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实现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目标,就必须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对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心理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特殊领域,它承担着复杂繁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还要恰当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努力提高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情感教育,促进教育者态度的正向转变等方法,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普遍热衷保健品的消费,其心理动机备受社会关注。老年人热衷保健品的消费心理具有较为突出的个体同质性、易受感染性和人格对应性等特征。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老年人的消费市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前景,积极引导老年人的健康消费心理,保障其快乐晚年生活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瑗泽 《学理论》2013,(3):60-61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大学生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就似一把双刃剑,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个性发展和价值取向等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正确地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全新的挑战和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多发,方式日趋激烈,对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对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参与人群的社会心理进行细致分析,反思具体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8)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一场从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的深刻转型。"90后"大学生伴随着这一转变成长起来,视觉文化能够丰富他们的行为方式、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主流的意识形态。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大学生思维简单、片面化,甚至被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侵蚀其思想、操控其行为。为了消除视觉文化的消极影响,从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视觉文化育人的正向功能。  相似文献   

7.
宋磊  金国峰 《学理论》2012,(27):128-130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特殊群体增加,该群体的存在使得高校内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加,如不及时关注,将对学生成长、学校、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关心大学生特殊群体,分析其成因及心理行为特点,逐步寻找和完善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徐宇清  胡永青  胡坚 《学理论》2009,(24):159-160
本文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困境对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不利外部环境因素,并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与行为变化情况,从缓解心理影响的角度提出了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在校大学生恋爱认同及行为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2007-2009年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追踪抽样调查原始数据,运用定量模型及定性资料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及恋爱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恋爱选择及恋爱认同受大学生个体特征、社会交往及家庭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恋爱行为与认同感的差异是一种社会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阎丽珍 《学理论》2011,(35):274-275
大学生作为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对此,应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将心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起来,要注重心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连贯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困境对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不利外部环境因素,并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与行为变化情况,从缓解心理影响的角度提出了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春颖 《学理论》2013,(30):384-385
我国现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网络大国,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也萌生出形形色色的网络失范行为,给自身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以网络行为失范为研究对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分析了其主客观成因和对大学生自身及外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6)
采用Frost等人2003年编制的《囤积量表修订版》中文修订版,随机抽取东北林业大学202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03人,对其囤积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测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严重的囤积行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基因遗传、早期经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影响的结果。要矫正大学生的囤积行为,必须要多方位入手。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2)
公信力是行政学领域的传统研究课题之一,随着对公信力的研究深入以及实证性的研究要求,公信力逐渐从行政学研究领域走了出来,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社会心理学界出于自身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要求,对公信力这一研究主题越来越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公信力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前,公信力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崭新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胡杰  汪杰锋 《学理论》2013,(32):336-337
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是影响其能否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过度焦虑、自负或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帮助大学生学会宣泄移情,正确归因和积极面对,真正走出择业心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韦纳在其提出的责任归因理论中指出,不同的归因会影响到不同的责任推断,进而引起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借鉴韦纳的"借笔记"调查问卷方法对现阶段的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结论,结合相关学者针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通过对大学生学习行为责任归因的研究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以帮助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得不到身边同学同样的物质享受或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在自制力不强的情况下,出现盗窃行为,无论在事前、事中还是事后,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盗窃行为被发现后,极有可能走向极端。如何进行事前警示预防,事后引导并重塑理想信念是排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18.
宋玉彬  杨晓君 《学理论》2012,(24):182-183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愈发严峻,而大学生盗窃犯罪率的不断提高就是目前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盗窃行为的特点分析、原因分析、心理分析,提出从加强学校教育、矫正家庭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及提升个人修养等四个方面的措施,希望对高校预防大学生盗窃行为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平 《学理论》2012,(23):208-210
随着一届又一届“90后”学生踏入大学校门,“90后”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群体有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显著特点.而作为艺术类院校的高校生,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文科、理科生的一些独特性.如何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探索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当前高等艺术教育者需要思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建议:辅导员要创新工作方法;建设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大学生要建立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是当前各国刑事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主要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着眼,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定义入手,探讨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现状、特征及对策,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