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3月周恩来与张冲在西湖会谈时合影。题头的这幅照片,虽然经历了59个春秋,图中人物却依然清晰可辨:表情凝重、目光深邃的左立者是大家熟悉的周恩来,而面带微笑、踌躇满志的右立者为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当我们在原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后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的帮助下,从尘封已久的国家文物档案中寻觅到这张编号为101的珍贵照片时,不禁对照片本身及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西湖佳话”便由此引发,国共两党当年的那场秘密谈判也端倪初露……周恩来、潘汉年随国民党联络代表张冲从…  相似文献   

2.
《国际交流》2006,(4):32-34
李北海副会长的致辞今年是宇都宫德马先生和西园寺公一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已故周恩来总理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时,曾提到“吃水不忘挖井人”,以“挖井人”寓意为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巨大努力的老一辈人士。宇都宫德马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1986年,在宇都宫德马和张香山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交流协会与日本超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开始轮流在北京、东京举办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至今已举办12届。本月底,将在京举办新世纪第三届座谈会.在此,我预祝座谈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三见大海   第一次见到大海先生是 2000年 6月 12日,在北京渔阳饭店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高大的身躯穿着朴素的衣衫。待人接物诚恳、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见到大海先生是 2000年 6月 26日,在永定河畔,大兴绿野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创建两周年庆典大会上。两次听到大海先生讲的同一句话: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他的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海先生书写的 5.8米长的写意甲骨文“龙”字,当时在绿野升起时,这巨大的“龙”字吸引了全场与会者的目光。古奥、凝重、肃穆、飘逸的“龙”字,给庆典涂上了浓浓精彩的一…  相似文献   

4.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与孙穗芳博士相遇,是在人民大会堂那流光溢彩的香港厅,虽然,北京正值凛烈寒冬,香港厅内的贵宾们却如在温暖的香江。在一片华丽灯光的映照下,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女子端庄亮丽地坐在主席台上,那么引人注目,当我和她的眼神相遇时,不禁心生惊异,那面容与气质竟和我们常见的天安门悬挂的孙中山先生的照片那么相似,特别是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鼻子,简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翻版。心想她莫非是孙中山先生的后人 ?随后得到了证实,她正是孙中山先生最小的嫡亲孙女,孙科先生的亲生女儿孙穗芳。   孙穗芳博士看上去神采奕奕如…  相似文献   

6.
这项拍摄计划实施于2011年8月.西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袁柯发起了一个叫"快门三秒钟"的公益项目,呼吁爱心人士关注农村,用相机帮助农村老人和孩子,解决农村老人缺少遗照、孩子缺少童年照片的难题.有助于实现贫困地区老人和孩子拍张照片的渴望,不让这些人群因没有照片而留下遗憾.最美夕阳红袁柯刚走出李芬连的家.老人拿着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追上来,送给完成她人生一个心愿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7.
周贻谦,先名贻德,字济渠,号热之。清同治十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87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周贻谦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独生子,大排行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他幼时念书刻苦,很有学问,系"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由于祖父周樵水先生到淮安任过后补知府等职,所以曾在淮安官场任职并教过书,也曾居住于淮安驸马巷周家宅院,其独生儿子周恩彦就生于淮安。1909年由其妻兄钱能训提携,到奉天(今沈阳)的铁岭当税务局长。一年后由于手下人贪污遭革职并向其追还赃…  相似文献   

8.
问:为什么周恩来同尼赫鲁的关系很密切?他们对国际问题的观点有什么共同处?咎:周恩来和尼赫鲁是亚洲两个伟大国家的两位历史巨人。1954年他们第一次会晤时,尼赫鲁深有感触地对周恩来说:你我都有很多经历,都为各自国家的独立与解放奋斗终生,都吃过苦,也都蹲过监牢,都受这些经历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因素,有的不同,有的相似。——尼赫鲁的话表明,他对周恩来的革命经历是相当了解的。当然,周恩来对尼赫鲁也是心仪已久。这是因为两国的独立与解放都同他们两人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分不开的。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摆脱殖民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士方 《海内与海外》2009,(11):15-19
新闻教育家、著名记者顾执中先生诞生于1898年7月14日(农历5月26日),今年是他的111岁诞辰。笔者曾受到他的多年教诲,他那神清骨瘦的形象,至今还浮现在笔者眼前。现撷其光辉一生中的精彩片断连缀成文,供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8日,专程为庐山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来江西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庐山“美庐别墅”。国际宗教建筑专家德·席尔瓦对第二展厅中宋美龄留存的三幅油画感慨不已,他离开“美庐”时欣然命笔:“了解过去的历史,更好地认识未来的历史”。后来,蒋介石幕僚长陈布雷最小的儿子陈砾先生在参观“美庐”时,特别仔细地观看了乃父陈布雷的照片和有关史料,顿时百感交集。他在第二展厅宋美龄留下的三幅油画前伫立良久,当时他多么希望宋美龄能回大陆看看庐山“故乡”。去年,章孝严先生及夫人黄美伦女士来江西省亲探旧,在庐山…  相似文献   

