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彭斐 《党员文摘》2008,(12):26-2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元,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的。至今.这段话在“傻子瓜子”的包装和创立者年广九的名片上仍然保留着。  相似文献   

2.
吴晓灵 《党建文汇》2006,(12):33-33
李磊(化名)在网上看到办理大学文凭的留言。他和对方联系后,一位自称姓邓的老师说,可以办理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等文凭。不用考试也不用上课,文凭电子注册,可以在国家毕业证查询系统上查到。邓老师的办公室设在深圳青年学院。在邓老师办公室里,佩戴着“广西师范大学驻深圳办事处”胸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要办高校文凭,需先付3000元,等证件办好经深圳市人才市场检验为注册的正式文凭后,再将余款付清。  相似文献   

3.
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年薪50万元聘请了两位“土专家”,两位“土专家”没有任何文凭,也没有技术职称,其中一人以前还是养鱼场的工人。有了两位“土专家”,这家公司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功引进了40多个世界观赏鱼品种,2006年  相似文献   

4.
当一真一假两份董事长的签名摆在他眼前时,这位模仿“高手”端详半天,难为情地说:“我的模仿早就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两年来,他在四处搜集的报销单据上,先后54次模仿董事长的签名在公司财务上报销,并获利39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县纪委接二连三地收到了反映县委委员、县企业局局长张凯的信件。来信说“1998年张凯立项向省上争取的1万元资金下落不明”。县纪委迅速抽调我和信访室吉卓,由分管案件的副书记杨清负责查处此案。事先我们反复分析了案情,制定了周密的调查方案。这天,他如约而至,且表情十分自然,一口气道出了这1万元资金的去向。说这笔款项是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给县铝合金制品厂争取的。资金下拨后就转入该厂了。我们随即找到该厂厂长任起明,要求看帐时他说未建帐。当我们问及争取1万元资金的来龙去脉时,他说此款早已转入他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看到两则报道,很有感触。 一则是来自《人民代表报》1996年3月27日的报道: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于志安,以个人名义在菲律宾注册了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竟无人知晓,1993年又花了7.5万美元为自己办了长期护照。从此,于志安出入国境总是独来独往,究竟去了哪些国家,都干了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直到他“失踪”后,才被证实进到了菲律宾。国有电厂已成为于志安的私人企业,这等人民的血汗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侵吞了。现在,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逍遥法外却无可奈何。 另一则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1996年3月29日的报道:原安徽省蚌埠卷烟厂厂长李邦福,在任期间利用给客户“批烟条”的权利,短短几年间受贿180多万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卷烟厂,李邦福集人、财大权于一身,身兼数职,职工们形象地说:“三个牌子一个门,六顶帽子一个人。”厂里的大事、小事他一人说了算。在他看来,企业就是他这个“法人代表”个人的,他要卖烟给谁就给谁,他想批多少就批多少,他说多大价格就多大价格,无需同任何人商量。有时连上千万元一笔的业务,只要他大笔一挥就成交了。有时他一次受贿就达60万元。可以想象,他这个“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7.
田荣 《江淮》2006,(12)
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单士元先生是个文物痴,但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为了“避嫌”,他也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所以,他在故宫工作了74年都一尘不染。  相似文献   

8.
王轩 《党员文摘》2007,(9):32-33
有一个聪明人,做事一向很谨慎。一次闲谈中,他听邻居说购买了某某公司的“内部债券”时间短,获利高,发了一笔大财,于是动心了,请这位邻居从中牵线,也购买了一些。出于谨慎,他先购买了5000元进行试探,半年后:他如期从对方那里拿回了7500元。于是,他再购买2万元,又半年,他如期拿回了3万元。尝到甜头的他索性将准备用来买房的20万元一股脑购买了“内部债券”。  相似文献   

9.
凡是到过扶余区弓棚子镇永生村的人都知道党支部书记逢奎君是个“企业迷”,几年来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先后办起了村办企业9个,并且办一个成一个,办一个“盈”一个。现在,村办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1137万元,年创产值1266万元,利税418万元。 1993年下半年,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与法国欧华进出口公司联营,投资1110万元,引资120万元,成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干部队伍中兴起了新一轮的“文凭热”。应该说,大多数干部出于求知的动机,踊跃参加各种培训班,妥善地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通过埋头苦学,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却挂名攻读学位,“混”字当头,利用不正当手段捞取硕士帽、博士帽。群众戏称这类干部弄到手的文凭是“注水文凭”。干部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或利用手中可以支配的公款,通过歪门邪道搞“注水文凭”,实现上是“权学交易”,是腐败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转变干部作风,就必须尽快治一治这种变味的“文凭热”,杀…  相似文献   

