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名学生向班长送礼,为的是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了批评,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都是送礼走后门吗?”听罢此等怪事,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十多岁的小学生,也深知办事要“送礼走后门”,甚至在同学之间,“游戏”起这套“关系学”,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不以为然的反问,难道不是对成人世界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送礼的国家。朋友同事之间要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有求于人要送礼,巴结上司要送礼,跑官要官要送礼;越是地位高的人,送礼的人就越多,礼品就越贵重。那么,怎样看待、处理礼品,普通人可见修养品质,官员则可见官德官风。毛泽东的“礼品观”就显其高风亮节。 据陪伴毛泽东12年的管家吴连登说,外宾送的礼品,内宾送的土特产,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那时候,毛泽东一家子就靠他的每  相似文献   

3.
商务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注意下述原则:  相似文献   

4.
星移斗转,不知不觉又要过年了!虽然“破旧立新迎新年”的呼声一年比一年强烈,但年关送礼依然是一股挡不住的潮水。年关送礼忙尽管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火爆的年关送礼“大行动”已经拉开序幕,人们从年关送礼的忙碌中已经感受到“年”的脚步的逼迫。年关送礼涉及千家万户。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对年关就情有独钟。为了表达亲朋好友之间的诚挚情感,增进相互之间的深厚情谊,人们便借助年关岁底互送年礼,给亲情友情更增添了脉脉温情,这是中国人注重伦理之情的一种文化情结。即便是平常有点龃龉的邻里乡亲,平时有些纠葛,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相似文献   

5.
近闻晋西北某村,一位刚当选的村委主任,经不住儿子的纠缠,找到村小学校长,让给他上二年级的儿子“弄个班长干干”。校长很为难,按规定班长要公开选举。于是只好在选举前大力宣传村主任儿子的“优秀品德和工作能力”,并向学生许诺:村主任说了,如果他儿子当上班长,教室里透风的窗户可很快给装上玻璃,课桌也可以安上桌腿,而取代砖块支垫。谁知这班小学生却不听老师的话,几乎全票选了另一个同学当班长。校长无奈,只好作出两条决定:一、班长不在时,村主任儿子为“代理班长”;二、村主任儿子享受“正班级待遇”。在小学生当中,“…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4,(9):63-63
逢节必令,狠刹歪风。 在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当商家纷纷投放广告预热中秋礼品市场之际,中纪委整治中秋送礼风的大幕已经拉开。8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同时宣布将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狠刹公款送礼的举措密集出台,“逢节必令”渐成中国官场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旭东在2008年12月29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企业给官员送礼似乎不足为奇,但细心人还是发现了送礼者很讲究送礼文化。例如,给收入较高的银行、商检等部门送名牌服装,给级别较低的街道干部则直接送现金。送礼,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楹联宝库中 ,古代的廉政楹联独具异彩 ,现辑录部分于后 ,以飨读者。南梁普通年间 ,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的顾协 ,不仅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而且还参与商讨朝庭机密大事 ,重权在握。一次 ,他的一个学生梁生有事相求 ,给顾协送礼二千钱。顾协怒发冲冠 ,疾书一联曰 :“送一礼 ,重打二十大板 ,赶出大门 ;献一智 ,赏给纹银百两 ,待为上宾。”书毕掷笔于地 ,命人将梁生打出门去。顾协“棒打送礼”的消息传出后 ,从此再无人敢登门送礼了。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李贽 ,从故乡出发到云南姚安县做官时 ,沿途看到民间疾苦 ,触景生…  相似文献   

9.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10.
“小意思”是一些送礼者的口头禅,当送礼遭拒时往往会抬出这句话:“一点小意思不值几个钱,还望笑纳。”亲朋好友礼尚往来,送个小礼品表达心意,自然无可厚非。值得警惕的是那些别有用心者奉送的“小意思”。  相似文献   

