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程 《检察风云》2022,(22):74-75
<正>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汽车211.7万辆,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创下新高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海外车主对中国汽车品牌认可度的提高。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二十年前,中国汽车行业与德国、日本等头部玩家差距巨大。据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02年德国、日本的汽车出口数量均超百万辆,而同期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仅有4.31万辆。  相似文献   

2.
王宏 《法律与生活》2014,(19):40-41
正截至2014年8月,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许多国家投入使用,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等。与此同时,美国内华达州于2012年3月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无人驾驶合法法案;英国正在修改高速公路法,为无人驾驶合法上路提供法律依据;德国也在考虑修改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3.
高岩  张小磊 《检察风云》2013,(21):60-61
赵先生于2011年在某汽车销售公司处购买了一辆奥迪Q5,本以为是进口车,但在汽车检修的时候才被告知该车是国产车,且车子已经做过改装,所以提出退货要求。但公司则称,赵先生本应知道该车是国产车,销售合同上的产地“德国”只是笔误。协商无果,赵先生以欺诈为由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赔一。近日,嘉定法院对此案做出了判决。  相似文献   

4.
访日随感     
日本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二战结束之前,日本法律尚未自成系统。1860年以前主要受中国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后,制定了新律纲领等。1872年改变律例,1880年以法国法律为蓝本制定了制罪法,1890年制定法院组织法。之后受德国法律的影响,1922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跟德国的相类似。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在各个领域开始吸收各国法律,特别是受英、法的影响较大,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一是法院从司法省独立出来,司法省改为法务省;二是废除了预审制度;三是强化了当事人的诉讼程序,确立了检察官、辩护人的对等地位;四是排除了法官先入为主,实行起诉书一本主义,即开庭前检察官只向法院提供起诉书。可以说现代日本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受西方国家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辛嘉 《检察风云》2022,(21):20-21
<正>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测试和应用方面,德国、加拿大和日本都是“先行者”。这得益于它们将法律规范的建立健全置于重要地位——有效的法律规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德国:推出《自动驾驶法》早在2016年,德国政府就拨款1亿欧元用于发展自动驾驶技术项目。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德国知名企业如博世、奔驰等,在2013年便开始在高速公路、城市和乡村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实地测试。  相似文献   

6.
<正> 在近现代史上,日本刑事诉讼法的发展经过旧法与新法两个阶段。旧法是指1890年制定,192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该法基本上以1877年德国刑事诉讼法为蓝本,属于大陆法系,实行职权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居战败国地位,在美国占领军控制下进行法律制度改革,其中刑事诉讼法的变化较大。1948年颁行的新日本刑事诉讼法,受美国法律影  相似文献   

7.
"赔命价"习惯法:从差异到契合——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赔命价"习惯法是藏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在藏区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等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赔命价"习惯法遭到了学界和实务界前所未有的批判与否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赔命价"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在基本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然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赔命价"习惯法在强调限制死刑的适用、刑事和解的积极意义以及赔偿刑事被害人等方面,与刑事法治具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因而,一方面,应当认清"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冲突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应当通过刑事和解制度来实现刑事制定法对"赔命价"习惯法的规范化诱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特别法赋予受害人直接请求权为多数国家之立法通例。如英国《道路交通法》第149条、日本《自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16条第1款、德国《汽车保有人强制责任保险法》第3条第1款。其宗旨都是为了切实的保护被害人。但是,日本的最高裁判所将其解释为直接请求权是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辅助手段,从依存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以及存在的立场出发,推导出损害赔偿请求权消灭,直接请求权也消灭的结论,那么最高裁判所的判决有轻视《保险法》保护被害人的目的之嫌。  相似文献   

9.
档案: 何山,1948年生于燕山之脉的河北省遵化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为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巡视员、著名民法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在其从事立法工作二十个春秋里,何山撰写了继承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著作权法、收养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仲裁法、合同法、婚姻法的几本《概要》,《中国养子法概说》在日本翻译出版。何山自1991年起就着手《消法》的制定工作,曾撰写了《假一赔十》、《假一罚十》等文章,为《消法》49条关于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应加倍赔偿的规定,奠定了理论舆论基础。多年来,…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继受了德国等大陆法系的行政法理论,在制度上,在明治宪法下制定的行政裁判法,并创设了大陆法系式的行政裁判所及行政裁判制度。二战后,日本颁布了新的日本国宪法,废除了明治时期设立的行政裁判所与行政裁判制度,将行政案件的管辖权收归普通法院所有,为此在1947年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民事诉讼法应急措施法,此后在1948年又制定了行政事件诉讼特例法,并在1962年制定了现行的行政事件诉讼法。  相似文献   

