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真 《前线》1994,(23)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第一次概括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历来就有的,邓小平同志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将这几方面内容概括为四项基本的思想政治原则,首先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的情况下,为了指导我们党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正确把握继续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对于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前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四项基本原则已经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也成为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6):41-44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因而必须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有必要重温邓小平理论中这方面的内容,以更完整地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确立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通过改革开放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但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党内在关于我国社  相似文献   

6.
《坚持立国之本》,阐明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之本、胜利之本,是推进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旧体制的弊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什么人主观臆想所决定的,而是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内外环境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把  相似文献   

8.
本刊为了配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本书,拟举办“学习辅导”讲座六讲。下文为第十讲。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一个政党,要永葆其生机与活力,必固其本。一个国家,欲走向繁荣昌盛,亦必固其本。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就是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一个立党之本,一个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0.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去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集中表明,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对立的核心,就是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给我们反面上了一堂课,同时也是近几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徘徊不前,甚至出现滑波的一次大曝光,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国际政治风云急剧变化,使我们更清楚她看到,我党创立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是对马列主义理论宝库的独特贡献,具有伟大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端正了思想路线,重申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加强了社会主义阵地,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改善了党的领导,坚持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把握“两个之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三个代表”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在全国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在讲话的指引下,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我们的事业更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立国之本,同时也是我们党校理论工作者的立论之本。本文试就四项基本原则是党校的立论之本作些浅论,挂一漏万,敬请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14.
写入党章载入宪法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人民长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的伟大成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现代革命和建设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治国之本。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捍卫四项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权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义务。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有一定的政治保证,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根本的政治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具体说就是:四项基本原则能够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能够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能够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我们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方面,我们既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我们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提出了必须要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通过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  相似文献   

16.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的正确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地由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经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表演过。许多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道路总是走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01,(5)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力量,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建设搞不起来,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个认识,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总结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抗争,但都没有成功。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倡导下,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全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1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我们党就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四项基本原则"的概念,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文选》第150-151页)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本。为了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