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监狱的分级处遇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主要是:处遇对象的片面性、处遇限制的不合理性、处遇条件的局限性、处遇种类的单调性、处遇实施保障不力、分级处遇降级标准不科学。为改变这种现状,要通过制度调整降低短刑期罪犯的晋级门槛,取消对罪犯通讯的限制、限制罪犯刑期对晋级的影响、增设罪犯的处遇种类、建立健全处遇的保障机制、科学设定罪犯的降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日本犯罪者矫正处遇的考察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是法治国家,公民人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在犯罪者处遇领域也不例外。日本的犯罪者处遇分为司法处遇、矫正处遇和保护处遇,以教育保护与社会复归为理念,注重犯罪者的人权保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逐渐向轻缓、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罪犯实行分级管理,是新时期提高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层次性,体现党的区别对待政策,进一步激发罪犯改造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分级管理源由国际上通行的“累进处遇制”理论。累进处遇制又称阶级制,渐进制。其基本原理:一是刑罚剥夺度的可调控理论;二是处遇与改造表现等价交换的理论;三是阶梯激励理论。它的出现,是近代监狱史上  相似文献   

4.
社区处遇(Community-based Treatment)是相对于机构性处遇(Instinutional Treatment)而言的一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遇方式。社区处遇的通俗含义是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放置于社会,进行以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改造,使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要求。社区处遇以其非机构性、非刑罚性及社会参与性而成为国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遇的新思路。社区处遇的理论渊源是二十世纪世界性的刑法改革。即主要是以下一些新的刑事政策:(一)重视对犯罪人进行教育;(二)在刑法领域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成果;(三)根据犯罪人的不同情况量刑的原则;(四)尽量减少使用刑罚。这些刑事政策首先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遇方面得到全面的实现。一般说来,社区处遇是基于对传统机构性处遇(如少年院、少年监狱等)效能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处遇方式,它吸收了犯罪学、刑罚学、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关社区处遇的理论基础,美国学者威斯兰德(Paul MWhisenand)提出以下五点:(1)扩大人道主义处遇措施的运用;(2)增进受刑人重返正常社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工作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监禁场所分类、改造力量分类上进行创新,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这一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处遇制度是劳动教养执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劳动教养特色的关键,在传统的处遇模式中,基本上实行单一的处遇标准,无法适应教养对象的变化和处遇个别化、人文化、科学化的需求。在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背景下,特别是司法部推进劳教管理工作的改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劳动教养处遇制度对于提高教育挽救质量,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效果,并致力于劳动教养处遇制度的变革,开放式处遇就是这种改革的代表之一。所谓开放式处遇制度,是与传统的封闭处遇制度相对而言的,是指在不影响劳教执行的情况下,将对劳教人员的强制约束降到尽…  相似文献   

7.
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对服刑人员适用累进处遇制,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一项重要方式,值得提倡。一、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未能针对不同矫正对象给予差别处遇。社区矫正是对符合条件的特定罪犯在社区内进行的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按照《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5种罪犯。这5种罪犯的共同之处在于:由于本身罪行较轻或是在监狱内改造较好,或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使得他们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在社会内服刑不致再危害社会。通过社区矫正,既能使他们更快更好地…  相似文献   

8.
罪犯是社会人口构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罪犯既是犯罪的主体,又是处遇的客体。如何对待罪犯,选择何种处遇模式,关涉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进程。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罪犯处遇历经多方面的嬗变:处遇技术从身体到灵魂的递进、价值诉求从惩罚向矫正的更替、处遇场所从监狱到社会的转换。这种嬗变不仅是惩罚类型的转变,而且是一种权力技术的革新。直面当下,社区矫正在我国的试点,标志着我国行刑处遇体制和行刑处遇模式的重大转向。但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区矫正只能是作为监狱矫正的补充和配角存在于我国行刑体制和格局中,这种关系定位是由我国特定的法律文化背景、政策语境和刑法环境所决定的。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依托累进处遇制实现罪犯处遇的宽严相济。  相似文献   

