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爆机器人是处置涉爆类案件现场的有利帮手和工具,但大多都仅具有简单的抓取功能,在爆炸物拆解任务中仍然需要排爆手近距离剖解.增加了排爆民警伤亡的几率。本文结合排爆实际需要,通过对排爆机器人机械爪进行技改,以各式新机械爪按需加装不同工具,实现排爆机器人代替排爆手进行可疑物品的剖解,切割、钻孔、剪断等动作。  相似文献   

2.
公安及武警部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性很大的情况,但是又必须予以排除。这些工作由人去完成,可能会对执勤人员的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排爆器材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参与的危险,提高了执行任务的效率。电子排爆装备是以现代通信及电子技术,结合机械排爆装备设计而成的,它们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高级的电子排爆装备是具有初级判断能力,且能对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处理的装备。较为典型的就是排爆机器人。现行电子排爆装备主要有:数字化便携式X射线检查仪、便携式单兵复合探雷器、INS.600-150型电子听音器、DJ2000型频率干扰仪、Dragon-Ⅳ型排爆机器人、排爆机器手、JQ-301爆炸物销毁器、XYQ-4型无线遥控起爆器等,下面对其逐个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爆炸犯罪的手段、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给排爆工作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一般来说,当某一现场发现单一可疑爆炸装置时,处置工作并不是很复杂,排爆工作人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排除它奇但是如果某一现场同时出现多个可疑爆炸装置时,处置工作就比较复杂,现场秩序的混乱、专业处置人员的缺乏、专业处置器材的缺少、各级领导的参与、可疑爆炸装置多而引起的恐慌,给现场处置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2001年在齐齐哈尔市发生的一涉爆案件,在某一酒店内同时发现了六个可疑爆炸装置,专业处置人员就一个,专业处置的器材就一件防弹衣和一些简易的生活工具,各级领导都赶赴现场,  相似文献   

4.
虽然处置及拆除可疑物体或爆炸物是特警队炸弹处置人员的任务,但是先期到达的公安民警如何开展工作往往是事件是否能够圆满解决的关键。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很少见到,现将香港警察学院学警基本训练课程中处置炸弹或可疑物体的方法加以介绍,其中发现炸弹或可疑物体时应采取的5C步骤、对爆炸物现场先期控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检排爆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特殊警务工作,它要求处警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处置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但目前各地安检排爆队伍存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职业认同感缺失、专业系统培训不足、实战水平有待提高等状况。以H市安检排爆工作为例,研究零基础安检排爆队员如何快速入门,成长为一名基础型的安检排爆队员,就此推出“五步教学法”,以期对安检排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安检排爆工作多年,参与过各种类型涉爆刑事案件的现场处置和各种大型安检保卫活动,对安检排爆器材的使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列出一些常见安检排爆器材的使用心得,请各位同行指教,同时也是对打算建立排爆队伍,购置安检排爆设备的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反爆炸技术     
该书由江苏警官学院学术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出版,公安机关内部发行。其《内容简介》如下:“本书是一本有关反爆炸技术的专著。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七章:炸药、起爆器材、爆炸装置的鉴识、现代探测与排爆技术、爆炸物现场的处置、爆炸装置的推断。本书在反爆炸与其他学科渗透、交叉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反爆炸技术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爆炸物处置和场地安检任务中,炸药辨识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炸药辨识器材会发生误报情况。通过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探究不同器材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关实验得出可能的成因,最后找出问题所在,寻找解决方案。结合反恐要求和现实条件,提高测试精确度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爆炸物处置和场地安检任务中,炸药辨识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炸药辨识器材会发生误报情况。通过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探究不同器材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关实验得出可能的成因,最后找出问题所在,寻找解决方案。结合反恐要求和现实条件,提高测试精确度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注重实战,全警练兵。在空中,3架警用直升机编队飞过观礼台,100架编程旋翼无人机演示数字"100"字型,拉开实兵演练大幕。在实弹射击演练中,狙击手对文字靶进行精准射击,特警队员多姿势快速射击,并在快速推进过程中进行警组队形转换、击落靶标,展现精湛射击水平和一招制敌的过硬本领。在警务技能科目演练中,警用摩托车编队高速穿插、飘移调转,高超的驾驶技术博得现场阵阵掌声。防暴队形、长棍术、警棍盾牌术、擒敌拳术、战术枪操等警务技战术科目演练,队员动作干练、整齐划一,体现了龙江公安的一流警务技能和练兵成果。在查缉战术科目演练中,逐一开展个人极端事件处置、搜排爆作业、疫情期间车辆查控演示和车辆暴力闯卡处置,规范有序、妥善高效,彰显了龙江公安临危不乱、精准制胜的处突能力。  相似文献   

