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十二五"以来,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我国消费增长发生了诸多新变化:消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传统的消费热点增幅持续回落,增长渐趋平缓;消费渠道和结构持续改变,新兴消费增长迅猛;农村消费连续快于城镇,消费品市场的区域差距持续缩小。经济的增长必须要扩大消费需求,而消费的增加则要大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依靠创新供给来引导消费。具体可以在强化产品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运用市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规范竞争秩序与消费环境等方面制定实施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个转变强调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建立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3.
寻找到投资和消费的平衡点,4万亿规模的投资将保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十大扩大内需举措,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将安排约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当前,保增长、促发展应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促进扩大投资与增加消费相结合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同  相似文献   

4.
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速虽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预计全年在10%左右。进入三季度后,CPI涨幅逐月扩大,但总体还处在温和水平。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已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2)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必须协调发展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近年来消费的下降,尤其是农村消费的下降,却对GDP的增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这种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将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率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受过多的影响,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张立群 《求知》2006,(1):19-20
一、2005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物价涨幅明显降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势头,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增幅趋稳。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顺差继续扩大。总体上看.处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期,其基本特征是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即经济较高增长时,供求总量保持在平衡点附近运动。一方面,需求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引起的源头性需求拉动仍然比较强劲,这就决定了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9%左右2011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GDP增长9%左右。从三大需求来看,消费有望继续稳定增长,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比2010年略有回落。2010年以来,外贸偏快增长的势头超出预期,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比2010年适当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尽管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正在过去,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近三年,平均涨幅更是高达1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需求的增长。而过度投资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埋下了严重的隐患。要使我国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当期必须走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的拉动经济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范建军 《理论参考》2008,(11):40-42
目前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消费,其次是投资,出口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85-2009年陕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陕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两者的因果关系是经济增长是引起能源消费的显著的Granger原因,而能源消费不是引起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胜毅 《求知》2005,(2):36-37
我市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走势处于“三步走”战略的中间阶段,仍然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增长质量将有所提高;经济结构将优化升级,投资需求将合理回落,消费需求将稳中趋旺。根据我市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2005年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为重点,把改革产权制度作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全球增长放缓与中国预定的调控方向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今年物价形势依然严峻,出口会放缓,全年经济增长可能回落到正常增长区间的上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以来,消费需求已经有了较大增长,但还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快速增长态势。本文通过分析消费需求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扩大消赀需求重点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培育中产阶层:二是改变居民消费观念,正确引导人们的经济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4.
次贷风波通过恶化消费现金流、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给美国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短期内美国消费增速放缓,但长期内美国消费并不会大幅萎靡。 美国经济在长期内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消费并没有出现长期萎靡的趋势,而具有易变性的投资放缓很可能是造成短期GDP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影响力相对较小且本身波动较大的净出口则不可能对美国长期经济增长造成较大打击。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如果没有干扰项,仍然按照惯性发展,中国经济在2008年仍然将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能还是投资的扩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会提高。这其中既有收入增长的  相似文献   

16.
元文礼 《学理论》2009,(20):81-83
投资、出口和消费向来被称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是社会消费,只有具备恒定的消费力,经济才能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率非常低且增长缓慢,消费不足已成为抑制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在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劳动就业的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的消费后顾之忧,使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走出逐渐下跌的困局,从而使居民消费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形成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发驱动力,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能够保证经济增长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就业不充分、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和消费骨干群体消费力量薄弱以及社会保障不完善是制约我国消费率提高和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需要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调节,努力保证居民的就业安全,增强消费主力的消费实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障预期.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领域传导至我国,对我国出口、投资、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抑制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增长除受到外因作用而放缓之外,还受到我国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的制约。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应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以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牛桂敏 《求知》2002,(5):33-34
由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而目前的国际形势又抑制了出口的增长。因此,针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个主要矛盾,我们仍要实行以扩大内需(投资与消费)为主的发展方针,并把扩大内需与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对外开放、加速城镇化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性措施。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变化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受不同时期内、外需两种力量的影响。其中,构成内部需求的投资与消费比例,以及不同时期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利用可变参数模型测度经济增长对投资、消费敏感性的动态变化得出:近年来投资效率明显下降,现有的内需结构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当下只有对失衡的内需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才能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