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敏 《法制与社会》2013,(22):171-172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支付危机日趋严重,提高退休年龄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本文对普遍提高退休年龄进行利弊分析,分析得出普遍提高退休年龄不合理,而当前女性退休年龄过低,领取养老金的年限较长,远远低于男性。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种替代性选择,通过分析该政策的可行性,提出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具体设想,采取渐进式的弹性制度。  相似文献   

2.
徽博     
赵蕾 《法律与生活》2012,(20):21-21
@武大财税法熊伟V:【戴相龙确认养老金存缺口,将来可能63岁退休】养老金缺口是政府对人民的“负债”,应该通过减持国有资产的方式弥补,不宜延长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是政府的违约,除非缴费义务人同意。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大量养老金债务以及人口老龄化使得中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养老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可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同时能减少人们为养老进行储蓄的金额或储蓄的期限。养老金改革能增加资金的供给,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完善资本市场的管理监管制度,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投资限制来降低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变化幅度,同时运用谨慎人规则使养老金管理者增加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退休制度是由退休与养老金保障所组成的双层结构体系。历经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退休制度从建立于年轻社会的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转向因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养老金制度。退休养老金制度的理论框架是双阶强制理论,退休与养老金保障捆绑联动,退休方式是强制退休,养老金采用退休养老金。伴随着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因应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养老金制度应运而生,其理论框架是双向选择理论,退休与养老金保障解绑分离,退休方式是自愿退休,养老金采用老龄养老金。我国退休制度正在从退休养老金制度迈向老龄养老金制度。劳动法应实行自愿退休制度,退休年龄属于劳动基准和劳动合同解除事由。老年人属于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劳动法应构建老年劳动者的特别法律规则。社会保险法应采用老龄养老金制度,退休不是养老金给付的法定要件。我国老龄养老金制度应实行弹性养老金,建立提前领取养老金期间的工资收入测试与养老金扣除规则。  相似文献   

5.
年龄问题     
不少人认为政府应修改退休制度,干部和工人退休年龄应延长3至5年。其理由: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的实际平均寿命已达72岁左右;现在的退休年龄,正是人们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家庭负担小的较佳工作年龄;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也有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不利于中青年就业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期我们就来议论议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不少人认为政府应修改退休制度,干部和工人退休年龄应延长3至5年。其理由: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的实际平均寿命已达72岁左右;现在的退休年龄,正是人们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家庭负担小的较佳工作年龄;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也有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不利于中青年就业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期我们就来议论议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7.
陈婵娟 《江淮法治》2012,(16):26-26
不久前,一则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建议本身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总量快速减少等问题,但是深入探析,人们不禁提出疑问,这样的建议到底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制造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退休制度改革的结果不应该是所有劳动者同龄退休,改革步子也不宜迈得太小。退休制度改革应当遵循的思路是,以养老金并轨为前提,兼顾公平与效率;从刚性制度转向弹性制度设计,不宜"一刀切";明确延迟退休的目的,与养老金问题分开。可在确定基本劳动年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年限设计不同群体的法定最低退休年龄和法定最高退休年龄,形成多层次弹性退休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0,(6):31-3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目前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0.
水木 《政府法制》2008,(24):42-43
第三届中国劳动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透露,由于未形成养老保险转制成本支付机制,导致企业社会保险费率过高,养老保险金缺口巨大,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延长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据悉,“晚退”方案的提出,一个根本原因是随着我同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金缺口增大,“晚退”可以延迟社会保障福利支付。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普遍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是可以减轻社会养老压力,是同国际接轨,有人甚至提出延长退休年龄,有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以上观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赵赵 《江淮法治》2009,(2):25-25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日前透露出这么个信息:为了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金缺口巨大的老问题,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逐步将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统统提高到65岁这一水平。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鼓励推迟退休 西班牙目前有65岁及以上人口753万,占全国人口比例接近17%.这一比例位居日本、意大利之后,为世界第三位. 养老是西班牙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养老金每年根据消费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以保证老年人的收入年年都有提高. 同时,政府实施鼓励推迟退休的政策,即在法定的退休年龄65岁之后,每延迟一年退休,养老金增加3%.退休年龄最高可延迟至70岁.  相似文献   

14.
退休年龄的确定关涉到劳动者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存在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过大、退休年龄存在身份差别、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养老金受领时长过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困惑。退休应当是劳动者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退休与劳动权之间不应当有必然的排斥关系,劳动者劳动权不应因退休而受限制或者被剥夺,男女不同龄退休会导致女性社会保障权利的减损和对女性发展权的限制。退休年龄的科学确定,应当考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我国未来立法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合理延迟退休年龄,适当区分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的退休年龄制度,逐渐拉近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作为对法定退休年龄的补充,以及实行更加开放的退休制度,从强制退休逐渐过渡到灵活退休。  相似文献   

15.
退休年龄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退休制度政策与就业问题。如何有效实施务实有效的劳动者退休年龄问题,特别是解决人口问题、就业状况、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全面地、慎重地、积极地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随着网上关于延迟退休新政出台的议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退休年龄和工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由工龄缩水引发的纠纷,在全国法院的立案数居高不下。随着延迟退休的讨论越来越深入,这场关系到每个人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让每个人都开始关心自己的退休年龄和工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2月,随着网上关于延迟退休新政出台的议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退休年龄和工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由工龄缩水引发的纠纷,在全国法院的立案数居高不下。随着延迟退休的讨论越来深入,这场关系到每个人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让大家都开始关心自己的退休年龄和工龄。  相似文献   

18.
<正>议会下院难通过马克龙在接受法国第二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到2031年,获得全额养老金的最低退休年龄将逐步从62岁提高至65岁,让年轻一代工作时间更长。这些变化适用于工作量足够的人,于2023年开始实施。“如果想继续保持我们的社会模式,养老金改革必不可少,这是唯一明智的做法。既然我们的寿命更长了,工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2,(3):7-7
我国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何海珊 《法制与社会》2011,(27):166-16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显。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会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届时,过快的老龄化人口反过来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可以想象,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比现在发达国家更突出。针对目前我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的现实,本文认为,应该把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那么,要真正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就必须从根源入手,逐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