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吸毒的人数已超过5000万,我国也已达近百万人。因吸毒而死亡的,世界上每年有10万人之多;吸毒还是导致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中,65%以上是因吸食和注射毒品而致;吸毒还导致犯罪,丧失人性……一句话,吸毒既有肉体的死亡,更多的是灵魂的死亡。 吸毒这一在我国早已绝迹的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并且如瘟疫般在不同群体迅速蔓延,其中女性吸毒人数的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吸毒问题的新趋势。据对北京市某看守所羁押的吸毒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女性年龄都处于20-30岁之间,她们风华正茂本应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个形色枯槁,哈欠连连,表情僵滞的“瘾君子”。是什么把她们引向深渊?  相似文献   

2.
导言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吸毒引发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尤为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健康和社会治安的严重社会问题。全球现有各种毒品吸食者约1.8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1%。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从1990年的7万人增至2002年的100万人,11年中增加了近13倍。吸毒问题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吸毒人员中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据估算,2003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84万,在确认的4万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3.7%因静脉注射吸毒而感染。  相似文献   

3.
周勇  洪刚  长松 《检察风云》2002,(22):54-55
风雨之中,因车祸致使囚车报废,执行押解任务的武警战士在身体负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与13名企图逃跑的犯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相似文献   

4.
关注要点1公共场所不供应安全套将受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个套或者设置安个套发售设施:否则,由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可依法吊销其执业许可证件。(第29、61条)关注要点2全国将开展吸毒人群药物维持治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与禁毒工作的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落实针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公安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互相配合,根据小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和吸毒者的情况,开展对吸毒成瘾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并有计划地实施其他干预措施。(第27条)关注要点3医院不得拒诊艾滋病感染者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人提供逻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对确诊的艾滋汪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第41、42条)  相似文献   

5.
癌症、艾滋病、吸毒,已成为吞噬人类生命的世界性灾害。因吸毒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果不及时根治、戒除毒瘾,将会直接导致死亡。近几年来,针对国际贩毒吸毒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吸毒活动不断蔓延的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禁毒措施,一场以创建“无毒社区”为重点,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打击、防范、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的禁毒战争,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依赖者的复吸行为特征,探讨不同复吸次数依赖者的执行功能特征,为通过执行功能训练降低复吸率、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和科学戒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安徽某戒毒所男性MA依赖者145人,采用吸毒特征调查表和执行功能评定量表测量执行功能,分析MA依赖者复吸的相关心理特征。结果 MA依赖者首次吸毒69人(47.6%),低复吸(复吸1次)48人(33.1%),高复吸(复吸2次及以上)28人(19.3%);低复吸组的执行功能因子分和总分低于首次吸毒组(P<0.05),高复吸组的执行功能因子分和总分高于低复吸组(P<0.05);MA依赖者(包括首次吸毒者)的复吸次数与执行功能无相关性(P>0.05),复吸人群(排除首次吸毒者)的复吸次数与执行功能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A依赖者复吸人群的复吸行为与执行功能相关,首次吸毒、首次复吸、多次复吸的执行功能呈“V”形,为筛查可能的复吸人群和采取差异化的心理矫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法治纵横》2014,(14):32-32
一场力度空前的对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持续在宁夏全区范围内开展。与此同时.宁夏各地社会治安秩序有了大幅好转,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因为没有羁押条件,长期以来,宁夏公安机关对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癌症、各种肝病、皮肤病以及伤残的吸毒人员只能“抓了放,放了抓”。强制隔离戒毒不予羁押,使病残吸毒人员成为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8.
权威调查:女性吸毒与艾滋病感染者上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吸毒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为40%;在急剧攀升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年轻女性的比例更是高达48%。毒品和艾滋病联手,正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中肆虐。这是为什么呢?专家的权威调查解开了谜团,  相似文献   

9.
当前吸毒劳动教养人员的特点与戒毒对策□苏利毒品泛滥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就吸毒行为而言,它不仅摧毁社会的人力资源,而且使社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滋生暴力和腐败,加剧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以其惊人的感染速度、...  相似文献   

10.
1 基本案情 陈铁军,男,系吸毒人员,青神县疾控中心登记在册的艾滋病患者.2005年11月21日凌晨4时许,陈铁军在城区美食街"陈砂锅"店外向前去就餐的郑志刚夫妇索要钱(20元),遭到拒绝后,双方发生口角并扭打在一起,扭打中陈铁军将郑志刚面部咬伤出血(不够轻伤标准).事发后,到医院作了伤口处理的受害人郑志刚及其亲属十分担心被伟染上艾滋病,情绪非常激动,表示如处理不好,要进行上访,在当地引起强烈反映和群众关注.  相似文献   

