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罚作为国家制定的一种最严厉的处罚措施,它可以没收犯罪者的财产,限制犯罪者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者的政治权利,还可以对犯罪者科以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剥夺犯罪者的生命。这些处罚,体现了国家政权对于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的严厉惩罚、严厉谴责和否定评价,表明了刑罚对任何犯罪者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强大的威慑力。并且刑罚还通过它自身的活动,在被惩罚者中乃至  相似文献   

2.
马克 《政法学刊》2014,(3):54-58
对性犯罪者进行登记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于遏制性犯罪的做法。但不少研究表明,性犯罪立法在控制性犯罪和减少再逮捕率方面并没有起明显作用,相反,性犯罪者登记制度给相当一部分性犯罪分子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关于性犯罪者登记制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性犯罪者登记法是否能够减少性犯罪行为,谁来对登记程序进行监管,该制度对性犯罪者及其家庭的影响,以及实施登记法律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日本犯罪者矫正处遇的考察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是法治国家,公民人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在犯罪者处遇领域也不例外。日本的犯罪者处遇分为司法处遇、矫正处遇和保护处遇,以教育保护与社会复归为理念,注重犯罪者的人权保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逐渐向轻缓、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伍柳村、左振声在《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民愤不能作为量刑的依据,其主要理由有: 1.“民愤论”没有理论上的依据。首先,按照刑事责任的原则,犯罪者只应就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刑罚严厉程度的差别,也只能从犯罪者本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中去寻找依据。犯罪者不应对自己行为以外的情况或事实——“民愤”的大小承担刑事责任,作为加重犯罪者的刑罚的重要依据,否则,就违反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消除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因此,作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从根本上讲,应该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作为刑罚权主体的国家,对犯罪者是否适用刑罚,以及  相似文献   

5.
娱乐应有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诲淫诲盗,该当何罪?在西方,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化犯罪学.按照这个学说,媒体是把"双刃剑",在为预防犯罪摇旗呐喊的同时,一些媒体本身也扮演着犯罪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犯罪行为的种类有很多,本文主要对抢劫盗窃、伤害犯罪、性犯罪行为及其它犯罪与无犯罪者作对比研究,并把除上述四种类型的犯罪也归成一类与无犯罪者作对比研究,以图发现各种犯罪类型在家庭环境、心理素质、人格特征等方面与无犯罪者的差异之处,这种差异的表  相似文献   

7.
4我想在那个死去的妓女身上找到唐的痕迹。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刑警队长弗农·J·格伯思在他所著的《实用凶杀侦查》一书中谈到,在凶杀侦查方面,有一种关于假设两个曾接触过的客体可互换的推理原则。一方面是犯罪者将会带走现场上和受害者的各种痕量微物。另一方面受害者身上必然会沾带有犯罪者的各种痕量微物,而且受害者也会把他(她)自己的各种痕量微物,留在了犯罪者身上。还有,犯罪者也定会把他自己的各种痕量微物遗留在现场上……现场已经不复存在,但,他留下他自己的同时,不也带走了现场吗?我去看了停在冷柜里的那几具尸体。案子没结,还不…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45-45
在美国,除了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性犯罪者付出的代价最为昂贵。普通犯罪者在刑满释放后,尚可能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而性犯罪者的自由,则将终身受限,无论他们迁往何处,都必须在当地社区登记报备自己的行踪、住址、驾照号码、体貌特征,警方还会将上述信息向社区公布,并放上互联网,提醒大家警觉提防。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的犯罪基本上是以侵财为目的的经济型犯罪,尤其是入室盗窃,犯罪者主要为外来务工者。城中村的社区结构特征使得整个社区具有较低的集体效能,出现了社会解组。生活中的"紧张"使得外来务工者具备了犯罪动机,老乡网络和城中村越轨网络为犯罪者提供了两种训练渠道,城中村租住者本身的日常活动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适当的犯罪目标。  相似文献   

10.
韩国:“化学阉割”性犯罪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丽 《江淮法治》2013,(4):50-50
韩国南部地方法院1月3日对一名被控性侵5名女童的犯罪嫌疑人做出了"化学阉割"3年的判决,这是韩国法院首次对性犯罪者作出"化学阉割"的裁决。据了解,被判处"化学阉割"的罪犯姓朴,被指控从2011年11月起的7个月内,以凶器胁迫,先后与5名未成年女童发生6次性关系,并拍下受害者裸  相似文献   

