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是马来西亚实施第三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按1970年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61.88亿元(马元,下同),比1979年的243.46亿元增长了7.6%,低于1979年的增长率8.5%和1976—8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8.6%,但高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率,在东盟五国当中仅次子新加坡居第二位。通货膨胀率为7%,在东盟五国中是最低的。平均人口国民收入达3,649元,比1979年增长了34%。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将越南的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作比较时,过去十年的实际经济成就就比较清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的惨败(在此期间越南经济不但没有扩展反而收缩下来)导致了政策上的重大转变。笫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增长率(根据新数据)仅为1.5%。工业生产停留在1976年的水平上,农业生产每年仅增长2%。随着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社会主义化的步伐放慢了,实行了物质刺激,同时比较注意个人的利益。由于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从人均268公斤上升至1983年的300公  相似文献   

3.
一、印度尼西亚经济的现状 (一) 经济概况印度尼西亚经济用迅速采取印尼盾贬值等措施似乎渡过了由于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所导致的原油减产后的危机,现在正处于第四个经济建设五年计划(1984——1988年度)的第一个年度(1984年度),1984年度,印度尼西亚取得了高于该开发计划期间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计划指标(5%)的5.8%经济增长率。但是,其后由于受到原  相似文献   

4.
就经济状况而言,印尼1971—1985年期间由两个不同阶段组成。第一阶段1971—1980年以快速的经济增长为特征,而1980—1985年则是一个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时期。在第一阶段,农业产量特别是水稻生产按国际标准说增长快速,教育获得很大优先权。与总发展开支年增长率19%相比较,实际教育发展经费每年约增长24%。在第二阶段,实际发展开支增长率降至9%,这主要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降,影响政府对各经济部门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据缅甸政府公布,1995/1996年度(1995年4月1日至1996年3月31日)缅甸经济在上年度取得增长6.8%的好成绩之后,其经济增长率又达到了9.8%的可喜成绩。 按1985/198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1995/1996年度缅甸国内净生产总值与服务业产值计划指标为667.16亿缅元,实际完成685.28亿缅元,完成原计划指标的102.7%,比上年度增长9.8%。本年度缅甸国民经济各部门完成各自经济计划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5年10月召开的越南九届国会八次会议,要求该国在本世纪剩余的岁月里保持快速、稳定和有效的经济发展,首先要达到比1991年至1995年期间更高的发展速度,以便到2000年左右使国家摆脱发展落后的状态,为跨入21世纪准备更好的发展条件.根据上述要求,本次国会提出了1996年的主要计划指标:经济增长率9—10%,农业增长4.5—4.8%,粮食总产量2800万吨,工业增长14—14.5%,出口增长27—28%,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4%以下等.经过一年的努力,计划指标已基本完成.在这一年的6月底至7月初,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本国十年革新开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至2000年、2020年的奋斗目标,以及深化改革的若干措施.越南国内外的一些传媒认为,该国经济虽然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改革不像以前那样容易,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印尼经济的学者(印尼的及外国的)一直在争论着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对印尼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自六十年代后期到1981年,印尼从原油、石油产品及天然气的出口所获得的收入稳步增长,到了1981年,这些出口收入已超过200亿美元;1982年下降了20多亿美元,这一年印尼的经济增长也显著下降,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2%,是1967年以来年增长率最低的一年。人们普遍担心,七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率已经一去不复返,它在八十年代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是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当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1984年4月至1989年3月)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计划指标为5%时,许多人认为这是很难实现的(尽管七十年代印尼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1968—1973年期间,巴西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被誉为“经济奇迹”。对于巴西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经济界人士褒贬不一。我国对巴西经济奇迹期间取得的成功经验做过一些介绍,但巴西经济奇迹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经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巴西的经济奇迹主要表现在:(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在1968—1973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历年分别增长11.2%,10.0%,8,8%,13,3%,11,7%和14.0%。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经济以很高的速度发展。1971—1980年,国内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率达7.8%(六十年代为6%),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增长率最高的。其中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1973年(12.3%)和1976年(11.6%),最低年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经受严重危机的1975年。就产值来说,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国内总产值增长了1倍多,1980年为261.88亿马元,人均年收入增长5.5%,达1,142马元。  相似文献   

