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在向现代化农牧业推进中,开发农村牧区妇女人力资源,对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转第31页)新牧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牧区妇女的素质,抓好对她们的教育和培训,自治区妇联组织各盟市妇联采用调研和填写问卷的方法,对“十五”期间广大妇女的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一、基本情况1、妇女基本情况目前在农村牧区的妇女劳动力占总数的54.6%,其中从事种养业的占63.2%,外出务工的占16.6%,从事商贸流通的占15.4%,专职搞家务的占2.1%。成年妇女中,文盲占1.48%,小学学历的占…  相似文献   

2.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安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善槐 《人民论坛》2020,(14):72-74
伴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聚集,农村家长的教育焦虑日益剧增,对其教育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盲目扩大子女的课外教育投入,过度干涉子女的教育出路选择,等等。为了消解这些现象的不利影响,应重构农村教育生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改进教育评价方式,提供延迟分化的多样化教育出路。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为了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到三个旗县的八个乡苏木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和想法。一、农村牧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主流和经验1、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深入人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政策使农牧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经历了由“穷过渡”到致富达小康的历史变革,广大农牧民在内心深处赞…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7,(2):2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内蒙古这样一个农村牧区人口占较大比重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怎样在加强和改进中进一步提高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巴图  高娃 《前沿》2007,(12):219-222
本文在农牧民致贫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治理贫困的思路。致贫原因主要是传统体制的影响;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就业面窄,收入来源单一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的影响;耕地减少,失地农民增多;缺乏金融支持,投资不足的影响;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抵御风险能力较低;教育费用大幅增长的影响;政策偏差的影响等。治贫思路是加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合理的投融资体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村民素质;加快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保障村民基本权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抓村组班子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是在稳定农牧民家庭经营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牧民家庭经营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沿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广泛的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农牧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加快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深化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农牧民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从我们地区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蔚杰 《思想工作》2004,(1):31-31
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开始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在全区推开,三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需继续完善的方面。在此笔者就做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牧区经济建设服务──关于我旗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朱德全目前,我旗农村牧区劳动者的总体素质还很低,远不适应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0.
吴晶英 《前沿》2013,(17):83-89
剩余劳动力是内蒙古现阶段农村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管是从发展农牧业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能够顺利转移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本文从内蒙古具体的区情出发,多角度探讨了内蒙古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及作用和影响,提出了富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农村干部教育、农民教育、农民子女教育。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较为涣散,劳动力外流严重,农民生产劳动缺乏科学指导,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渠道欠缺,封建迷信和宗教思想有所抬头,黄、赌、毒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因此,农村教育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一、农村干部教育问题根据我们调查了解,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主要是乡、镇、村干部都在勤奋、努力工作,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党的干部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 (一)当前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能力不强,协调能力差,政策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25)
<正>~~  相似文献   

13.
切实抓住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的重点──全区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周亮农村牧区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是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农村牧区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较多,动员最广泛,推进力度最强的一项工作。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作...  相似文献   

14.
一、庭院经济的特点庭院经济是以庭院为生产经营场所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一较宽泛的经济概念,指庭院种植、养殖、加工和营销等等经济活动。庭院经济虽是传统育然经济的一种附带形式,但从其存在和运作的过程来讲有其诸多优点,特别是对于贫困落后的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总体而言,庭院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便捷性。庭院经济以庭院为生产经营场所,由于其生产经营场所与居所相联结,免除了大田生产和野外放牧、养殖等生产、经营管理的诸多不便,生产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闲暇时间和体力状况及实际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5.
1.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1.1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中,1938年又出现在新西兰的一项法案中,1941年罗斯福、丘吉尔在《大西洋宪章》宣言中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随后这一概念为西方国家所接受,并被国际劳工组织所采纳。国际劳工组织于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保障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通过一系列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提供的医疗保险以及有子女家庭的补贴;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保障”的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做出定义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德国是最早由国家举办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的国家,社会保障遵循的是特殊性原则,强调个人本身必须有动机保护自己防备生活的风险,换言之,社会保障的作用是在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支持个人,而个人本身必须有动机保护自己防备生活的风险;在英国,社会保障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的服务(如免费医疗、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我国是在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使用“社会保障”一词,《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指出:“社会保障是由一整套完整的保险和福利项目构成的并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保障农村牧区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论我区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赵小勇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同全国一样,正处在调整结构、增加效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新阶段。正确分析我区近几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变动情况,预测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对于发展生产,繁荣农村牧区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11,(2):4-7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2010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饮用水供水条例》,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一些农村牧区,书籍尚属稀缺之物,相当多的农牧民家中,除了孩子上学用的课本、教辅读物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书籍,农牧民文化阅读近乎空白,对于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很差。有的人虽然有高中、初中学历,但是往往连一张便条也难以通顺地写下来。不少人前几年在村里还算是个秀才,没过几年却又成了科盲、文盲。多数人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就是聚堆聊天打发时光,特别是到了冬季农闲时节,打牌、酗酒成了一些农牧民消闲娱乐的“重要内容”。其实不少农牧民,特别是青年农牧民,很愿意利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书,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教育子女。他们  相似文献   

20.
几亩农田.经营一生;一年到头,为稻粮谋。这是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他们祖祖辈辈固守一方,生息繁衍,似乎已经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村生活,也心安理得乐得个“本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民们的骨子里又多了一种力量,一剂强心剂,这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近日,笔者针对敦化市农村劳务输出及转移致富情况就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观念转变现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