11.
林海 《检察风云》2014,(13):58-59
小女孩梅根的悲剧 在美国,除了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性犯罪者付出的代价最为昂贵。普通犯罪者在刑满释放后,尚可能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而性犯罪者的自由,则将终身受限,无论他们迁往何处,都必须在当地社区登记报备自己的行踪、住址、驾照号码、体貌特征,警方还会将上述信息向社区公布,并放上互联网,提醒大家警觉提防。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保安处分是现代刑法中一项重要制度,各国刑法几乎都确立了这项制度。但是,究竟什么是保安处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保安处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保安处分,是对犯罪者或显然具有犯罪危险性者,采取防止其实施犯罪行为的社会措施,对犯罪者代替刑  相似文献   

13.
象刑考辩     
《尚书·舜典》有"象以典刑"的说法,引起了数千年来人们对它的不同理解和争辩.一般认为,象刑是尧舜时设置的刑罚,是以服象来警戒人们行为规则的.法学词典对象刑的解释有三:一说象刑的意思是象征性的刑罚,即采用区别犯罪者衣服冠饰色质的办法,使见者知为受到了某种刑的惩罚,以资警戒.一说是绘画施用刑罚的情状,公布于众,使人们知所警戒.此说与前说颇为相似,都是说以目治警来者.又一说"象"是法的意思,所谓"象以典刑",即是按照规定的法律对犯罪者加以惩罚.目前,在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者中,采用第一种说法的较多,即认为在氏族社会时期,对于违反氏族行为规则的人,施以象刑.他们的论断是:  相似文献   

14.
福柯认为监狱是"文明社会的刑罚方式",是不言而喻的惩罚,监狱超出了纯粹的剥夺自由,徒刑的期限不应该是罪行的"交换价值"的量化,它应该根据犯人在监禁期间的"有效转变"来调整。教养规训成为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于是犯人也就变成了需要认识的对象,这种认识与立法活动无关,与判决的内容和决定罪行的程度无关,而是犯罪者作为一个教养规训的对象,一个惩罚机制的对象才使自己成为认识对象的。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八)》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犯罪者的保护,充分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然而,我国1997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现在日益完善的《刑法》相比,显得十分单薄,并且难以有效满足司法实践操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刑法修正案(八)》从实体上加强对未成年犯罪者保护的基础之上,通过《刑事诉讼法》从程序上加强对未成年犯罪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之下,我们应更多地研究可以从轻处罚的各种犯罪情节。我国《刑法》有关退赃的法律后果散见在各个法律规范及司法解释文件中,退赃事实的存在能否导致司法机关对犯罪者采取免罪、从轻处罚、缓刑、减刑、假释等不同处置,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理论研究,导致对有退赃情节的犯罪者在法律上的适用比较混乱,有失刑法权威和公正。  相似文献   

17.
洗钱作为一种犯罪,是指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一种活动和过程。作为一项罪名,洗钱罪是对隐瞒或掩饰犯罪所有各式各样犯罪活动的总称。国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对洗钱是这样定义的:许多犯罪活动的目标是为了给犯罪者或犯罪集团赢得收益,洗钱是这些犯罪者掩饰他们非法所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洗钱罪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钱是对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所有各种犯罪活动的总称。洗钱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通过洗钱 ,犯罪收益得以逃避银行监管并可自由使用 ,从事犯罪活动的犯罪者得以逃避法律制裁 ,控制和使用犯罪收益的犯罪者得以使用犯罪收益继续进行犯罪活动。洗钱已是维持多种犯罪 ,特别是有组织犯罪运转的“生命线” ,要遏制犯罪 ,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 ,加大打击洗钱犯罪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美国犯罪者处遇的理论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美国犯罪者处遇的理论及其变迁杜建人"处遇"一词原是西方犯罪学文献中经常使用的"treatment"一词的日文译文,含有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犯罪者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改善和矫正等意思。目前,"处遇"一词,不但在日本被学者广泛采用,也常见诸于台湾...  相似文献   

20.
新的社会形势下,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犯罪形势趋于多样化,使狱警的执法工作变的更为复杂,犯罪者抵抗狱警的执法工作,狱警传统的执法理念已经远远不能处理当前的状况,这给狱警执法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迫切需要协调好狱警执法工作与维护犯罪者正当权利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狱警执法中面临的法律困境说开去,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提升监狱警察执法工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