10.
一、缅甸1996/1997财政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 据缅甸政府公布,1996/1997年度(自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3月31日)缅甸经济增长率为5.8%。按1985/198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1996/1997年度国内净产值与服务业产值计划指标为726.83亿缅元,实际完成705.86亿缅元,完成原计划指标的97.1%,其中生产部门增长6.2%;服务部门增长6.3%;贸易增长4.4%。在国内净生产和服务业总产值中,国营企业占22.8%;私人企业和合作社企业分别占75.2%和2%。缅甸国民经济各部门完成计划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米出口世界第二 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会议中,预计越南1999年的农业(包括林业和水产业)产值将比1998年增长4.8%-5.1%,高于年初提出的3.5%-4%的计划指标。 这将是越南过去7年来最高的农业产值增长率,也是过去10年来农业产值增长率首次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据越南专家预测,在连续10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以后,越南1999年的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3380万吨,比1998年增长 6.3%。 粮食增产带动白米出口增加。据越南贸易部有关人士透露,1999年头10个月,越南白米出口已达41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出口白米390万吨的计划。越南1999年全年白米出口预计可达450万吨。 在第二次世界大以前,越南曾是世界第三大白米出口国,后来由于长期战争,越南逐渐由白米出口国变成了白米进口国。 80年代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后,越南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新加坡共和国被看成是“自由市场”成功事例的一个典范。它同东亚其它“小虎”一起常常被用来作为证实外向型工业化是最有效的发展战略的论据。从总体经济上说,新加坡在创造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无疑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1957年独立时,这个岛屿还只是个制造业寥寥无几、城市结构陈旧落后、人口迅速增长(每年4.4%)、普遍贫困和失业率很高(10—15%)的国家。到1984年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7,260美元(高于爱尔兰和意大利),制造业蓬勃发展(1960—1982年期间年增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泰国经济增长率经过两三年的稍有下降之后,1993年起又连续3年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1993—199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5%。 一、1995年经济基本状况 1995年,泰国经济虽然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障碍,如美元币值动荡、通货膨胀增高、遭到特大水灾等问题,致使泰国各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严格的金融政策,但泰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初步估计,1995年泰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可能要达到8.5—8.7%。1995年各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是: 1.农业生产上半年迅速发展,下半年因水灾遭重大损失。1995年上半年,泰国的农业生产由于风调雨顺,水库积水量足,使雨季末期和旱季中的庄稼种植计划圆满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十分好。因此,泰国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这对泰国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上泰国对内贸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国在“二五"计划(1980—81到1984—85年度)期间,虽然反复遭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而经济发展仍取得比较显著的进步,计划期内年平均增长率为4%,粮食生产量平均增长3.5%,工业门类明显增加,尤其是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超过6%,除黄麻、茶叶之外的传统出口商品,年均出口量增长20%。 1984—85年度是“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三五”计划的基期年,1985—86年度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月1日,越《人民军报》刊登越南1983年国民经济主要生产计划指标(以82年为基数):——工业总产值(含轻工、手工业)增长10%,——农业总产值增长9%,——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增加19%,——发电量 43.7亿千瓦,——煤碳 650万吨,  相似文献   

16.
泰国在第一和第二个发展计划期间(1961—1971)着重发展代替进口工业,第三个发展计划(1972—1976)则着重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第四个发展计划(1977—1981)除继续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外,还着重发展劳动集约型工业、甚础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过去2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8%。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539.84亿铢增加到1970年的1,360.6亿铢、1980年的6,849.3亿铢和1981年的8,031.61亿铢,与此同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89铢增加到3,751铢、1,425.5铢和16,312铢。其中,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39.8%逐步下降到1970年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期,巴西经济学家的意见基本上一致,即依据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增长水平,分为五个周期:第一个周期(1947—1961年),以国内生产总值高增长为特征。其中,1947—1955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1955—1962年期间为7.1%。第二个周期(1962—1967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3.2%。第三个周期(1968—1973年),经济奇迹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2%。第四个周期(1974—1980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中,1973—1976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3%,1976—1980年为6.2%。第五个周期(1981—1983年),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数。这个周期被公认为经济危机时期。也有不少经济学家称第二个周期为经济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业绩 经济增长 在战后时期,台湾的经济经历了成功的转变,即从农业转向工业,从传统经济转向现代化经济。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这种转变成为可能。台湾经济在1961—1997年期间的主要特点是:1961—1980年的年均实际“岛内”总产值(GDP)增长率为9.7%,1981—1997年的年均实际“岛内”总产值(GDP)增长率为7.4%。到1997  相似文献   

19.
背景自从泰国在1960年开始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而使其经济得到有计划的发展以来,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7.4%。在这个时期内,其物价上涨率一直很低,其国际经常收支项目的赤字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尽管存在着一些暂时性的问题,泰国的经济还是获得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即使在1973—1974年期间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冲击对泰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尽管其物价上涨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虽然石油价格急剧地上涨,但其经济还是高速地增长着,这是较高的世界商品价格使其获得大量出口收入的结果。尽管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其经济就称得上是繁荣。而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到去年为止,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4.8%;从1991年到1995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1994年增长率达到8.5%。在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总额达15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这个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有可能依靠其大量的低工资劳动力而步入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越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