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新一轮个税改革背景入手,通过阐述个税改革中政策调整和征管模式调整涉及的主要内容,并以S市X区作为实证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个税改革在经济角度对财政、居民、企业产生的影响,即,提高个税总收入规模,调节收入分配,减轻居民、中小企业税负,提升生活水平,拉动消费增长,并指出本轮个税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民纳税意识,对实现社会共同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收入分配、提高个税起征点,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有代表委员提议将起征点由目前的2000元调高到3000-5000元,结果并未被采纳,人保部和财政部官员一致表示,目前暂不考虑个税起征点调整.本来,按照去年财政部的规划,个税改革方案会在2009年出台,若进展乐观,最快2010年7月实施.  相似文献   

3.
持续推动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是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一条重要主线,个税立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历史”维度考察改革开放、收入分配与税法变革的内在关联,分析个税立法重要结构的演进历程和目标定位,有助于揭示其中蕴含的主体、客体、税率、税基等各类制度的“二元结构”及其完善路径。要解决个税立法的两类核心问题,即纵向税负适度和横向税负公平问题,需要协调个税立法的内外结构并实现税法体系的“系统优化”:对前一类问题应通过调整主体、客体、税率、税基等多种结构予以系统解决,对后一类问题则应系统调整纳税主体制度、系统安排扣除制度并实现客体与税率的系统联动。上述的“历史—系统”分析框架,尤其有助于深化税法理论研究,推动个税立法乃至整个税法体系的改进,实现税收法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一月回望     
[热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称: 个税起征线还可再高点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人员8 月24日分组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时赞成提高工薪所得扣除费用标准,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调节收入分配,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委员提出,个税起征点应适当提高。赵地委员认为,从现在人们收入的增长以及支出的增长来  相似文献   

5.
陈少英 《检察风云》2010,(22):44-45
现阶段的个税征收,国家将有限的管理资源配置到了已经实现有效监管的工薪阶层身上,而高收入人群反到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6月17日发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首度正面回应个税起征点是否应该上调争议,称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个税起征点每次被媒体关注一下,都要引起激烈的争论和持久的博弈。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来看,财政部的解释事实上是正确的。且不论起征点是否应  相似文献   

7.
孔祥凤 《法庭内外》2011,(12):31-32
201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下称新个税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新个税法案降低了我国中低收入人群的纳税负担,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并加强了社会收入的二次分配力度,客观上也免除了月收入超过2000元不足3500元的当事人提供完税证明的义务。此次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工薪阶层的钱袋子,还将对损害赔偿类案件中误工费的认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损害赔偿类案件中,大多数费用,如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都有较为明确的标准,然而误工费则往往个体差异性较大,很多当事人无凭无据就"漫天要价",动辄3万、5万,最终能否得到法庭的支持呢?答案是:不能。不仅不能拿回天价误工费,而且还要承担不合理诉求部分的诉讼费。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与否已被视为一国税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个人所得税所体现的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个税在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后,其改革与完善仍然任重道远。经历此次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的中国,被专家学者认为是最为复杂的一年;而且个税改革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尤以个税起征点最为关注。个人所得税征收不公的现象客观存在,若此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减少财税收入、扩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安定、阻碍经济发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媒体广场     
《法治与社会》2007,(12):52-53
炒股收入须申报个税;我国拟立法禁止超范围查封扣押财物;银监会:积极稳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2007年中GDP将与德国相当;我国严禁能源单位向职工无偿提供能源……  相似文献   

10.
媒体广场     
《法治与社会》2006,(11):78-79
保安服务市场渐开放 个人能办保安公司;全球DSL用户数量大幅上升中国居首位;全国申报登记5357名国家公职人员投资入股煤矿;高收入行业个税成重点监管对象;肖扬:人民法院审判绝不搞威吓主义和秘密审判;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人口已突破65亿;  相似文献   

11.
新闻影像 最近,有个“求放过”的热门话题,就是“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于是,一群年收入12万元的人民群众跳出来表示,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高收入”群体,并且开始计算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年收入12万元的生活开销. 很快,专家们出来辟谣了,说年收入12万元不是划分高收入人群的一个界限,目前也没有增加个税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周之南 《法人》2007,(12):8-8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一直为民众所关注。专家认为,相对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1600元的个税起征点过低,压制了中等收入者,使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缴纳的主体。调查显示,97.0%的人认为目前个税起征点不合适,期待能将其调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修改“个税法”的立法程序的启动,有关个人收入调节税起征点偏低导致税负不公的问题,再次浮上水面, 并迅即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因为依照现行起征标准,国库中的“个税”的三分之二来自工薪阶层,从而使“个税”的调节方向出现了严重偏差,工薪阶层也成了个税缴纳的主体,这显然是与“个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初衷相距甚远了。的确,近年来,“个税”算是所有税种中增幅最大最活跃的税种了。来自新华社的一则消息说,今年第一季度,全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法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削峰平谷的重要作用。同样,公平收入分配也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要义。近年的个税改革虽提高了工资、薪金税目的免征额标准,进行了有利于中低收入者的税率调整,但高收入者享有的名目繁多的附加福利却因其收入的隐匿性而仍游离于个人所得税法的调控之外,这进一步拉大了居民间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附加福利课税问题已成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瓶颈。建议从法律上明确界定附加福利的概念,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税目并采用相应的课征方法,以此作为个人所得税法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以溢价增资所形成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是股权投融资活动中的惯常操作模式,转增股本环节征收个税这一政策势必对上述投融资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该征税方案的合理性为切入点,建议将转增股本环节针对全体股东计征的个税,调整为在增资环节仅针对老股东股权升值部分计征个税,以期投融资中的个税征收政策更趋合理。一、问题的由来溢价增资所形成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东是否应  相似文献   

16.
贾西津 《法人》2007,(5):24-24
越来越多的人在用公民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公共财政和税收制度4月2日24时,高收入人群个税申报时间截止,全国自行申报人数超过160万,相当于税务部门掌握的600万应报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多。(4月4日《人民日报》)与此同时,新浪网调查显示:截至4月5日晚7时共有18554人参加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调  相似文献   

17.
近期,全国人大财经委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统筹考虑人大代表所提意见,适时提出修法建议.据悉,由财政部拟制的个税改革方案已经初步成型. 近年来,围绕个税制度的争议持续升温.批评认为,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个税在很大程度上已沦为"工薪税",难以实现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甚至造成高低收入者"税负倒挂"等负面效应.眼下个税改革方案进入快车道,正是回应了社会关切.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个税项目扣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设置个税项目扣除条款,是实现混合税制模式的前提条件。取消现有一刀切式的"起征点"方式,必须依循法的人本理念、正义价值、公平和效益原则,兼顾各地区、个人特点和我国国情。研究个税项目扣除问题,关键是要对个人有用所得、劳动所得适用较高的扣除,限制无用所得、资本所得的扣除,禁止第三人在内的各行为主体利用个税项目扣除诈取可得利益,最终实现个税法缓解两极分化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山石 《公民与法治》2011,(14):46-47
最近,周内对个税的讨论多多。读者也许想知道美国的个税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可以学习的?有什么需要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字     
13.2%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9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6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97.0%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3698名参与者中,有97.0%的人认为目前的个税起征点不合适,与此同时,有同样比例的人期待能将其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