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引发了诸多争议。鉴于未成年人身份的特殊性和暂缓起诉制度本身的价值,从保护未成年人、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的角度出发,构建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少年审判中践行能动司法不仅能够教育、感化和挽救少年,也是关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詹红荔在少年审判过程中,扩展庭前准备工作,庭中扎实做好判决活动,庭后发挥主动性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形成了符合少年审判工作的"三三九不"能动司法工作实践。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詹红荔的能动司法实践,能为少年审判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於建 《法制与社会》2010,(33):60-60
暂缓判决制度符合了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符合世界性的刑罚发展趋势。但在暂缓判决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本文从暂缓判决的适用对象、条件;提起的主体和程序;明确暂缓判决人履行的义务;对暂缓判决案件实行听证制度;健全暂缓判决人的帮教制度;明确暂缓判决人的考验期间;监督法官暂缓判决权的行使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对暂缓判决制度构建完善。  相似文献   

4.
何雷 《比较法研究》2013,(1):125-134
2012年6月20日,美国最高法院在Miller v.Alabama和Jackson v.Hobbs案中以违反宪法第八修正案规定的"禁止残酷和非常的惩罚"条款废除了未成年犯终身监禁不得假释,这一判决意见标志着美国少年司法观念的回归,将会导致少年司法制度的重大变革,也为美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扫清了障碍,成为美国少年司法新的风向标。这一判决意见对中国的启示是应当废除未成年犯的无期徒刑,并确立与成年犯不同的量刑制度。  相似文献   

5.
评最高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庭试点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建龙 《法学》2007,(12):92-103
作为一项建国以来我国少年司法领域最重大的一次统一少年司法改革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庭试点改革所创造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从改革的总体方向而言,其少年法庭的"非刑事化"、独立化的目标符合各国少年司法改革的经验与少年司法制度的特性要求,也有着稳定少年法庭机构与队伍,推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进步的意义。但从改革的思路与具体设计来看,过于"跳跃式"地扩充受案范围,可能会造成少年法庭失去特性、脱离少年司法传统,以及限制地方少年司法探索等风险。  相似文献   

6.
暂缓起诉被认为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该制度作为我国公诉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在保护未成年人、控制犯罪和缓解司法资源紧缺的压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暂缓起诉制度不仅符合我国当前和谐语境下的刑事司法理念,也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必要选择。本文对暂缓起诉制度的概念、性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在我国确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制度的具体操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成年人一般具有极强可塑性。如果法官的判决是有利于其改过自新的,则此种基于刑罚个别化的判决对该未成年人而言,无疑是再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良方。蕴涵人格调查的社会调查制度应当是形成前述判决的基础。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尚不完备的当下,应以该制度的正当性为基点展开研究,以期运用于少年刑事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司法判决离不开审判成本,审判成本依赖于税,税收乃司法判决之母。司法判决在解决个案纠纷的同时还解释法律法规、传递公共观念和公共政策,因而司法判决的基本立场是公共立场。此两项要素决定了司法判决属于一种公共产品。像所有其他公共产品一样,司法判决具有"非相克性"和"非相斥性"。司法判决都是为不同的读者而制作,其功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司法判决满足其公共产品属性的基本条件是公开——从过程到结果的全方位公开。唯有公开才能使司法判决充分地发挥它的公共功能。改革司法裁判文书的传统格式、提升司法裁判文书质量,此乃我国司法判决公开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梅文娟 《现代法学》2014,36(5):128-135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就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宣告方式做特别规定,这一法律漏洞致使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只能适用成年人模式即公开宣告,但公开宣判方式不符合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和少年司法矫正之宗旨,因此,急需通过法律修订以填补法律漏洞。修改时,需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判决宣告和判决文书网络公开之法律规定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量。为了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公众知情权和司法监督等诸价值之平衡,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应当有限公开,即未成年人刑事判决宣告原则上实行不公开主义,无罪判决可申请公开;未成年人刑事判决文书采用隐去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网络有限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制度之所以能够在尚无立法依据的情况下在我国适用多年且日臻完善,原因在于:首先,暂缓起诉制度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和趋势相契合,为该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影响暂缓起诉制度确立的几大因素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背景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协调和平衡,大大减少了来自社会方面的阻力,使该制度的确立具备了现实依据。有鉴于此,在我国确立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暂缓起诉使犯罪嫌疑人避免了刑事司法过程所带来的"贴标签"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其重新回归社会,然而暂缓起诉是有内在缺陷的,外国学者就对其进行了一些反思,因此对其可能引发的问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我国而言实属必要,这样也有利于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以后的扩大推行!  相似文献   

12.
暂缓起诉使犯罪嫌疑人避免了刑事司法过程所带来的"贴标签"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其重新回归社会,然而暂缓起诉是有内在缺陷的,外国学者就对其进行了一些反思,因此对其可能引发的问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我国而言实属必要,这样也有利于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以后的扩大推行!  相似文献   

13.
暂缓起诉作为一种起诉裁量制度,是检察机关行使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方式之一,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及地区的司法实践中已有了良好的运行。我国检察机关在进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也探索着试行暂缓起诉。我们需要在借鉴国际上关于暂缓起诉的立法和司法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暂缓起诉的诉讼价值,构建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暂缓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各地法院、检察院为推进司法改革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其中,审判机关的“暂缓判决”、检察机关的“暂缓起诉”即是在司法实践中引人注目的改革举措之一。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初衷是应该肯定的,但上述举措令人深表质疑: 首先,该举措具有违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六十八条已明确规定了检察院、法院办理此类案件的期限。法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适用暂缓起诉的国家和地区的司法运作情况来看,暂缓起诉制度存在诸多价值。对我国这样一个司法资源有限,而犯罪率不断提高的国家来说,建立暂缓起诉制度尤其有益。因此,研究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暂缓起诉制度源于德、日,最早是基于犯罪数量增加与司法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而设立、发展起来的.暂缓起诉是指对一些符合起诉条件的轻微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暂时不起诉,保留追诉权的诉讼制度.我国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已经有暂缓起诉的案例,但我国还未建立暂缓起诉制度.本文阐述暂缓起诉制度的法理依据,以及从学界对暂缓起诉制度的质疑陈述了我国构建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行政确认判决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法律地位、判决形式、适用范围和个人利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本文通过对审判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出我国行政确认判决在立法上的缺陷和司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完善行政确认判决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少年司法肇始于美国,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但美国少年司法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先后历经前少年法院时期、少年法院创设与探索期、少年权利时期以及少年司法晚近变革期等四个主要阶段。其间,少年司法政策因实证主义兴起与新刑事古典主义复兴等社会思潮交叉影响不免时常进退辗转,甚至出现少年法院废除论的主张。对美国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保护追根溯源及总结,以吸取其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供构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反省、参酌和借鉴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陈晋 《法治研究》2014,(3):57-63
通过对我国近5年100例征地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司法裁判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农村集体在分配征地补偿收益时侵害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我国司法判决通过肯定上述群体的征地补偿分配权,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征地补偿收益分配纠纷频发的根源在于集体成员资格标准的立法缺位,综合考察户籍、经常居住地和以农地为生存保障作为集体成员资格的判断标准已经逐渐成为司法判决的主流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一种刑罚。拒执罪立足于解决"执行难"的社会问题,以维护司法权威和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为目的。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拒执罪在我国当前的适用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设立该罪时存在些许立法和司法上的缺陷,理论观点和司法实践也存在不融洽状态。笔者就拒执罪的相关完善措施提出一点自己的观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