11.
邓德兵 《政府法制》2014,(27):78-79
前段时间的明星吸毒事件,让一个与吸毒密切相连的涉毒罪名迅速进入大家的视野——容留他人吸毒罪.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此简单罪状,虽使得容留他人吸毒罪看似简单易懂,但在司法实务中,其认定疑惑较多,有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方晓云  冯怡 《法医学杂志》1998,14(3):149-150
对100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年龄、婚否、职业、吸毒方式、吸毒年限和首次吸毒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吸毒者以青中年男性、初中以下、个体经营、无业及待业人员占绝大多数。而近年来,高中以上学历、干部职业的人员吸毒率有上升趋势,采用注射摄毒的人数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赵毅  王平  郑振玉 《中国司法》2007,(11):34-36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吸毒以及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减少毒品供应、减少毒品需求、降低毒品危害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教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安强制戒毒、社会自愿戒毒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戒毒工作体系。近年来,按照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劳教系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4月2日下午5时许,涡阳县公安局南关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农机校家属楼内某单元有人贩毒。所长张琦立即带领民警黄志强、李志明赶赴现场,抓获4名贩毒、吸毒人员,缴获海洛因16.64克,其中一吸毒人员正在注射海洛因。室内还有一名既非吸毒也非贩毒人员的老年妇女。经询问,是她拨打了报警电话,目的是为了阻止自己的儿子吸毒。她的儿子就是那个正在注射毒品的青年,名叫张强,现年26岁,家住涡阳县城关镇。前段时间,张强染上毒瘾,他的母亲翟素英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外出为张强联系戒毒医院。临行时,溺爱孩子的她怕儿子  相似文献   

15.
对劳教戒毒制度的5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成为国家戒毒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199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 的决定》。该决定第8条规定:吸 食、注射毒品成瘾,经“强制戒除 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 除”。其后有关法律法规又对强制 戒毒后又复吸要依法送劳动教养进 一步做了明确,如《公安部关于贯 彻执行<强制戒毒方法>有关问题的 通知》第1条规定“强制戒毒后又 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依法送劳动 教养”。近些年来,我国吸毒劳教 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在全部劳教 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践证 明,…  相似文献   

16.
<正>1 案例资料 例1 男性,25岁,有5年吸毒史。某日死于沙发上,呈俯卧位,头部悬在沙发边缘,右肘窝处扎一注射器,针筒内有少量血液。尸检见右球、睑结膜有一0.5cm×0.6cm的圆形出血斑,气管、支气管内见大量泡沫性液体,双肺水肿、质较实。镜检见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水肿液,肺间质小血管内可见滑石粉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毒品在我国许多地方死灰复燃,吸毒人数越来越多,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一,当前广东省吸食、注射毒品的严峻现实 广东毗邻港澳,濒临南海,遭受毒害首当其冲。八十年代初,广东省查获的吸毒人员很少,绝大多数来自港澳地区。近年来,随着贩毒活动的猖撅,广东省吸毒人数急剧增多,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1990年全省查获吸毒人员1194人,1991年查获5196人,比上年升3.3倍,1992年查获8154人,比上年升57%,1993年查获15559人,比上年升91%,1994年查获27325人,比上年升75%,今年4月下旬至5月底,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查获吸毒人员6万多人。上述数字,还只是公安机关掌握的,实际吸毒人数远远超过这些数字。全省范围内吸毒蔓延之快,来势之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全国各地的盗窃案件日 渐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盗窃犯罪的花样不断翻新;已经从昔日的小偷大盗 演变成目前的团伙作案和特殊群体作案,前者如各种"小偷公司"的悄然出 现,后者如聋哑人作案,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作案等等,真叫人无可奈何、 防不胜防。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如果不加以遏制,必 然会仿效者众,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被武警战士救助,却又反过来陷害武警战士的无为县居民陈老太,派儿子专程来到武警安徽省总队巢湖市支队无为县中队,赔礼道歉,并在公共场所为武警战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好心救人反遭陷害的中队战士曹操、殷昌盛深有感触地说:“以后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再也不能为息事宁人而忍气吞声了”。  相似文献   

20.
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犯罪研究》2007,(6):60-62
随着吸毒人员刑事犯罪数量的增加,对吸毒人员的强制戒毒期间是否可以折抵刑期的问题,由于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出现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的法律适用混乱现象。一、强制戒毒的性质及适用折抵刑期的争议强制戒毒是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依法强迫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