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今年3月18日,在台湾执政了几十年的国民党丧失政权,一贯主张“台独”、代表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台湾当局将把台湾引向何方?新领导人有没有诚意改善并发展两岸关系?台湾政局的变化牵动着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引起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善意和解”缺乏诚意“就职”演说包藏祸心台湾新领导人和他所代表的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早在1991年就将所谓“台湾独立建国”写入党纲。但在选举期间,面对岛内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并要求和平、稳定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呼声,这位领导人改称要走“新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统治结束前,陈水扁已成为台湾在野党阵营中 声望最高、最有实力的人物。2000年3月18日,陈代表民 进党击败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 陈虽一度对其激进的"台独"主张有所收敛,但他从来就 没有放弃其"台独"思想。几年来,在"四不一没有"的 幌子下,他不断地运用执政资源大肆进行"渐进式台独"活 动。去年7月以来,伴随岛内外形势的变化,陈水扁在两 岸政策上的谈话日趋强硬,8月3日,陈水扁一改其伪善面 孔,悍然抛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陈水扁激进的"台 独"宣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 桃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就职演说”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今年5月20日,陈水扁连任后,发表了题为《为永续台湾奠基》的就职演说。这个演说谈及两岸关系时,虽然没有出现“一边一国”的字眼,但通篇却充满着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意…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台湾民主进步党提名的陈水扁、吕秀莲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冲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副总统”。国民党提名的连战、萧万长却以对.l%的得票率位列第三,排在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宋楚偷、张昭雄之后。陈水扁上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台湾长达引年的统治,标志着秉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成为台湾新的执政党。这一结果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乃至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国民党掌控台湾社会政治、经济、行政资源的巨大优势情况下,“台独”势力何以能够急剧上升并最终击败国民党而走上执政地…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岛内第一次出现政党轮替,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面对陈水扁政府一再推动两岸分裂的现实风险,中共中央将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为遏制"台独"势力,打消陈水扁政府的"急独"幻想。中共中央还通过积极团结岛内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以及争取岛内民心,促成连战等台湾岛内在野党领导人访问大陆,为未来两岸关系实现突破埋下了伏笔。2008年5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从僵持走向和缓,两岸经济文化人员互动频繁,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声音。"六点意见"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于两岸关系的深入思考,丰富和发展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接过了历史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谋划着两岸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胡杉 《新湘评论》2004,(11):45-47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当局加快了“台独”的步伐,由过去的“渐进式台独”,迅速转变为“激进式台独”,在台湾上演了一曲“公投立法”闹剧,致使海峡两岸再度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可见,“公投”问题不仅成为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焦点,而且成为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高度关切的问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当局加快了“台独”的步伐,由过去的“渐进式台独”,迅速转变为“激进式台独”,在台湾上演了一曲“公投立法”闹剧,致使海峡两岸再度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可见,“公投”问题不仅成为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焦点,而且成为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高度关切的问题。“公  相似文献   

9.
近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声称要“走台湾自己的路”,“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暗示要用“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一系列“台独”言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破坏,并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造成严重影响。“台独”本质暴露无遗“台独”,一直是陈水扁和民进党最基本、最核心的立场。今年以来,陈水扁更是肆无忌惮地鼓吹台湾“主权独立”,称“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任何国家的一部分……中华民国存在是一个事实”。在接受路…  相似文献   

10.
显龙 《党建文汇》2002,(10):13-13
“世界台湾人大会”于2000年12月在美国成立,是目前台湾以外最大的“台独”团体。去年3月18日,即在陈水扁当选“总统”一周年之际,“世台会”就曾广罗世界各地的“台独”分子聚会台湾,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并在会议期间组织了以所谓“全球台湾人站出来,3·18疼台湾、爱台湾”为主题的大游行。上演了一出“台独”势力丑态百出的闹剧。  相似文献   

11.
近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声称要“走台湾自己的路”,“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暗示要用“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一系列“台独”言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破坏,并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台独”即台湾独立建国的简称。“台独”作为谋求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一种思潮和运动,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十分复杂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台湾特殊历史的原因,也是美国、日本等反华势力纵容、支持的产物。近年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加剧,陈水扁当局及各种“台独”势力搞分裂、搞“台独”的冒险性进一步上升,发生重大“台独”事变的危险性始终存在,不仅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使台海地区安全形势时常呈现紧张、严峻、复杂的局面。“台独”问题是何时出现并怎样发展的?有哪些内因和外因?有哪些特点和危害?  相似文献   

13.
声明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声明揭露了陈水扁四年前信誓旦旦地作出的所谓“四不一没有”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无诚信。他说不会宣布“台独”,却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他说不会改变所谓“国号”,却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他说不会将“两国论入宪”,却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他说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却千方百计地利用公投进行“台独”活动。他说没有废除“国统会…  相似文献   

14.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持,“台独”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民进党政权并没有真正放弃“台独”选项,两岸关系能否从危机变成转机,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刘佳雁 《世纪桥》2005,(1):64-69
国民党统治结束前.陈水扁已成为台湾在野党阵营中声望最高、最有实力的人物。2000年3月18日.陈代表民进党击败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陈虽一度对其激进的“台独”主张有所收敛.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其“台独”思想。几年来.在“四不一没有”的幌子下.他不断地运用执政资源大肆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  相似文献   

16.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复杂的变化,"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事实说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如不予以坚决反对和遏制,势必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断送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公司采访时,公然提出“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新当选的陈水扁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也曾说“台湾从来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两岸关系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在此之前的2月1日,美国众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政府上台执政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的最高领导人,执政70多年的国民党终于失掉"政权",沦为在野党.3月底,陈水扁任命国民党党员唐飞担任"行政院长",并负责"组阁".陈水扁之所以任用唐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树立民进党"全民党"的形象,标榜建立"全民政府".  相似文献   

19.
车治国 《世纪桥》2005,(9):52-55
2004年,在“3.19”的诡秘子弹帮助陈水扁成功连任之后,台湾政坛的独派势力一度甚嚣尘上,两岸关系则跌落到历史新低。民进党针对年底“立委”选举发起的“割喉战”一旦奏效,则“公投制宪”与“法理台独”将不可逆转地接踵而来,两岸关系的前景更难预料。然而,就在2005年的春天,两岸关系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接连访问大陆,重新打开了两岸交流的大门。两岸关系何以发生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07,(6):55
近来,岛内"台独"分裂活动明显升温,陈水扁还公然抛出"四要一没有",台海局势转趋紧张.种种迹象显示,随着陈水扁任期进入最后阶段及岛内选举的逐渐加温与即将登场,今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