11.
一、序言日本于2004年对《行政事件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裁量统制是行政诉讼的主要功能之一,日本的裁量统制是否会因为本次修改而发生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本次修改的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然后以裁量统制问题为中心结合有关判例对日本行政诉讼的审理方式进行阐述。二、行政诉讼制度与2004年《行政事件诉讼法》修改1·在旧宪法下,行政诉讼由独立于司法权的行政法院管辖;而在1946年制定的现行《日本国宪法》(以下简称日本《宪法》)下,行政诉讼由属于司法权的司法法院来管辖(日本《宪法》第76条、《裁判所法》第3条)。在现行宪法下,日…  相似文献   

12.
日本《信息公开法》的制定及其特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制定背景日本《关于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法律》(以下简称《信息公开法》)己于 1999年 5月 14日正式颁布。日本《信息公开法》是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际环境下和国内民间团体、组织的强烈要求下出台的。该法的制定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一 )世界各国信息公开法制定的概况目前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信息公开法。世界上最早出现信息公开制度的是瑞典。① 瑞典于 176 6年制定了《出版自由法》 ,规定市民有接近公文书的权利 ,以此作为防止公务员违反法律、滥用职权的手段 ,该法经修改后一直沿用至今。芬兰在瑞典统治时期 ,…  相似文献   

13.
日本关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先林 《知识产权》2002,12(2):44-48
以维护竞争自由公平和经济活力为己任的反垄断法在日本通常被称为禁止垄断法。日本《垄断禁止法》制定于1947年,后来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进行了多次修改。该法在协调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方面,一开始就设有专门的条款,其第23条规定:“本法规定,不适用于被认为是行使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14.
德国公司治理立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真明  陆剑 《法商研究》2007,24(3):145-151
2002年德国完成了《德国公司治理法典》的制定工作,并于2006年6月进行了最新修订。《德国公司治理法典》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通过修订《德国股份法》第161条,在《德国股份法》上创立“遵循或解释原则”,使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德国公司治理法典》囊括了公司各组织体的治理规范。其创新之处在于:注重协调监事会与董事会的运作关系;注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新设中期财务报告制度;强化财务报告审计人的义务;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和董事的薪酬披露义务。《德国公司治理法典》的实践启示我们,我国的公司立法应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模式,有效吸收具有普适性的优秀制度。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6月12日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向首相小泉纯一郎提交了《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以来,为实施《意见书》中提出的各项改革,完善日本司法制度,日本于2001年11月6日制定了《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法》。此法由第一章总则(第1-4条)、第二章基本方针(第5-6条)、第三章司法制度改革推进计划(第7条)、第四章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本部(第8—18条)组成,并于2001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根据《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法》第8条(为综合而集中地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在内阁中设立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本部)的规定于2001年12月设立了司法制…  相似文献   

16.
赵宪杰 《山东审判》2005,21(5):67-69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由来上诉不加刑原则首先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最早见之于刑事诉讼法的,是1877年的德国刑事诉讼法。该法第398条规定:“被告一方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时,新的判决不得处较原判更重的刑。”1891年的日本刑事诉讼法也作了类似规定。该法第265条规定:“若只有被告人、辩护人或法律上代理人控诉,不许将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检察制度和日本的其他刑事诉讼制度一样,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仍然保留着战前受德国影响而制定的旧刑事诉讼法的某些规定,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日本于1947年制定的新宪法,强调了对人权的保护,在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贯彻了对人权的保护与实体真实相结合的精神.总的说,由于日本在制定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注意本国具体情况,坚持不照搬美国的司法制度,同时在此前提下有选择地接受美国的法律制度,因此,新刑事诉讼法在实际上正如许多日本法学家和实际司法工作者所说,是大陆法和英美法的“混血儿”.检察制度也同样具有这种特色.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责任归属的主要类型 国家赔偿责任制度最先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明文规定国家赔偿制度的宪法。受此影响,有些国家陆续在其根本大法中也载写了类似条款。如西德基本法第34条,意大利宪法第26条,日本宪法第17条等。因此,可以说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德国联邦司法部于2000年8月4日在IN-TERNET上公布了关于德国债法修订的《债法现代化法讨论草案》(以下简称《草案》)①,引起了德国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原因是,如果这部计划于2002年1月1日实施的债法现代化法获得通过,即意味着现行《德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的债法编的理论基础和结构体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次修订事关一场深刻的改革,将是自《民法典》施行以来对债法的最大一次修改。②” 《民法典》的债法编(第241条—第853条)自1900年施行以来虽经历过近40次的改动.…  相似文献   

20.
夏立平 《法学论坛》2000,15(4):39-41
最高额抵押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特殊的抵押 ,在现代各国立法上一般都有规定。它最早规定于《德国民法典》第 1 1 90条 ,《法国民法典》的第 2 1 32条也作了规定 ,日本于 1 971年把以前判例中的“根抵当”确定于修改后的民法典中。我国法律首次对最高额抵押作出明文规定的是《担保法》的第 59条至第 6 3条。该法第 59条规定 :“本法所称最高额抵押 ,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额限度内 ,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下面笔者就最高额抵押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最高额抵押的产生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