11.
长城 《廉政瞭望》2008,(7):36-38
他站在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的舞台上,手捧“捐款3000万元”的牌子,冲着话筒激动地说:“我决定再追加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尽快重新建好家园,为孩子们建震不垮的学校!”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植棉纯收入12万元,2004年纯收入22 万元,2005年纯收入达38万元,宋继彬依靠科技植棉,实现了他致富“三级跳”的奋斗目标。今年42岁的宋继彬是农八师一四二团十一连的一名农工。2003年,连队新上了一个滴灌首部系统,宋继彬果断地出资2.5万元,购买了系统  相似文献   

13.
富裕村里的“穷”支书潘满庆在左云县,距我省首富村上张家坟村不远,有一个下张家坟村。这个村比较富裕,1994年人均收入2.2万元,集体在银行存款1093万元。然而这个富裕村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吴兴有却是"小气"得有名。有人说他犟得不通人情,有人说他是...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3,(8):28-28
他是静海县张家房子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华源工业公司的董事长。20年来,他始终恪守“兴企强村富民”的奋斗目标,不仅使一个已经停产的小型村办加工厂逐步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12亿元、员工2400余人、年生产能力达40万吨,每年纳税都在全县名列前茅的行业龙头企业,更带领全村百姓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致富路,让那个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负债累累的市级贫困村一跃成为人均收入达2万元、村资产达5000万元的天津市宽裕型小康村。他,就是被人们誉为“助人村书记、爱心董事长”的王立福。  相似文献   

15.
呼唤『真情』□董治顺从一份材料中看到,浙江省萧山市原市长莫妙荣因受贿24万元巨款被判处无期徒刑。莫妙荣对自己拿人情换原则的教训,悔恨不已。他说:人都是讲人情的。他在萧山几十年,种种人情关系太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促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为...  相似文献   

16.
《唯实》1995,(1)
南京石林商场的“老总”刘丰,在商界,尤其是在建材行业,可算得上“一雄”。见诸报端、电台、电视的宣传、介绍屡见不鲜。有人称他为“商痴”(见1992年9月9日《经济日报》《刘丰传》),确实刘丰自六十年代初弃农经商,其间30余年,虽屡屡折戟沉沙,历尽艰险,但仍不折不挠,不改初衷,称为“商痴”,名符其实;也有人称他是“商狂”“大胆刘丰”,(见1992年4月15日《经济日报》、1994年8月3日《新华日报》)听其言论其志,很有些“当今英雄舍我其谁”的味道。观其行,近几年一联串的大动作,确实使常人惊叹不已。1987年,他只身进城,借资54万,租地30亩,办起了南京石林建材商场,到1993年实现销售额近亿元,税金200多万,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1992年9月他出资70万元,在北京亚运村与《中国建材报》共同主办了92全国建材产品促销展示订货会。1993年,出资850万元与江苏电视台合办《供求世界》,为期三年。1994年,他又投资3000万,成功地举办了“94南京石林国际商品促销展示会”。1993年10月,他利用赴美短期考察的机会,在华盛顿,旧金山等地举办新闻发布会,讲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宣传、介绍石林商场,此举轰动全美。之后他悟得一个道理,美国人“不怎么样”,生意可以做到美国去。于是有人说他“狂”。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为了出版新书《蚁族》,廉思找了8家出版社。当时,他信誓旦旦地对一位编辑说:“这书肯定会火。”但对方说:“你以为你是易中天还是于丹?”后来他自己垫了3万元出版费,《蚁族》才得见天日。  相似文献   

18.
一双布鞋,一身普通的装束,脸庞黝黑,臂膀粗壮,从里到外透着农民特有的憨厚朴实。他就是静海县大丰堆镇岳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忠。许多认识王福忠的人都说他是个“傻书记”咽为他当书记十几年.干了许多群众满意、自家吃亏的“傻事儿”:村里盖学校钱不够,他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上级发放慰问品,他拦着不给“五保户”的同胞大哥,全部给其他困难户;村里打井,他让儿子先掏3万元垫上;他处处算计。硬是卖了村里的汽车,每次去镇里县里办事只能坐公交、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19.
近来,关于“权力的滋味”一再被提及。权力究竟是什么滋味,众说纷纭,但读了杨洪的案例报道后,似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
  杨洪在位时可谓颐指气使、随心所欲,用“无所不能”来形容也并不过分。在他的操作与关照下,名义上是“干妹妹”的情妇在仕途上阔步前进。他手中的权力成了可以点石成金的魔棒,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向情妇上交上千万元受贿款,并力助情妇轻而易举地获取数千万元“中介费”;他还“一言九鼎”地将石膏山改成“仕高山”,就连民政部都奈何他不得。如此说一不二,会是何等开心,何等自得,何等愉悦!  相似文献   

20.
向一鹏 《学习导报》2013,(20):18-18
一位老人,历经19年,耗时4161天,行程17万公里,为1400名贫困学子募得善款396.9万元。他用19年的岁月一笔一画地勾勒了1340个“正”字。这些看似简单的“正”字,书写在捐资助学的笔记本上,落实在漫长而艰辛的助学行动上,停驻在1400名受助学子的心坎上。他就是赵在和,今年79岁,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的一名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