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法国考察公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爽 《中国公证》2004,(11):28-31
一、法国公证人及公证机构的情况 在法国,公证人为自由职业者,其从业活动是独立的,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必须多少人方可组成公证事务所.最早多为独立的,一般由一个具有公证人资格的人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组成.随着行业发展趋势,法国公证事务所由独立向联合发展,进而发展成公司形式,成为一种组织机构,在办理公证业务方面没有管辖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12日,中国公证协会第二届青年公证人讲坛在成都举行,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公证人的业务素养,促进青年公证人思想和工作交流,本次讲坛特邀中国公证协会青年公证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宇红、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海宁、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张红光、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汤庆发作为嘉宾出席讲坛并作主旨发言。汤庆发在发言中表示,公证程序规则具有现实意义,对规范公证执业、维护公证公信力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他还提出公证事项和公证事务是否适用同一程序,不同类别的公证事项能否适用同一程序,公证事项与认证事项能否适用同一程序等八个  相似文献   

3.
法国公证制度简况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中国司法》2008,(4):96-98
一、法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架构 (一)当代法国公证概况 公证人在法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职业。目前,法国共有8546名公证人,其中17%是女性,公证人平均年龄为49岁,公证辅助人员5.1万名,公证人事务所4502个。法国公证人的主要业务领域是房地产、建筑业、公司事务及婚姻家庭继承等,商业贷款也是公证人的业务,但并不由公证人垄断,而是与律师平等竞争。公证人在办理房地产公证业务的同时还代表国家收取不动产交易税。  相似文献   

4.
丁洁 《中国公证》2001,(4):31-32
在香港,公证没有统一的立法,没有专职从事公证业务的公证人.公证事务是由取得国际公证人或委托公证人资格的律师去做.香港的法律制度属于普通法系,发端于英格兰.普通法系的英国从未发展起公证人这一职业,仅有涉及国际贸易的文件才需要公证人的服务,所有其他种类的重要文件,如合同、土地转让等,则不需要公证人介入.  相似文献   

5.
秦世平 《中国公证》2009,(12):17-22
一、公证立法 目前.奥地利专门规范公证人和公证的活动全国性法律主要有三部:一是1871年制定、沿用至今并经多次修改的《公证人法》(The Law on Notaries Public of 1871),主要内容包括公证人的职责、公证人职位的取得与丧失、公证责任保险、公证人执行职务的规定以及公证档案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刘疆 《中国公证》2003,(2):36-40
在实行拉丁公证制度的国家,公司法律事务是公证人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这些国家的民商法对公证人介入公司事务都设有专门的法律条款.中国公证人及公证人主管部门深知介入公司法律事务对公证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证制度对公证权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京 《中国公证》2006,(11):33-36
公证制度不是我国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从国外学习借鉴过来的一项具有国际性、通用性的法律制度。近现代西方各国的公证制度,由于法律体系和历史渊源的不同,可分为英美公证制度和拉丁公证制度。前者的公证制度采取形式审查,公证人不对证明内容负责。英美法系以判例为主,公证采取自愿原则。此公证制度为英国、美国及英属殖民地所采用,英国更多地保留了中世纪宗教公证的影响。后者将公证制度定位于国家准司法制度,表现为国家法律对公证事项的强制规定和公证执业的组织形式自由化,公证人对公证内容进行实质审查,  相似文献   

8.
英国公证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翠丹 《中国公证》2005,(12):23-24
一、萌芽阶段:1279年以前 在这个阶段,英国己经出现了公证行为,但还不存在本国任命的公证人.最初出现在英国的公证人和公证行为都是零星的,多来自外国,尤其是意大利,他们都是罗马教皇和皇帝的公证人,罕有机会踏访英国.  相似文献   

9.
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公证文书的适用状况也就是公证效力实现的状态一直为公证人所关注,但迄今为止,除了借助于司法解释手段对部分公证的效力及其适用加以解释外,公证界仍然没有更好的手段来确保公证效力的实现。如今,当公证改革各方面都面临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能否解决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问题,已影响到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公证界必须以相当迫切的态度正视并研究这一问题。公证效力实现的内涵 所谓实现即是一种愿望、一种目标成为现实。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公证确认事实、行为,固定证据,预防或解决纠纷;从公证人的角度看,国家授予公证人以公证权,就是为了通过公证  相似文献   

