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陈智祥 《求实》2004,(4):22-23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是提升综合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因素。所以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党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党政人才是人才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拔使用党政人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在党政人才的选拔使用过程中 ,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办事 ,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宽眼界“不拘一格选人才” ,积极建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选拔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党政人才 ,必须严把“识人关”、“选人关”、“荐人关”、“用人关”。  相似文献   

2.
右江 《支部生活》2006,(7):27-27
曲靖市在人才工作中,紧扣“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提出了实施人才培养“五大工程”,即“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并对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特殊政策,创新人才评价、选用、激励和流动机制,使全市的人才工作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加强团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兵团“三大作用”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关系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本文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开发人才、创新教育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团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团场党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党政人才队伍主要是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群众团体等部门工作,经过专业教育培训或实践锻炼.具备一定管理水平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  相似文献   

5.
峨组 《支部生活》2004,(9):27-27
今年以来,峨山县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通过“二三个注重”,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加大人  相似文献   

6.
中央最近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是解决“选什么人,怎样选人”问题的基本依据。《条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多年来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修订,目的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我认为,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实现人才化是《条例》充分体现的一个鲜明的理念和思想。一、干部人才化是…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增设“处级干部子论坛”,21名45岁以下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参与论坛。 高质量遴选党政人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年人才、区域外优秀青年人才通过社会化广泛号召、重点行业重点发动、重点人选一对一动员“三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引导。2009年,有1006人参与论坛,平均年龄28岁。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多次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由此逐步形成了我们党符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需要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政策体系。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政策体系的沿革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9.
科技和人才是事关银川未来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战略问题。为此,我们把解决科技和人才问题作为“十二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编制了人才工作“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召开全市科技和人才大会,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动员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统一思想认识,从科技和人才问题人手,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党政关系,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党政工作,一是党政负责人。党政领导“一肩挑”,即由一人任党政“一把手”;党政分设,则由两人分任党、政“一把手”。无论是党政合一,还是党政分设,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治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对中国党政关系进行了概括性论述,而后分别从结构功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角度对党政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社会浸合度”的概念,主张以“党政结构”代替“党政关系”,以“调整党政结构”代替“理顺党政关系”,指出调整党政结构的目标是实现党政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党政关系演进历程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建党以来,我国党政关系大致经历了“以党建政”、“党政合一”、“以党代政”、“党政分开”和“以党统政”五个不同时期。在其中每个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努力调整和改进党政关系。随着执政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我党需要继续在完善党政关系中,实现党政关系科学化,提升党的科学执政能力;实现党政关系民主化,提升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提升党的依法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党管人才原则是新时期人才管理体制的总构架,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纲,其要求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成都市按照这一要求在人才管理体制上做了六方面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成都市去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才“五支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成都人才队伍的主体,制定了到2007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围绕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强党政人才培训,去年全市培训16万人(次)。市…  相似文献   

14.
党政关系主要是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关系。大体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即苏联的“以党代政”型、罗马尼亚的“党政合一”型和南斯拉夫的“党政分开”型。一、苏联的“以党代政”型苏联“以党代政”式的党政体制,发端于列宁时期,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十月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15.
党建动态     
成都市大力开展“双争双创”活动成都市大力开展以“争当优秀人才,创造一流业绩;争当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创造人才工作一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双争双创”活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了专题研究,结合成都实际,制发了《关于开展“双争双创”活动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人才保证的通知》,把“双争双创”与全市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目标结合。各区(市)县和有关市级部门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以各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各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踊跃参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争创措施。目前,已进入市…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对《人才工作决定》解释说,今后要大力改进各类人才的评价机制,“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显然,不管是“群众认可”、“市场和出资人认可”,还是“社会和业内认可”,都是比以往领导认可、上级认可范围更大、透明度更高的认可。而这种建立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透明的方式基础上的评价机制,其核心作用,在于改变过去那种唯领导青睐和器重是瞻的人才依附关系,而代之以更民主、更透明、更有制度化保障的人才评价和遴选机…  相似文献   

17.
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开发省内省外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8.
《求实》1995,(5)
党政一体化不是改革党的建设应该如何改革?有人曾提出“党政一体化”观点,在实践中,也曾经出现过“党政一体化”的做法。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针对部分企业“党政一体化”情况指出:“党政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削弱党的领导的作法,绝对不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只能加强,不能...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党政关系改革的内在逻辑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重点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逐步形成“党政职能分开”模式;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针对“党只管党”和党政两张皮的错误倾向,提出并构建起“以党领政”模式;从十六大迄今:从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角度,在对人类社会执政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三执政”目标.新时期党政关系改革的实践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改革党政关系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改革党政关系必须要坚持渐进性和突破性相结合,改革党政关系必须立足国情与借鉴外国相结合,改革党政关系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党政“一把手”所处岗位、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党政“一把手”加强监督的重要性。当前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一把手”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畅通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察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