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苏联法学界从二十年代起,对苏联法的体系问题,一直有着争论,不仅发表了很多有关这一问题的专著和文章,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版的"国家和法的理论"教科书中,都有关于法的体系的论述。苏联法学界还专门就这一问题开展过三次大的讨论。第一次是在三十年代后  相似文献   

2.
<正> 苏联宪法第44条规定,苏联公民有获得住宅的权利。根据宪法规定,1981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住宅立法纲要》。在这以前,可以说,在苏联还没有制定过关于综合解决保证公民住宅权利以及使用和维修住宅的主要问题的统一的立法文件。《苏联住宅立法纲要》分七个部分共五十五条。它对苏联住宅立法的任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立法以及它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在1936年的苏联宪法里溲有经济法的术语。由此或许可以得出结论说,苏联溲有经济法,而只有民法、劳动法、土地法,家庭法等等。但是根据党和政府的决议,经济立法是存在的,而且在发展着,它非常复杂,非常广泛,并且应当完善。我们认为,在实践中广泛使用的"经济的"这一概念是十分确定的。在党和国家最重要的文件里,谈及社会主义经济中各经济组织、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同和争议时就是说的经济立法、经济关系、经济合同和经济争议。  相似文献   

4.
<正> 教育立法是当今世界各国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苏联自十月革命胜利后,从1918年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19年的《在全俄居民中消除文盲的法令》、1931年的《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条例》、1957年的《关于普及十年制义务教育条例》到1973年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总共颁布的各项重要的教育法不下几  相似文献   

5.
<正>一、司法改革大事记从80年代末,俄罗斯便尝试对当时的司法体系进行改革。当时,苏联最高委员会于1989年8月4日通过法律《苏联法官地位法》,1989年11月13日通过《苏联和共和国司法机构基本立法》。这两部法律,以及1989年11月2日颁布的苏联《对损害公民权利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行为提起诉讼的程序》、1981年7月8日颁布的《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司法机构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文件包含了一系列进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的时代,苏联法哲学家雅维茨的力著《法的一般理论》的中译本1986年在我国出版了,读书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苏联法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于深化和改进我国的法学研究也具有一定启示。 该书无论是从体例上,还是从其内容上讲都是与五十年代的苏联的法学理论大不相同,作者认为,法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苏联在有关调整自然环境利用和保护的立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编纂和革新工作,通过了全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土地、水、森林和地下资源的立法纲要,通过了各共和国这方面的法典以及对这些纲要和法典的补充法令。苏联1977年宪法,肯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最重要的原则(宪法第18、42、67、73、131、147等条)。在现行五年计划中,拟制了两个基本法草案——大气保护法和动物界保护和利用法。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1978年12月1日《关于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自然资  相似文献   