10.
也许人们会想.任何公证人都会认为可以很容易地描述他沿袭了成千上万次的公证的过程.实际上并非如此。公证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公证工作中都在做些什么?他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当事人在申请公证时.他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还是分离的?有人认为。公证过程的结果——公证书.仅仅是一种证据。一种法律效力比较强的证据.公证的过程仅仅是出具这样一份作为证据的公证书。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记录者,公证处则仅仅作为一个“公共登记处”。①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似乎只是要得到这样的一份公证书。从表面上看.确是如此。当事人向公证处提出申请,公证人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真实、合法且符合程序规定便出具公证书。当事人将公证书作为证据或进行诉讼.或办理产权过户.或办理出国手续等。如把公证机构看作一个“工厂”。其所生产的“产品”似乎仅仅是公证书。但是,如果对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的思维进行分析,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动机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理解的片面性。那么,公证过程还产生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证》2012,(2):11-12
随着我国公证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证文艺创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且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证文化百花园。小说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但以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反映公证行业状态的在我国尚属首例,因此,小说《公证人》是中国公证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透过《公证人》这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公证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春 《中国司法》2002,(10):46-48
公证制度起源于西方,也发达于西方,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国,已成为现代公证制度最完善、最发达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证制度还很稚弱、还不完善。因此研究西方国家公证制度,并与我国公证制度相比较,加以研究分析,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吸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和原则,以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公证制度。公证制度具体内容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就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法律地位、公证人资格、公证业务领域和法定公证原则3个方面对中国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关于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  相似文献   

13.
吴逶 《中国司法》2007,(9):54-57
在实行拉丁公证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公证立法都对公证和认证在证明权限、程序以及目的上作出了区分。例如,存证明权限上,虽然两者都属公证机构的职责,在公证立法中通常以公证人的职责或职权来统一表述,但具体的权限仍然有所区别。例如,《日本公证人法》在第一条就区分了公证和认证,并在第五章规定了认证。  相似文献   

14.
法国公证人有悠久的历史,建立了较完善的公证制度。目前,法国共有7800名公证人,4千多公证人事务所,相当一部分事务所是合伙制事务所。为维护公证行业信誉和社会秩序的平衡、稳定,保证公证人的赔付能力,保护公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国建立了完善的公证责任赔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公证文书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凡 《中国公证》2006,(4):15-19
在公证实务和公证理论的层面上,公证文书都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正如民事司法实践和学理上的裁判文书,其含义也是从广义上去理解的。综观《公证法》诸条款,“公证文书”和“公证书”是分别加以表述的。如果作一简要概括.公证文书是对公证人依法行使公证权所出具的各类法律文书以及公证活动中形成的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件的总称。各类法律文书如公证书、现场公证词等,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件如公证人制作的谈话笔录、核查笔录等。对于公证文书的种类.至少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区分角度,一是形式意义上的分类.二是法律意义上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
一、法国房产交易公证实务中公证人的专业应用及与我国现状的比较分析 法国房产交易过程中,作为交易当事人的售房方、购房方、银行均需要委托公证人,共同参与、操作房产交易事务,并南购房方公证人出具最终公证书。在房产交易公证过程中,公证人不仅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对交易行为进行证明,而且充当了不动产专家的角色,从发布房产出售公告、参与房产的鉴定、撰写出售意向书、收集行政规章和市政建设信息、调查卖方经济状况及有无抵押情况、帮助提取交易款、计算税费等提供全过程服务。  相似文献   

17.
薛凡 《中国公证》2006,4(2):13-15
一、公证文书与公证权 当我们讨论公证文书的性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公证文书与公证权的必然联系,这是国内以往有关公证文书的各种著述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公证文书是公证人行使的公证权的体现,就如裁判文书是法官行使的司法裁量权的体现。对此,《法国民法总论》一书中言简意赅地强调:“我们可以简要地研究有关公证书的规定,它的重要性在于公证人拥有授予私人文书公证力的专属权。”  相似文献   

18.
文中 《中国公证》2002,(4):46-49
这一章主要通过对公证制度的渊源及其在两大法系国家的不同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世界各国现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五种类型的公证职业方式进行评介,从而总结出公证职业具有法律职业性和自由职业性双重属性,得出公证职业是法律职业、公证人是法律职业者的结论;然后,以此为对应,从我国  相似文献   

19.
王京 《中国司法》2007,(3):97-100
一、世界公证制度的分类近现代西方各国的公证制度,由于法律体系和历史渊源的不同,可分为英美公证制度和拉丁公证制度。前者的公证制度采取形式审查,公证人不对证明内容负责。英美法系以判例为主,公证采取自愿原则。此公证制度为英国、美国及英属殖民地所采用,英国更多地保留了  相似文献   

20.
正忠诚无私,亦指公证人对当事人有忠诚与无私的义务,是拉丁公证法系国家的公证传统和基本公证原则,是公证人区别于法官、律师等其他法律职业的重要符号。但是在我国不仅立法没有规定忠诚无私原则,公证理论对此研究也基本上是空白。本文旨在对忠诚无私原则产生的原因、意义、内涵及适用内容做探讨,用以指导公证实践。一、忠诚无私原则的定义及内容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所谓忠诚(loyaute),系指公证人于公证时,须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精神,就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