11.
1997年金秋时节,美国东部的历史名城威廉斯堡枫叶正红,树木披着红、黄、绿色绚丽的盛装。互0月27日夜里州政府官员和留学生代表满怀盛情迎来了来美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他下榻的威廉斯堡酒店这座古朴的三层楼里,今天增添了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贵宾。酒店的墙壁上悬挂的照片里,留着世界各地来访要人的影像。其中有英国女皇伊丽莎白、日本天皇格仁、约旦国王侯赛因及印度总理甘地夫人、西德总理施密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等等。为什么访美的各国首脑和政府要人要来此游览?原来古堡的历史吸引着人们。威廉斯堡是美国独立…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5月,朱镕基总理对巴基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50年来的中巴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全天候的友谊和全方位的合作。 一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连的亲密邻邦,两国间的传统友谊渊远流长。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从历史的黎明时期起,中巴两国人民就开始了友好往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分元前126年,中国政府的使臣张窍就访问过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并会见了当地的官员。公元…  相似文献   

13.
罗青长同志说─—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讲到,我们改造了末代皇帝薄仪,又争取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两大胜利!引言1997年6月30日,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宋同志审查完笔者撰写的《毛泽东与李宗仁》一书,应笔者的邀请,他欣然为该书撰写了前言。前言说:在新中国成立36年之际,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感如下,终于毅然回到了祖国。这是当年为国内外瞩目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政治影响。这部著作记载了这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七、李宗仁归国声明震惊四海内外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时,从上海飞往北京的两架专机,一前一后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飞在前面的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专机,后面的是从美国归国定居的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的专机。先期抵达,风尘仆仆的周总理,一下飞机,便迅速而周密地检查了机场上为欢迎李宗仁归来而举行仪式的各项准备工作。20分钟后,李宗仁在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统战部副部长刘述周陪同下,乘专机安全降落在首都机场。同机抵达的还有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和程思远先生。栖迟海外六十载,一朝归来泪满巾。李宗仁出走机舱,一眼…  相似文献   

15.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他和他父亲酷似的长相及其言谈举止,简直令人确信,张治中仍活在人间,仍在为国共合作而奔走。  张一纯,1932年12月14日生,现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任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的父亲张治中、重庆谈判和他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  相似文献   

16.
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为美国纽约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选作“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的张大千先生(1899—1983) ,在世83春秋 ,先50年在中国大陆 ,后35年在海外异邦和中国台湾 ,留下无数为人传诵的美谈 ;尤其后者 ,恰是他艺术升华 ,造就成世界高峰的时期。笔者曾在广西北海采访了张大千长子张心智先生(宁夏博物馆馆长)的儿媳牛婕女士 ,遂对这段鲜见于国内报刊的历史有所了解。不揣冒昧 ,且将这位“千古风流 ,得似髯苏赤壁”大师遨游世界播画事实缀连成章。讲学大吉岭(印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寓居成都北…  相似文献   

17.
照片是艺术作品,更重要的在于它深刻而又永远的记录了社会,它争分夺秒,而又巧妙的留下了历史上最伟大或是最丑恶的、当然有时也是最有情趣、最有意义构瞬间,为此完成了摄影家为历史存照的独特使命。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交流》2006,(4):23-24
尊敬的铃木恒夫先生及各位日本朋友,尊敬的各位中国同仁:首先.热烈欢迎铃木恒夫先生率领日本超党派政治家和专家学者访华团来京参加新世纪第三届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历时20年。已举办12次。在张香山先生、宇都宫德马先生、鲸冈兵辅先生、河野洋平先生、土井多贺子先生、铃木恒夫先生等各位朋友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许多中日政治家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已经成为两国政治家通过民间渠道,就发展中日关系.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坦诚交流,增进了解,扩火共识,加深友谊的重要平台。希望这次会议继承和发扬传统,为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日关系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我想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1.在飞离日内瓦的飞机上,周恩来已经在考虑:雅加达情况复杂而位置重要,大使的职位已经悬空两年多了,让谁来接替“作家大使”巴人出使雅加达?(1954年7月23日—8月1日,日内瓦—北京)周恩来乘坐着包租的苏联伊尔专机从日内瓦国际机场起飞的时候,心情是十...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7月是邓小平登黄山40周年,本刊特约请张俊杰先生撰写此文。——编者40年前的1979年,邓小平登上黄山,发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开山令,开启了黄山旅游和中国旅游的大幕,自此黄山旅游蓬勃发展,2019年第九个"中国旅游日"全国的主会场就设在美丽的黄山市。抚今追昔忆当年,循着当年邓小平在黄山的珍贵照片,我们重温1979年那个夏天的黄山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