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 随着犯罪被害人学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也陆续有人介绍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学者们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和进行一般性的理论探讨的起步阶段.如何加快我国犯罪被害大学研究的发展步伐,尽快推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这恐怕是每一位有志于研究这门学科的同志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运用实证方法,大力开展对被害现象和被害人情况的调查研究,是当前我国犯罪被害人学迅速发展,并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的首要的前提条件。实证方法在犯罪被害人学的产生过程中就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的创始者们,正是在对犯罪现象和犯  相似文献   

2.
犯罪被害人及其补偿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一、被害人学的意义所谓被害人学,是以科学地探讨在犯罪发生时,被害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被害人的态度与诱发犯罪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处于什么样的关系等为目的的学问。迄今为止的犯罪学完全专注于作为加害人的犯罪人,从心理学、精神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的方面来研究犯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犯罪被害人的情况。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海德希出版了《犯罪人和被害人》一书,之后,人们便开始关心犯罪发生时被害人的作用。在我国,精神医学者及法学者等之间也掀起了研究被害人学的热潮。被害人学的兴趣,起初仅限…  相似文献   

3.
三次被害理论视野下我国被害人研究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被害人研究侧重在刑事司法领域对被害人的角色进行定位和对被害人的权利进行扩充。但是从西方被害人学研究的视角上审视,这种研究相对狭隘,且存在一定的内部混乱。从作为被害人研究基础的三次被害和被害化理论出发,则可以准确地为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并且能有效揭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保护被害人权利的角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梁辰宇 《法制与社会》2013,(21):246-247
自20世纪中叶门德尔松首次系统地提出被害人学的相关理论之后,人们在此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被害人进行援助的研究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鉴于性犯罪的被害人以其特殊性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对我国性犯罪被害人援助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一些建议,望有效地帮助性犯罪被害人尽早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论犯罪被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犯罪学只研究犯罪和犯罪人,而忽视了作为其产物和对立面的被害和被害人。这样研究犯罪现象、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其结论只能是片面的。此为犯罪学的一元研究时代;二次大战后,从传统犯罪学母体中分离出一门新学科——被害人学,从而使犯罪学研究建立在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二元互动的双轨之上,为分析犯罪现象、查找犯罪原因以及设定犯罪预防,奠定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6.
我国被害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被害人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被害人诉讼地位、被害人权利、被害人补偿、被害人援助、被害预防等方面有了新进展.同时,我国被害人学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对当前被害人学研究状况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被害人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童敏 《犯罪研究》2013,(3):48-54
流动人口构成犯罪被害的高危群体,因此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被害预防将对整个社会的犯罪预防和治安状况的好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被害人角度看待流动人口在刑事案件中所处的角色从发,结合被害人学的相关理论和流动人口被害的实证统计,分析流动人口被害原因包括社会原因、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的基础上,这样的被害预防对策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赵国玲  王海涛 《河北法学》2007,25(11):22-30
在对1387例自然人和591例法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著作权犯罪被害人的相关被害特征、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被害人对被害发生的促成性因素、被害人对其自身责任的认知状况、被害人被害之后的权利维护等问题,并从对被害进行控制的角度检讨现行的知识产权政策,力图以被害人为中心构筑控制著作权被害和保护著作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科 《法制与社会》2010,(26):68-70
在二战结束后,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与各国对被害人问题的日益关注,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浪潮日渐兴起。正如德国学者汉斯·约阿希德·施奈德指出的:"难道还有比加害者与被害者同时觉醒,更能意味着人类总体的解放吗?"在实践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程度往往成为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是否满意的评判标准之一,被害人权利保护已成为关涉社会稳定与和谐、影响社会正义实现的重大法律问题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保护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新发展──兼评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吕宗慧自从本杰明·门德尔松提出被害人学,德国犯罪学家汉斯·范·亨蒂有关被害人学的开山之作《论罪犯和被害人的相互关系》问世以来,被害人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二战以后,被害人要求加强刑事程...  相似文献   

