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出版逐渐向数字出版转型。在传统出版时代,由于传播途径单一,版权对作品有着较为严格而全面的保护;而在有着海量内容和新型传播手段的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单一的版权保护方式并不能满足当下知识快速、多样传播的需要。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的挑战成为了众多数字作品版权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论事实作品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事实进行选择、协调与编排,调查,推测,分类,评价,预测所形成的作品都是事实性作品.在事实性汇编作品的场合,如果作者对事实的选择、协调或编.排具备最低限度的创造性,其应当获得版权保护;仅仅是对事实的调查本身不能够使该事实具有可版权性;分类本身只是不受版权保护的思想,对特定分类方法的表达则可能具有可版叔性;事实之上如果添加了作者的评价因素,可能获得版权保护;国外多数法院认为,对未来事实的预测本身可以享有版枳保护.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中似乎只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作品的可版权性要件作了抽象的规定,对事实作品等典型和特殊类型的作品具体的可版权性要件的规定似乎尚属欠缺,有详加规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由一起官司看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贾增岁 《河北法学》2005,23(10):136-13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作品创作和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与之俱来的是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形成了对传统著作权的巨大挑战。从一起相关案件入手,分析了产生数字作品著作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著作权保护问题应从法律及信息技术两方面寻求解决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直播中,主播常通过使用数字音乐作品以增强直播间对观众的感官吸引力,但在使用中往往忽视作品的授权情况,部分未授权使用的行为则涉嫌对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侵权。有必要对此类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进行细化研究,本文分析当前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以期规范直播行业对数字音乐作品的使用,预防及减少网络直播中侵害数字音乐作品版权的行为,进一步提升对数字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力度,净化网络直播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张云 《知识产权》2007,17(3):83-87
舞蹈作品是受版权法保护的客体,但我国版权法对于舞蹈作品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楚,实践中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一些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如冰上芭蕾不被保护。舞蹈作品中被保护的构成因素在理论界是有争议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舞蹈作品是指舞蹈动作的设计还是舞蹈动作的设计加上舞蹈演员的表演,解决舞蹈作品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问题对于保护舞蹈作品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原创性是舞蹈作品保护的必要条件,从版权保护的角度来说,舞蹈作品的原创性指的是整个舞蹈编排设计的原创性而不是单个动作的原创性,因此,一些舞蹈动作和现存作品的动作相同或类似并不必然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音乐产业的现状 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成为音乐传输的重要途径,而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唱片地位急剧下降,由03年的12.2亿下滑至09年的1.3亿,萎缩近90%;网络音乐得到迅猛发展,彩铃,在线试听、  相似文献   

7.
金强 《中国版权》2023,(2):61-67
数字出版生态已经成为出版业生存、稳定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架构。期刊社在整个数字出版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与数字出版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发生着摩擦和共振。在网络环境下,期刊所具有的高水平专业资源集结能力和平台分享能力须得到持续加强,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期刊社经营管理制度能够起到为其保驾护航作用。期刊社应该在社域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版权运营与保护三个主要层面找准自身问题,并寻找发力点。  相似文献   

8.
发行权用尽原则是著作权法中限制著作权人权利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传统二手市场交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作品日益增多,数字二手市场也逐渐兴起,但数字二手市场是否侵权的重要因素在于发行权用尽原则能否适用于数字网络环境中。欧盟和美国两案有关此问题意见不一,我国立法与实践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发行权的核心在于所有权的移转,无论是有形或无形载体,复制或许可都不构成根本法律障碍,只须技术发展使得数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与用户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9.
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标志,数字内容产品是数字产业和内容产业高端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通过复制和信息网络以及其他形式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0.
数字作品转售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著作权法上的发行行为,应当适用数字发行权有限用尽原则。与传统的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不同,数字发行权有限用尽原则强调根据数字出版物的不同特性,在一定次数上或一定范围内允许权利不用尽,以适应数字作品二手市场的转售要求。著作权法应明确发行权的对象包括作品的无形复制件,对传统发行权的封闭式定义进行调整,明确规定传统作品适用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增加数字作品适用数字发行权有限用尽原则,从立法层面实现对数字作品转售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戏仿作品的保护与限制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意欲保护戏仿作品,必须研究其构成。就独创性而言,戏仿作品应比一般作品具有更高的独创性要求,而且评论性是判断戏仿作品独创性的重要考量因素。这就决定了戏仿作品意在评论原作品,并不侵害原作品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同时,鉴于戏仿作品并不构成复制,亦非演绎作品,戏仿作品亦不侵害原作品作者的著作财产权。因而,戏仿作品应当获得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梁志文 《法学》2014,(6):32-41
版权法以文字作品为模型,导致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和保护范围存在界定困难。摄影作品独创性的判定常常从照片(表达)出发,以拍摄过程中的创作性选择为替代标准,但拍摄技术本身并不构成独创性,而是体现为运用拍摄技术所实现的照片效果。精确再现被拍摄对象的照片应具有独创性,但被拍摄对象为平面艺术作品的除外。版权不保护摄影作品的被拍摄对象,因为它是不受版权保护的事实。主题创作型、再现型和抓拍型照片的独创性各不相同,其保护范围也应有所区分。依此,我国《著作权法》有必要对摄影作品予以重新定义,但没有必要移植非独创性照片的双层保护制度。此外,我国法院还有必要提高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网络版权作品的法律保护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字技术普遍应用的信息化社会中,任何作品(包括表演、广播电视节目)都可用二进制数字编码表现出来,所有的数字化作品均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存储并通过互联网传输。网络作品是指在电子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的具体形式的作品,网络作品应当理解为已涵盖了数字化作品的形式,既包括已有作品的数字化上网作品,也包括直接以数字形式创作的作品。网络作品分为不受版权保护的网络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版权人主动放弃版权)和受版权保护的网络版权作品。更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和电脑存储能力与在网络上广泛的共享文…  相似文献   

16.
李亮 《河北法学》2005,23(2):71-73
分析了续写作品的特性:对原作品的依附性,包括对原作内容和篇名上的依附性、名气上的依附性;自身的独创性:独创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续写者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结果,续写作品与原作品之间有实质性差异,与原作品是可以分离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续写作品是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并没有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论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耕 《时代法学》2004,2(2):77-81
作品标题的纠纷不断发生 ,有关法律规定却是空白。作品标题的版权性虽然争议较大 ,但从有关国际公约和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的规定看 ,并不排斥著作权法保护作品标题。保护作品标题的最佳法律模式是应根据作品标题是否具有独创性、知名度或显著特征的不同情况 ,决定是否对其分别给予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或商标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论数据库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春明 《法学杂志》2002,23(4):27-29
我国新《著作权法》明确了数据库版权保护的判断标准 ,界定了数据库版权保护的对象 ,扩大了数据库版权保护的范围 ,体现了我国数据库版权保护已全面符合TRIPS协定的要求 ,但仍具有一定的弱保护性。  相似文献   

19.
宋丽娟 《政府法制》2014,(25):62-63
数字遗产作为遗产的一种新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其采用的数字技术,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具有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属性,其在教育、知识传播等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进步的见证.网络环境下,数字遗产有其自身的特点,保护不当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丢失和破坏.对数字遗产实施切实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在不断崛起,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却不断遭受版权危机.由于网络文学版权与传统版权的特点不同,相关立法虽已基本成型,但保护效果仍差强人意.加强对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的保护应多管齐下,从源头到执法采取全面措施共同打击网络盗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