐在立法中出现。清末立法以学前教育辅助家庭教育,首次提出了“家庭教育”一词,民国时期则出现了专门的家庭教育立法。中国近代家庭教育立法的演进与嬗变,是与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同步进行的,也是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曲折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从无序化、零散规定到体系化的立法阶段。通过对近代家庭教育立法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从中获得对当今家庭教育立法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冯淑红  宋学丹 《法制与社会》2011,(16):230-231,235
"终身教育"这一观念在1964年就被提出,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终身教育法"作为推动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统一的终身教育立法,本文仅从研究国内外终身教育现状出发,试研究如果建立我国的终身教育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霍艳伟 《法制与社会》2010,(31):258-25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严重威胁之一——船舶油污损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当发生事故造成污染损害时,具体应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在我国国内立法中存在冲突。本文将根据国际公约、美国法和我国国内立法的规定,介绍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主体的问题,并对我国国内立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帆 《北方法学》2011,5(5):146-154
在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问题上存在着"单一雇主"与"共同雇主"两种模式。《劳动合同法》采取了"单一雇主"的立法模式,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被派遣劳动者的雇主,体现了抑制劳务派遣业发展的立法意图。而新《侵权责任法》对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共同雇主"身份的立法认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传统理念,顺应了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对基于"共同雇主"理论下的劳务派遣法律调整模式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劳务派遣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法国民事速裁程序及其基本理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加快民事裁判的速度,法国在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上采用了"分散性简易与速裁程序性规定"和"集中性‘紧急审理裁定’程序规定"并行的立法体例及其法律规定模式。这种立法模式的产生,不仅与其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司法习惯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有关的理论思想也存在直接的关系。深入研究法国民事速裁程序制度的立法模式及其规定,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民事速裁程序制度的设置与完善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