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对策的法律框架 说起德国儿童的不法行为,人们就会想起十三周岁以下的少男少女所做的违反实体刑法的事,即所谓的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又与德国刑法有关,因为它将刑事责任的年龄确定在十四周岁,即从这时开始可以考虑给予刑事处罚,至少在原则上是这样。许多国家都是根据这一年龄划分的。 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无刑事责任能力 德国《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儿童“无刑事责任能力”。从正规语言的应用上看,这样表述似乎是种误解。这是指考虑到社会心理和社会教育的现状,人们不愿意由于谴责那些刑事罪过而使在身心方面显然还是孩子  相似文献   

2.
<正> 一、少年违法行为的定义一言以蔽之,"少年违法行为"内容是极其含糊的,在瑞典也是如此。与其说"少年违法行为"是法律用语,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具有社会内容、文化内容的日常用语。社会(大人们)根据肩负未来时代重任少年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则将共内容做出大致规  相似文献   

3.
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有关研究,目前世界各国的少年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在校生与辍学生犯罪形势十分严峻;犯罪低龄化;犯罪团伙化;性质残忍,手段狠毒。  相似文献   

4.
<正> 一、监护对象并不是一切具有违法行为的少年都是监护对象。因为有的少年,虽有违法行为,但如认为尚无监护的必要,就不能作为监护的对象;即使根据违法事实,认为有进行监护的必要,仍然可以按照少年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不给予监护处分。少年法第三条第一款列举的交付审判少年为:  相似文献   

5.
<正> 少年违法行为的低龄化,是指近年来继续发展的一种现象,即15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的比例在增加。从前,18岁——19岁的少年违法行为,占少年违法行为总数的很大部分,但目前这种情况在减少,其增长率已经停滞。当然,这也是由于15岁以下的少年违法情况激增,使少年违法行为产生了低龄化的结果。到了1984年,这种趋势勉强得到控制,但是仍然没有改变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低龄少年身上的情况。本文想对近年来为何产生少年违法低龄化的问题,联系近期调查的结果和有关家庭、学校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罪行是社会上的一大祸害,而未成年人犯罪则是更严重的祸害。大量的特别危险的累犯者的初次犯罪都发生在十八岁以前。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是预防全部犯罪现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正> 一、印度少年犯罪概况1979年联合国估计印度人口约65,098万人(占世界第二位)。16岁以下儿童约占40%。首都新德里的人口为404万人。其他主要城市如加尔哥达人口为703万人等。为了改善国民极端贫困的状况,第一届甘地政权提出了控制人口政策,由于在非常状态强制执行,所以没有取得效果。宪法规定对6—14岁儿童(初等教育6—11岁,中等教育11—14岁)进行义务教育,但  相似文献   

9.
菊田幸一  高风 《中外法学》1982,(3):31-38,73
<正> 一、序言众所周知,我国现行少年法是在美国的标准少年法院法的影响下起草的。然而,美国对于该标准法,以后曾在1949年和1959年分别进行过修改,而与该标准法组成一体的少年法院准则,也在1966年进行过第二次修改。目前,在美国对于现行少年审判制度的批判观点也出现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首先,是由约翰逊总统特命设置的"犯罪对策委员会"于1967年2月向总统提出的报告书——《对自由社会的犯罪挑战》。在该报告书中,强调指出,对于过去的少年法院运动的应有态度,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反省。第二,就是联邦最高法院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历史的考察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德国于1908年在科隆建立了第一个少年法院,接着在法兰克福也建立了少年法院。1912年按照美国的模式,德国在摩泽尔河畔的威奇托利(音译)建立了第一个少年监狱。然而,本来在汉堡对于少年犯罪的处理方法,是准备采取少年福利委员会的形式。成立少年福利委员会的议案规定,少年福利委员会的组成,除法学家外,还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1.
松尾浩也  夏成 《中外法学》1984,(5):49-53,81
<正> 一、少年审判的现状所谓"少年审判",就是对于违法犯罪少年,为了达到健康培养的目的,由家庭裁判所进行审理、决定给予适当处分或者采取适当措施的程序。该程序被称为"保护程序",对于该少年案件,则称为"少年保护案件"。作为审判对象的违法犯罪少年,则只限于相当于下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行政违法与犯罪在理论上界线分明,但因为立法竞合,执法和司法在认识等方面存在疑问,常常在认定上出现行政违法与犯罪的争议,日益引起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部分高等院校的学者、专家百余人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本刊选择刊发三篇有代表性观点的会议论文以及本刊记者撰写的综述,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问题所在瑞典与其他工业国相同(特别是瑞典为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犯罪增加的显著,尤其是财产犯罪(盗窃、强盗、损坏物品等)占历史上最高的数值。而且,在1978年警察确认的刑事案犯发生件数中,全部青少年犯罪超过了90%。犯罪上升的趋势,反映为多数都是未满19岁的少年犯罪(违法行为)增加。战前(20年代到30年代)犯罪即使说主要也是青年人,但那时却是从18岁到25岁的年轻成年人,而今天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英国的少年违法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任务。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从工党手中夺取政权以后,犯罪增加特别是少年违法犯罪的增加,乃成为"法与秩序"问题最为重要争论之点。以后,经过1983年6月大选,关于少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近些年,警察在使用枪械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了警察在枪械使用中产生了一些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究其原因却是复杂的,这里笔者主要想对这些问题和现象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犯罪新闻报道作为向受众提供犯罪有关信息以及价值评判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其对未成年人而言具有双向的效果,既能提供一种校正的模板,成为一种强力的社会控制器;但是,由于某些犯罪新闻报道基于经济效益的冲动,热衷于提供一些犯罪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又会成为刺激、诱导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因此,应当通过加强国家监管、规范新闻从业人的报道行为以及提升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等方式使之达到一种有机的平衡,这一点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法律与生活》2010,(16):61-62
虽然犯罪时的吴根(化名)仅有17岁,可他离开家外出打工已经4年了,而且迁移了3个打工的城市。从未有过出格行为,更别说违法行为的他,这次却因为1000元钱,用刀片、玻璃碎片将小卖部的两位老人的脖子、手臂划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减少警察不必要的伤亡,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这是一个沉重的课题,是一个需要理性思考的课题。本文将通过一组组数字来展开对这个课题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呈现许多特点。少年犯罪的成因非常复杂,归根到底是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外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学校以及不良交友的消极影响;主体因素源于少年期这一社会化过程的特殊年龄阶段错综复杂的矛盾未能正确解决。预防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社会、家庭、学校和少年自身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