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和实施人文精神.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中国近现代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和功能.新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承担着历史教育的功能,它对于重构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无疑是天赐良机.如果说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高校历史教育自然也应当同样具有毋庸置疑的生命性,它必须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这也正是重构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这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加强"两课"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规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两课"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软硬件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耀南 《新视野》2005,4(1):64-66
中国哲学在处理天地万物的"关系"方面,有一个一贯的追求,就是力图保持事物原有的无限多样性,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和"理想."和"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和"是处理"多样性"之关系的一种方式,"和"是保持"多样性"的一种联合.中国哲学明显地是以"和"为上,以"和"为贵,以"和"为高,以"和"为追求.此种"和"理想与"和式思维",对于纠正"全球化"的偏差,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谦芳:做人民群众的表率 "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遵循.习近平同志最近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就强调指出:"领导带头,层层示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何谓"主心骨"?《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一是可依靠的人或事物;二是主见或主意.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就是要有牺牲奉献精神,为了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勇于承担责任,天塌下来首先由他顶着;就是要有立场、有主见,不随波逐流,能坚持真理、辨别是非、指明方向;就是要有主意、有办法,能够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并有效化解群众中的各种矛盾纠纷,成为最有威信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6.
说"面子"     
我们中国人行事,有时候总让人感觉到在事情本身的目的之外还隐藏着一个似乎更为根本的目的.这个目的,细究起来就是"面子".对于"面子"的看重和过分追求,几乎成了中国人典型的文化性格.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面子"到底是什么呢?是角色期待,特别是自我的角色期待的满足.能够以某种方式满足自我的角色期待,就是有"面子".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4,(12)
<正>在西方话语中,任意解读"中国模式"的现象司空见惯。比如,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模式",其实质是"利用社会主义来建设资本主义"。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成功与社会性质无关,与政党体制无关。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西方模式"的复制品,除此之外并没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创造。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绕开"毛泽东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道路"的开辟意味着历史的断裂。有学者认为,所谓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一贯强调理想信念问题.他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居"四有"之首的就是"有理想",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中牢固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增加凝聚力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在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我们认真学习和把握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对于从思想认识上澄清各种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按照通常的理解,所谓培养,就是按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因为目的不同,"培养"的含义也就不同.在共产党的组织内部,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培养"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它的意义只有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使党员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此外别无他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这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入脑入心,在全国人民思想上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进而巩固和完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新的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使命.这一新的任务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改变方法,真正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和特点,切实做到卓有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一位曾受袁世凯礼遇、得孙中山赏识、遭陈独秀痛斥的著名人物,长期以来,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一个死硬的反共分子和汪伪汉奸,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曾是中国国内"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和"新民主主义"的首倡者.他,就是民国闻人江亢虎.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背后所依托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积淀,就是文化传统中的"和"思想."和"思想,是贯穿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外交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的一条主脉.从文化精神价值角度出发,理清中国外交思想发展过程中对"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8月6日.贵州,贵阳,花溪. 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交流--教育无国界,知识无疆域,文明共分享 来自菲律宾的Fr.BienvenidoF.Nebres是雅典耀大学的校长.他在校长论坛中发言道: "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国家领导人就是在今天的年轻人当中产生,不同国家间年轻学生的交往、交流将会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然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浸濡下的"实践"和"特征",所以这就注定邓小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和作为传统文化最杰出代表的孔子文化也就有了或间接或直接的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一部分的教育思想,更是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一、不同的起点孔子是教育家,而且是大教育家。但说邓小平是大教育家(或者说是教育思想家),这个"大"字就是对教育宏观的把握和驾驭、指挥和协调,在这一点上邓小平毫不逊色于孔子甚至胜过孔子。具体的教育方法,邓小平不谈,孔子有一套。原因并不复杂,孔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位亲自执教的老师,而邓小平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可能也不能用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具  相似文献   

15.
屈刚 《探索》2006,(3):48-49
我们党用一年多的时间,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参加党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马克思主义正面教育,自我教育活动.但目前在党内和老百姓中间还存在对这次先进性教育的一些认识误区,最突出的就是认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是在搞花架子,虚张声势,不过是学习、宣传热闹一阵子,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仍然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党员的先进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又体现在哪里呢?这就是悲观论者的"形式主义"说法.他们认为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紧锣密鼓开场,忙忙碌碌过场,悄无声息收场.对此,我们有必要与这些悲观论者作一次真情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16.
论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据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学习型"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一个关涉国家发展的问题."学习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之间具有概念兼容性、过程相似性、内容相通性、目标趋同性,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合理的,但也是有限度的.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对当今社会发展转向的积极回应,是对中国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积极应对,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转型的积极适应.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产业化的"繁荣",并不能掩饰深层教育理念的偏差.教育之为教育乃在于开启心智,教化人心,塑造人格,陶冶情操.一言以蔽之,就是"立人",就是向人原本如此的生命向度的导引.我们应该把握好教育功利化的经济维度和教育文化的价值维度,协调好两个向度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