11.
被害人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刑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刑事科学相比,开展研究的时间比较晚,自本世纪20年代本杰米亚•门德尔松发表《论被害人的人格》一文,直至1947年被害人学的概念才被提出来.然而,被害人学从产生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与各国有关被害人的立法实践交相辉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闵建雄 《刑事技术》2015,(2):105-107
被害人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狭义的被害人学是犯罪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被害人与犯罪、被害人与案犯的互相关系。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被害人的法律地位、被害人的赔偿、被害人预防等主题,即使研究被害人与犯罪的关系,也是以深入认识犯罪为目的。在利用被害人信息为命案现场分析提供帮助以打击犯罪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关注不多,研究文献较少,比较系统地研究更少。作者根据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案犯互动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命案现场分析的实践体验,试图将被害人学作为命案现场分析的重要手段。文章作者将陆续分六部分,在概述被害人学研究的基础上,借助24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旨在比较系统地构建并探讨被害人的个体身份、生活背景、人体损伤、行为反应、生活状态五个方面与命案现场分析的关系,特别是涉及作案动机和案犯刻画方面的关联价值。文章的目的是期望被害人研究能得到同行们的关注,以便进一步提高命案现场分析的准确性,为侦查破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溯 《北方法学》2012,(6):95-105
在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英美刑法传统上坚持"不得谴责被害人"的原则,但这一原则不符合被害人学的原理,而且,在英美刑法中,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例如被害人同意、自我防卫与挑衅行为中均承认了被害人的共同责任。承认被害人的共同责任,具有合理的规范性基础。根据权利的限定性原理,被害人共同责任可区分为自愿的权利减少型和非自愿的权利减少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行为人与被害人在具体案件中相关权利的重要性程度、比较因果关系与比较罪责等因素,从而为被害人共同责任的适用提供了具体的判断标准。英美刑法的被害人共同责任原理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刑事被害人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女性被害人所具有的与男性被害人不同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其在被害的数量、种类、危害后果等方面的独特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刑事诉讼中对女性被害人的损害赔偿问题.这对于预防与减少女性被害,保障女性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的犯罪预防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犯罪人因素,但世界范围内高涨的犯罪率证明这条道路艰难而且成效甚微。随着近年来出现的"重新发现被害人"的潮流,在刑事法领域考量被害人因素的动向日趋明显,从犯罪被害人的角度预防被害以控制犯罪,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被害人的角度预防被害,就是在研究被害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的以被害人为核心的防范犯罪被害的各种措施。实践中的很多案件中,被害人虽然未被视为犯罪产生的原因,但被害人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陈璇  李波阳 《法制与社会》2011,(16):257-258
通过对犯罪行为中被害人责任程度划分,分析被害人被选择标准、被害原因及犯罪被害人的被害人化,探讨以犯罪人为中心的现行刑法的缺陷及研究被害人过错对准确定罪量刑的意义,提出被害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建议,使之在反犯罪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工作中,研究大学生被害人问题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大学生被害人中的女大学生被害人问题,以性犯罪研究为视角,深入分析了在性犯罪中女大学生被害人的过错类型问题:对错误的价值观追求、不良的放荡行为作风、主观上的过失、"性招引"心理导致被害的四类过错类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应的过错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利于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被害人学的发展,被害与被害人等研究范畴逐渐纳入犯罪学的视野。在犯罪学及被害人学中,根据被害人是否遭受犯罪侵害,可将被害人分为现实的被害人和潜在的被害人。潜在被害人研究的一项理论基础或预设在于:社会  相似文献   

19.
犯罪是加害与被害之间互动的产物,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应当引入被害人责任的视角.通过对知识产权犯罪单位被害人的调查,分析被害人对被害现象产生的影响,指出通过被害预防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被害人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就当今世界而言,被害人学尚属于一门新兴的应用学利。近年来,随着犯罪学研究的深化,有的学者开始对被害人学的一些问题,诸如被害人在诉讼中地位权利、被害人概念、被害人赔偿等,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为了繁荣法学研究,本文就被害人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发表一些浅见,就教于法学界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