11.
魏莲芳 《前沿》2012,(9):78-80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爆炸物敲诈案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是当前公众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爆炸物敲诈案未爆现场的处置要遵循科学的原则,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并保持高度警惕性,以保障处置工作安全、快速、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利用爆炸实施恐怖犯罪呈高发态势,如何科学有效、安全圆满地处置涉爆案件已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严峻课题,笔者结合近期国外一起真实的排爆现场案例进行分析。一、案例背景及处置过程分析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1月6日,埃及开罗一名排爆人员在拆除安置在加油站外面的炸弹时不幸身亡,3名围观人员受伤。涉爆现场是在一个加油站外的道路沿边,离中心现场约10米处有4名无关人员在用  相似文献   

13.
《警察技术》2014,(3):67-75
排爆个人防护装备是专业排爆人员搜索和排除爆炸物时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它能最大限度地抵抗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破片、高温及二次抛掷冲击力等多种伤害,为排爆人员提供除手部以外的全身防护。主要阐述了国内外排爆个人防护装备产品、专利与标准及排爆服的性能评价研究进展,介绍了一种排爆个人防护装备-PBF-SD01型排爆服的研制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4.
排爆个人防护装备是专业排爆人员搜索和排除爆炸物时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它能最大限度地抵抗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破片、高温及二次抛掷冲击力等多种伤害,为排爆人员提供除手部以外的全身防护。主要阐述了国内外排爆个人防护装备产品、专利与标准及排爆服的性能评价研究进展,介绍了一种排爆个人防护装备——PBF-SD01型排爆服的研制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5.
《警察技术》2012,(1):76-76
目前排爆机器人的实质是运输机器人,大体都是由一个两趾机械爪来完成对爆炸物的抓取和转移,部分型号排爆机器人可选装排爆水炮,但并不能完成剖解、切割、钻孔、剪断等拆爆中所需的动作,有时仍需排爆手近距离操作,增加了伤亡的几率。排爆机器人功能拓展技改项目通过机械技改与电路技改,使排爆机器人代替排爆手完成排爆动作,可应用于各类型排爆机器人的生产和升级改造。机械部分技改包括将原机械爪整体从机械臂末端拆离,整体保留以备后用。新机械爪由张合爪、旋转爪、武器爪三类功能爪和一个基础座组成,其中基础座为具有轴向旋转功能的腕关节,与原排爆机器人机械臂末端配合。三个机械爪通过键或卡扣与  相似文献   

16.
爆炸案因为其影响恶劣,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大,且爆炸活动在恐怖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历来是公安机关的打击重点。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民用炸药如销铵炸药的管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火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制作工艺在民间广泛流传,如黑火药的制作工艺就极为简单,犯罪分子容易获得爆炸物,爆炸案时有发生。公安机关在处置爆炸装置时,多数采用人工排除,排爆人员是时刻冒着生命危险来拆  相似文献   

17.
现有爆炸物探测系统大多采用侵入式与接触式的探测作业方式,同时受到探测环境的影响,出现检测识别率低、误检漏检高、作业时间长、探测范围小、作业风险高等问题。利用自主式移动平台技术开展非侵入式、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可疑爆炸物目标,通过改变传统作业方式,突破对现有炸药探测与识别系统的技术瓶颈,提升涉爆事件防范与处置专业分队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频率干扰仪是一种广泛配备的排爆防护类装备,在涉爆现场处置中常见其身影。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移动网络对警务活动产生的影响,探讨警方如何充分发挥频率干扰仪的作用,并提出在几类重大警务活动中频率干扰仪的使用方式,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ANSYS LS-DYNA和AUTODY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防爆罐和防爆箱等典型爆炸物处置装置的防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与实爆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计算结果揭示了爆炸物处置装置的防爆机理,包括爆炸能量的吸收、约束以及泄放。  相似文献   

20.
11月 26日,武汉市汉口上岛咖啡厅内突然发现炸弹,警方赶到现场紧急处置,特警毛建东在排爆时身负重伤。 当晚 8时 20分左右,上岛咖啡厅一服务员发现一咖啡桌下有两团粉笔盒大小的物体,上接一个呼机,通过两根线相连,偶尔还闪着红光。服务员连忙把不明物拿到对面江汉饭店停车场边,并报警称“有炸弹”。 接警后,武汉市公安局巡警一大队迅速赶到现场,一民警用铁桶将“炸弹”罩住。随后,江岸公安分局等有关方面人员亦赶到,协商解决方案。 晚 9时 30分,排爆专家杜宏江、毛建东一起赶到现场,对周围地形进行勘察,并对“炸弹”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