8.
综观苏联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笔者将其划分为“60年代酝酿、70年代形成、80年代发展”这样三个阶段。尽管目前苏联法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在苏联科学院系统的国家与法研究所的“法的理论与法社会学研究室”和高校的学者中进行,但是应当看到:发展较快、成绩显著,是苏联法社会学近年来的两个基本特点。本文据有限资料对苏联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略作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经济立法的对象完善经济立法的任务和与此紧密相关的经济立法系统化的任务,若不弄明白并揭示经济立法的对象,若不对它所调整的关系的性质作适当的理论分析,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大家知道,由于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立法纲要草案的制定,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两种观点并进行了讨论。一派认为在苏联不管财产关系参与者的成分如何,法律调整是一致的,他们明确地把经营范围内利用商品货币形式的财产关系同管理经济过程的关系区别开。按照达个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 苏维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问题经常是苏联共产党①注意的中心。在苏联宪法中,苏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有着完整而明确的表述,尤其指出了遵守我们国家法律的义务。宪法第五十九条说:"权利和自由的实施同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是不可分的。苏联公民必须遵守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尊重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无愧于苏联公民的崇高称号。"法律责任的制度是巩固社会主义法制的法律保证。苏维埃国家对于提高它的效果给予很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0月苏联新建立的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作为苏联国家权力的常设立法、发布命令和监督机关,根据经过修改和补充的苏联宪法(根本法)(苏联最高苏维埃1988年11月1日通过)所规定的职权,制定并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社会团体法》(以下简称社团法)。这项法律经苏联总统公布,已正式生效了。兹就社团法的主要内容评介于后。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范畴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宏观调控是国家权力与市场运行规则契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当代市场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宏观调控法的基本范畴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理论基础。本文选取了宏观调控法的内涵、本质特征、立法价值和立法基本原则几个基本范畴,在承继学界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以及人们观念上的一些误解和偏差,进行了法理分析,提出了“宏观调控法治化”和“宏观调控法理论‘法治化’”的主张,并对其实现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苏联法影响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之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2 0世纪中国历史上 ,苏联的革命法制理论和若干重要制度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法制发展进程。孙中山曾主张“以俄为师”并进行过法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也是以苏联为标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创立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 ,更是将苏联法全方位地移植到了中国。苏联法制为中国革命政党所接受与其自身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需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 1979年6月苏联举行了一次刑法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内务部所属的莫斯科高等民警学校刑法教研室,苏联立法全苏科学研究院、苏联内务部全苏科学研究院犯罪学和刑法学研究所研究刑事犯罪原因和制定预防犯罪办法的部门,莫斯科大学刑法教研室,苏联内务部所属的法律函授教育学院莫斯科分校刑法教研室以及首都学校和法律研究机关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董春华 《时代法学》2011,(5):101-108
1938年《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和1976年《医疗器械法》是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某种程度上,每一部法律的制定都是灾难性事件的杰作。而在立法进程中,立法者都在促进医疗器械安全与鼓励新医疗器械的发展上进行着一种平衡,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在执行这些立法过程中更追求这种平衡。中国医疗器械安全立法及侵权法都忽视了这一点,一味追求对医疗器械生产商和医疗机构课以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国,解放前王世杰、钱端升写过一部《比较宪法》,从那以后,大陆上对比较宪法的认真研究可以说间断了四十年。建国之初,全面学习苏联法学,曾经简单地认为,宪法有两种不同的历史类型,据说根据数学公式,非同名数不能析比,所以对比较宪法,一直持否定态度。按照当时苏联的办法,曾经把世界各国宪法分类进行讲授和研究,即资产阶级国家法、苏联国家法和人民民主国家法及中国国家法。把宪法称为国家法,也是照抄苏联的。从各学科的内容来看,对于各国宪法的异同,虽然也不可避免地有所比较,但那是分类或者分国进行的,而且极不系统。充其量只能说是宪法分类学或者叫国别宪法学,  相似文献   

17.
<正>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3期刊登苏联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主任库兹涅佐娃教授的文章《苏联刑事立法纲要改革的构想》,摘要如下: 苏联最近提出了改革刑事立法纲要,其主要的改革构想是: 一、轻微罪行非犯罪化轻微罪行非犯罪化即是将一些行为由犯罪转化为刑事违法行为和道德过错。例如对实施非严  相似文献   

18.
李康宁 《法律科学》2010,(5):131-140
民事法律立法语言失范是指民事制定法的语言表述违反语言科学规律和相应规则,造成语法错误、语义分歧、逻辑失恰、分类混乱、风格失调、混合交叉等多种谬误。立法语言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立法表达技术的轻视和立法程序设计的不足。立法语言失范降低了制定法的质量,给立法活动、司法实践、法学教育、普法工作带来现实的困难与危害,损害了制定法的庄严性和权威性,同时对语言科学的发展造成破坏。立法机关应当设立立法语言审查机构,清理失范的立法语言,为新法制定设计立法语言前置审查程序,在每一部法律草案提交审议前先行作出立法语言审查,保证提交审议的法律文本语言正确,能够充分表达立法意图。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银行立法的演进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随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银行法<大清银行则例>,开始运用法律手段调整银行关系、规范金融市场,标志着近代银行法的诞生.民国时期银行不断发展、完善,1947年颁布的<银行法>代表了近代银行立法的最高水平.抗战后,以中央银行法为核心、由专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监管法构成的近代银行法体系基本确立,实现了形式上的现代化.近代中国银行法以法律移植为建制的手段,以政府推进为发展动力,总体呈现大陆法系私法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 苏联在1981—1985年直至199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继续发展同外国在贸易、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合作。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最后文件明显地注意到这种贸易经济合作的具体形式,如交换专利、许可证和专有技术。苏联根据欧安会最后文件的精神,一贯致力于通过专利、许可证和专有技术的贸易发展同所有有关国家的互利关系。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的交流有助于苏联的出口,并且可以得到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达些成果在加快苏联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