9.
罪犯劳动改造竞争上岗分级处遇管理办法,是将罪犯劳动改造情况与其在狱内获得各种奖励机会、处遇等级相结合,并体现“刑期、刑种管理优先”的安全理念,从机制上调动了罪犯参与劳动改造的积极性,发挥劳动矫治功能,达到减少警囚矛盾冲突,遏制司法腐败,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改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于罪犯的处遇及其处遇个别化的评价,起步晚、发展慢,近年来,随着国家监狱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省市监狱已将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工作与罪犯分类处遇有机结合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罪犯处遇个别化的实现仍应以我国国情、狱情、犯情为基础,坚持法治、有限、公平和效益原则,制定科学的处遇方案,给予其人道主义的个别化处遇,为罪犯通过个别化处遇并使其再社会化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何显兵  廖斌 《法学杂志》2018,(5):112-121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实践已普遍实行分级处遇,但还存在分级前过渡期性质不明、分级标准模糊、分级动态调整评估机制不完善、处遇等级之间的差异过小等缺陷。完善分级处遇机制有利于节约社区矫正行刑资源、增强社区矫正的激励性与威慑性、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为此,应当明确分级前过渡期的性质,规范分级评估,完善分级动态调整评估,增强不同处遇等级的差异,对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作出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深化劳教管理工作改革,提高教育挽救水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我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现了由单一封闭模式向三种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做好封闭式管理和半开放式管理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实践开放式管理的方式方法,在创新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丰富管理手段,完善制度措施,落实等级处遇,极大激发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挽救质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推行开放式管理的主要做法在推行开放式管理过程中,我所坚持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本着积极稳妥的工作态度,认真探索,扎实推进,使此项工作逐步向…  相似文献   

13.
处遇制度是劳动教养执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劳动教养特色的关键,在传统的处遇模式中,基本上实行单一的处遇标准,无法适应教养对象的变化和处遇个别化、人道化、科学化的需求。在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背景下,特别是司法部明确提出深入创办劳教工作特色,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为规范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对戒毒人员实行分期分段分级管理,给予不同的处遇,有利于促进科学戒毒。本文在结合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三期四段"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以下简称"戒毒模式"),并对戒毒人员分级处遇实践的基础上,就推进分级处遇工作作些探讨和研究。一、分级处遇工作的现实价值分析(一)分级处遇工作在法律、法规维度上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  相似文献   

15.
累犯法律后果比较研究——兼论我国累犯刑事处遇之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累犯从严的理论根据在于 ,累犯者的应受谴责性和人身危险性均大于初犯。现行刑法规定累犯从重处罚 ,累犯不得缓刑 ,恰当合理 ;但累犯不得假释的规定 ,却有违假释制度的立法精神 ,不利于对累犯人的教育改造 ;应重视累犯行刑处遇的专门化和出狱后的社会化的处遇。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目前基本的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监狱司法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进行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切实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7.
陈超  王琼  陈易 《人民检察》2017,(19):77-78
现阶段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管理帮教存在形式单一、监护人管教缺失、工读学校教育模式简单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等弊端,一定程度上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造成消极影响。基于此,笔者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政府、公安机关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由专业人员参与帮教处遇的相关环节,以保证“非监禁性”帮教处遇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区矫正的崛起原因当前,世界各国的刑事政策呈现出“轻轻重重”两极化①的态势,轻轻——“宽松的刑事政策”,重重——“严厉的刑事政策”。对犯罪人的行刑处遇基本分为监狱行刑处遇与社区行刑处遇两类,深受刑事政策的影响。“现代刑事政策的基本点是在社会内处遇”②,为了  相似文献   

19.
精神缺陷罪犯的处遇制度,是一个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精神缺陷罪犯的处遇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荷兰精神缺陷罪犯处遇制度的法律基础和运行状况的介绍,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精神病人处遇的救济制度面临着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强制医疗行政化色彩浓重和事后救济途径匮乏等问题。在比较和分析域外有关精神病人处遇救济制度以及联合国《保护精神病患者和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应当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来完善我国精神病人处遇的救济制度,即确立精神病人的自主委托权、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确立精神病人处遇的司法介入程序、尊重精神病患者人权、引入精神疾病的复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