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法制与社会》2011,(16):10-11
刑事被害人的补偿问题是国内现在讨论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该制度必须探讨分析其得以建立的价值基础。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来探析它的价值基础,即:促进正义与民主,增强保护公众信赖利益,保障人权和犯罪控制以及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秩序     
政治秩序是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所应关注和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自然应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政治秩序的内涵,解析了政治秩序建立的人性基础、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最后指出了政治秩序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翼超 《法制与社会》2014,(15):121-122
如何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法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建立该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原告的资格如何确定。公民能否成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各方争议关键点。本文试图从理论基础、现实价值两方面论证公民成为原告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同时论述公民作为原告的不足之处,并构想既能大程度规避其不足,又能使公民实现其权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清 《河北法学》2004,22(5):15-20
民事再审制度不仅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谈论已久的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重要问题 ,但大多学者将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再审事由以及再审程序的改造与重构 ,而作者则认为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民事诉讼中的再审制度 ,必须转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以对当事人私权利益予以合理救济为立足点 ,从反思我国现行再审制度入手 ,进而对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相应的阐释。提出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是对私权争议的公正裁判、权利基础是当事人的诉权与处分权、目的基础是对判决既判力正当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济法的价值体系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全面而深刻地论证了经济法的价值体系,认为经济秩序是经济法的基础价值;经济安全和实质正义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味着社会利益的调整、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依赖于法律和法制,通过法律调控社会,通过加强和健全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和谐。这就提出了深入研究“法律价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庞德曾说道:“价值问题虽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它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即使是最粗糙、最草率的或最反复无常的关系调整或行为安排,在其背后总有对各种互相冲突和互相重叠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某种准则”。对“法律价值”问题的探讨要建立在法律价值概念的基础之上,而“法律价值”概念的得出,与哲学的一般“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检察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是检察机关各项考核制度的基础.检察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检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内容,促进检察官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而完成检察机关整体工作目标.目前检察人员绩效考核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改的双重使命:价值转换与体例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我国刑法修改面临着双重使命,即价值转换与体例调整。价值转换是指刑法内容上的突破,通过修改使刑法的价值内容能够适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体例调整是指刑法形式上的改进,通过修改使刑法的体例形式更趋完善。本文拟对刑法修改中的价值转换与体例调整这两个互为表里的问题略述已见,就正于我国刑法学界。 刑法修改中的价值转换 刑法价值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的生活,因而社会生活的嬗变必然引起刑法价值的转换。我国第一部刑法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的,体现的是当时的社会价值内容。刑法颁行不久,我国进入了一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变革时代,正在经历着经济转轨、社会  相似文献   

9.
汪云 《行政与法》2012,(12):104-108
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机制的缺失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社会保险价值的基础和功能入手,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提高立法层次形成全国统一法律法规;将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金纳入全国统筹;设置统一的管理机构;建立高效的转移与接续协作机制;制订统一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是一种力量,是在内心中深藏的不可更改的理念。法律需要这样的信仰,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律存在的意义,也是法律获得永久生命力的基础。在法律实践中只有建立起公民的法律信仰才能真正实现法律的价值和目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行为无效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行为的无效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其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有限性,并以公民权利抵制行政权力为其价值归依。本文在探讨行政行为无效的原因及其后果的基础之上,对建立我国的行政行为无效制度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在行政诉讼中是否适用调解,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随着纠纷解决形式的日益多样,行政调解制度的价值也日益显现出来。在此,笔者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探讨行政调解制度的价值优势,以突出建立行政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学者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然,诚信原则毕竟是西方"泊来品",它是建立在西方诚信伦理思想基础之上的,与中国诚信伦理思想在理论假设前提、价值功能等方面截然不同。因此,本文指出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也要注重"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公诉改革是整个检察改革的先导和重心。由于公诉改革涉及面广,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刑事诉讼体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重对待。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诉讼规律,又有现实必要的公诉机制,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现行宪法及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探索在我国公诉制度中建立公诉一体化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拟对公诉一体化机制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价值评析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政府法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在有些国家行政法著作中亦称行政法之基本原理,是决定一国行政法之存在价值与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也是一国行政法学体系中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行政法,就字面意义而言,是关于行政的法,是动态地考察与行政有关的法的现象。因此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与法之间的关系,由于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因而从更深层次看,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要解决一个行政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基本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国各地的检察机关都在对量刑建议制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定有其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对于量刑建议这一制度来说,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有三个,一是量刑建议权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是什么:二是量刑建议权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三是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何在。只有解决了这三个基础问题.才能谈到量刑建议制度的具体操作性问题。其中,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的论述已经比较充分,因此本文仅探讨量刑建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良国 《当代法学》2021,35(1):83-93
未保价快递丢失是否要根据货物真实价值承担全部损失,是一个有争议的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理性分析的理论问题.在基础观念上,此问题需要以反歧视和平等对待为观念前设.从规范意义上,限额赔偿责任既符合信息逻辑,也符合法律设计逻辑.前者主要包括:快递服务合同的定价与快递物品实际价值并不相关,限额赔偿符合分层预防实践,避免...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趋向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价值问题是政策科学的基础问题,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本文通过探讨来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准则及其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层面的问题和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9.
王旭 《清华法学》2012,6(3):96-117
凯尔森基础规范的认识论背后潜藏着重要的政治功能:通过法治保存民主自由国家的多元社会价值.然而,以一种自由主义的中立性原则来处理价值问题并不适合法律秩序.原因即在于法的规范性陈述只有认识—语义学意义,但作为陈述对象的“法规范”,则必然具有实践—语用学功能,而在一个多元社会,法规范实践功能之有效发挥必然要涉及“理由追问”,这种理由在证成一个具体规范的时候就已经涉及政治价值的权衡和运用.凯尔森基础规范在认识论上是成立的,但当它是法律体系的基础规范时,就无法回避法律体系的本质在于实践这一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正万 《中国法学》2002,(4):166-178
立法虽然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但由于其理论基础没有得到全面的揭示,致使刑事诉讼理论、立法和实践中的被害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文章从尊严价值理论、报应观念和救济原理三方面揭示了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理论基础。认为被害人所持的报应观念是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工具性理论基础;而尊严价值理论为被害人享有作为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提供了根据,它从终极人文关怀的角度解释了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理论基础;救济原理则揭示了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特殊性,是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独特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