11.
人文荟萃     
■个体老板谈基层官员腐败江苏省某县的一位个体老板 ,向记者谈了很多乡村官员的腐败问题 ,不少都是他的亲身体验。他说 ,现在给当官的送礼早已是普通和公开的事情 ,要办事就得送 ,不办事也得送 ,否则他会找茬来为难你。送礼 ,别的不要送 ,送钱就行了。烟酒对领导来说太多了。平时开会、上级来人招待都有工作烟、工作酒 ,自己抽的喝的全在里面一道解决了。你再送烟酒 ,人家不缺这玩艺儿 ,拿去卖又太显眼 ,所以 ,送钱是最好的。我每年光送礼就要送5—6万块钱 ,主要是乡长、书记、工商、税务等领导 ,送一次 ,一般都是5000元 ,一年一个至…  相似文献   

12.
动向     
《廉政瞭望》2011,(8):12-12
温家宝:坚决治理“购物卡腐败”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社会上收送各类商业预付卡(即购物卡)的风气愈演愈烈。一些单位集中购买商业预付卡,开假发票报销,用这些卡来送礼行贿。温家宝要求,对收送各类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习惯把接受送礼称为“润滑油”,因为送礼能办成许多无法想象的事情;把杜绝送礼称为“防锈漆”,因为涂上“防锈漆”,成了清高孤傲、没有作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那年我19岁,在同学的一片羡慕声中,我穿上了军装,来到了高原,成为“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一名油机员,开始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战士的生活。一天,我看见班长一个人在灯下写申请,不知具体申请啥。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份要求上山值班的申请书。当时,我觉得班长真傻,山上长年高寒缺氧,班长怎么就拼着、挤着往前凑?渐渐地,我发现班长不仅上山值班往前站,其他事情都是冲在前。后来,我才知道班长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5.
明末“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在《报刘一丈书》中勾勒出了一幅送礼跑官者的生动图画:跑官者要炼就软磨硬泡的功夫。第一次权贵不肯见,就站在仆人睡的马厩里“死”等,虽恶臭难闻也要站上几点钟。第二天大早洗涮得干干净净跑到权贵门外“立候”。跑官者要有吹牛拍马、八面玲珑的媚劲。待到权贵“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送上厚礼,权贵推辞,就“跪而固请”,再辞则再“固请”。一旦收下礼,仿佛找到再生父母,“又再拜”,连续“五六揖”。现实生活不乏这种跑官送礼的小丑,其手段、泡功、媚态比起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巴结领导,有的拉拢秘书,有…  相似文献   

16.
悬鹅示众—明朝周新任按察史时,有人送给他一只香喷喷、油光光的烤鹅。周新将它悬挂在门前。以后凡有送礼者,周新便领他仰视烤鹅,从此,再无人自讨没趣了。 厚谢婉拒—宋代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高档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当众斥贿—清朝宰相刘统勋为官清廉,一官员夜里想给刘统勋送上一份厚礼,登门求见,刘拒不接受。次日一早,刘统勋便将那位送礼的官员叫到政事堂,当众斥责说:“昏夜叩门,…  相似文献   

17.
违规送礼出现“新神器” 【互联网+】一些违规送礼行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利用微信红包、物流快递、支付宝转账、电子充值券等方式收送礼金、礼品等。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2,(4):33-33
因为擦桌子,吴思和吴方有过一次“道德讨论”。 吴思,大家都知道,是“潜规则”一词的发明人。吴方,则是吴思大学里的同班同学。当时,吴思是班长,吴方是副班长。副班长吴方喜欢擦桌子。他到教室后,先给自己擦,随后给前后左右的同学擦,有时还擦全班的。次数多了,班长吴思就有点不舒服。他怀疑吴方这么做,是否矫情,是否虚伪,或者另有所图。  相似文献   

19.
我们哲学系政教九零级,最近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同时,又被北京市高教局、团市委授予“优秀班集体”光荣称号。一年多的实践,我这当班长的深刻体会到:要做好班里“领头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虚心请教班主任,保证工作有后盾我班有67位同学,人数多,在全校也算得上一个大班;既有历届高中毕业生,又有在职生,成份比  相似文献   

20.
有位廉洁的县委书记一直奉行“不送礼、不收礼”的为官之道。逢年过节就举家外出躲礼,平时难以拒收的礼也一律上交纪委。然而他的这一举动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挤对。有的说他沽名钓誉,有的认为这样的书记不会“团结”人,干不出啥大事来,一些同僚也明显疏远他。在一次干部民主测评中,这位廉洁书记得分竟然排名靠后。他无奈地感叹道:“腐败易,不腐败太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