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立德树人”。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忽略了。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3.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采用分组比较的相对分布法和回归估计法,比较了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期望、目标、投入、内容、方式和执行者等方面的差异,回归估计了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观行为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他们的家庭教育内容、教育投入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差异的因素包括家长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家庭子女数量和居住环境。文章最后提出通过立法构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及消除儿童家庭背景特征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广平县坚持把“代理妈妈”活动作为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组织引领“代理妈妈”们不仅在经济上、物质上资助特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而且在思想教育和行为养成方面履行一个母亲、一个家长的职责,弥补“留守儿童”因家庭原因而造成的缺憾和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前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比重在逐步地增加,家长也开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有利平台,不断去挖掘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然而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方法做指导,普遍存在着“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这种“破坏性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的弊端。有效地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内在的宝贵资源,避免“破坏性教育”的发生,是家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证研究,对“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特征与矛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 :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家庭中心问题 ;儿童教育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教育投资逐渐理智化 ;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 ;教育观念的逐渐现代化。农村家庭教育矛盾突出表现为单纯智能教育与儿童多种需求之间矛盾 ;家庭期望水平提高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欠缺矛盾 ;教育意识增强与教育艺术矛盾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矛盾等。针对此提出相关的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湖北省三城市450名独生子女家长和150名非独生子女家长的问卷调查,本文从家庭互动、家庭期望、家庭观念和家教方式四个方面比较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四过”现象仍然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引入“适中原理”,是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质量、促进独生子女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浅谈家长素质对家庭教育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长与子女接触的时间要比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就直接起着制约作用。下面就家长素质对家庭教育起制约作用谈几点看法:一、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对子女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1,(11):16-17,11
重庆市妇联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以创办“家庭教育流动学校”为载体,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素质,切实关爱留守儿童,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新路。  相似文献   

10.
一是发出“数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二是围绕“如何形成合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开展一次专题调研;三是组建一支“爱心妈妈”队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日趋忙碌,管理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势必相对减少。家庭教育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家庭教育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方式进行?一、在观点上,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从家长和学生对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认识出发,对家长和孩子的异同点进行代际比较调查后发现,家长比孩子更注重对责任感、独立品质的培养,孩子比家长更注重对宽容、尊重他人等其他各项品质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家长和孩子的排序基本一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不断下降,家长对孩子各项内容教育频率也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家长和孩子的教育期望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趋于务实。这表明,在家庭教育内容、观念等方面,当代城市家长与孩子之间共同性在增多,差异性在缩小,这是中国家庭教育得到普及与重视之结果。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建议应从加强专业指导入手,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以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改变目前"碎片化"的家庭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中国的家庭结构不再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为重要。环境变量成为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独生子女社会背景,当前中国不少父母对孩子教养方法上的主要问题有:交往上的“过度保护”;生活上的“过分溺爱”;学业成绩与未来职业上的“过高期望”。究其原因,(1)家长在家庭教育观上存在偏差,父母的“知”、“行”分离现象突出。(2)当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3)应试教育理念仍较深地影响着中国父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1,(11):10-11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履行职能、服务群众,天津市妇联实施了“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项目,探索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形式,让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走进城乡社区、走进百姓家庭,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统筹发展,有效地服务广大家长和儿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区分父职与父教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父教的基本内涵、父教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责任,以及如何处理好父教与母教之间的分工等问题。从教育影响角度看,父教是父亲基于男性家长性别和角色地位对子女的影响、引导和培育,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是父亲的权利,是家庭治理和家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庭教育分工角度看,父教是父亲作为家庭成员分担家庭教育责任与事务活动的过程,包括抚养、照料、陪伴、引导、管教以及为子女教育成长创造条件等内容。深化父教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处理好与母亲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分工,父母教育分工应该坚持整体平衡、儿童发展利益最大化、父母优势互补、自愿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家庭教育分工应以家庭主义为指导,以优化家庭教育资本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家庭整体利益,不应该以性别主义为主导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创意单位:广东省妇联儿童部、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活动范围:参加“小马驹助教计划”行动的一百多户家庭针对当前儿童心理问题增多的趋势和家庭教育出现的新问题,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省妇联儿童工作部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开展“小马驹助教计划”行动,向社会公开招募家庭教育助教志愿者113人,以“一对一”的形式,为广州地区103户家庭教育困难求助户提供一年的无偿指导服务。助教内容主要是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包括心理健康指导、顽童后进生转化指导、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指导、少年青春期心理指导等。重点帮助特困、低收人家庭、…  相似文献   

17.
论家庭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家庭德育佐平家庭教育。即在家庭内部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诲培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具有奠基性、连续性、终身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一致性等特点,对于儿童、少年、青年健康成长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5,(12):30-31
省妇联认真积极地推进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省妇联在全省十大行业中开展省“十行百优十佳”妇女评选表彰活动,积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省妇联评选表彰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关爱“三工”子女。为儿童办实事。  相似文献   

19.
人口城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子女教育进城为先导的家庭城乡游移现象普遍,乡村青少年在城市接受教育年龄愈加提早,其城镇化理想的时代特征亟待研究。学校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促进城乡人口循环流动的主桥梁。在县域进行定向抽样问卷调查,对回收的618份有效问卷进行交叉列表、BP神经网络分析,乡村青少年城镇化相关结论有三:(1)主流倾向是大中城市,其次是县城,乡镇少人问津,且选择意向为农村、乡镇、县城和大中城市的比例呈蘑菇状分布;(2)学校教育是实现城镇化的主要路径,其中选择普高教育者大中城市生活倾向尤其明显,选择职业教育者县城生活意愿突出,但仍有一些人选择外出务工实现城镇化;(3)家庭中父亲的工作和学历,通过父母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着子女的教育选择,进而对子女城镇化空间选择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关系结构和地理空间角度探讨城镇化中“市”的认识误区,从乡村教育分流和规划布局的角度反思“县”教育行政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深刻揭示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揭示了家庭建设与子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