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电子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犯罪也随之成为一个产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限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的犯罪活动,美国联邦政府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致力于制定有关电子计算机犯罪方面的法规。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国外普遍出现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最近,这方面的犯罪已由盗窃款项发展为盗窃机密,并有可能成为间谍活动的一种方式。这一动向,值得我们注意。据报导,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的案件,发生最多的是美国,其特点是有组织和规模大。如1970年,以美国"购买证券资助公司"经理为首的一个二十一人的犯罪集团,利用电子计  相似文献   

3.
<正> 与犯罪现象进行有效斗争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组织对其现状、发展趋势及变化过程开展深入的研究。1964年在匈牙利建立了犯罪情报统计制度,为了整理这些情报,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一制度对于国家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来说,都是统一的,同时又是唯一可循  相似文献   

4.
日趋进步的技术革命已向人们展示了八十年代将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时代。目前,在国外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据美国的一家数据公司统计,在美国,仅商用计算机已有九百八十万台。一九八一年一年,美国国内的计算机销售额达一百九十亿美元。在计算机使用上仅次于美国的日本,一九八二年全国拥有的通用计算机(全能型)数量已达十万多台。一九八二年在工业发达的西欧,电子计算机的销售量已达三十九万二千台。计算机的应用可以造福于人类,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计算机的犯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据日本警方的统计,在日本发生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的案  相似文献   

5.
犯罪预测学是以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以及犯罪统计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德国、苏联、日本等国的学者就开始了预测犯罪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控制论、信息论的出现,人们对犯罪活动规律的预测更为科学化。因此,犯罪预测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打击高科技犯罪的运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犯罪是伴随网际网络(Internet)等全球性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飞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广义上泛指一切滥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犯罪。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以及个人电脑使用的普及,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欺诈、伪照、毁损、修改电脑资料或程序等的犯罪内容或手法愈趋复杂,已呈影响层面广、快速且整体破坏性大、隐匿性  相似文献   

7.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伴随着计算机的问世及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这一崭新的犯罪形式也随之出现了。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仅其财产损失额就是常规犯罪案件的几十倍到几百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而遭受的损失超过百亿美元,德国约50亿美元,英国为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传递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日益增多,录音、录相工具以及电子计算机等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因而,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间自然地留下了一些视听资料。这种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也相应地越来越广泛,它对于查明事实,揭露犯罪,正确适用法律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我囝民事诉讼立法中,视听资料已被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诉讼证据。而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案例启示:窝藏罪中"犯罪的人"既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人;也包括正在被司法机关通缉、抓捕的人,还包括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判刑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服刑的罪犯;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的行为,不仅包括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或者财物,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近年来,跨国犯罪经常发生,犯罪国际化的趋向十分明显。例如,一国公民在本国内实施犯罪行为后逃往国外;特意去外国在当地实施犯罪行为或者被卷入当地的犯罪而受害。这类犯罪在构成要件和管理方面,具有外国性和国际相关性,因此通常称之为国际犯罪。现在这种国际犯罪之所以激增,一方面是因为交通和情报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人类和物质资料很  相似文献   

11.
诱惑侦查已是广泛应用于诉讼实践的侦查手段。相应地,一些面貌和内容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犯罪(本文称之为被“诱惑”犯罪)出现在实体法领域的视野内,而目前对此却鲜见研究。被“诱惑”犯罪的刑事责任确定应当不同于普通的犯罪,既要从刑事法理考虑,也要从政策角度衡量。对于“犯意诱发型”犯罪,应当作为无罪处理;对于事先有犯意的“机会提供型”犯罪可以无罪、免于刑事处分或减轻处理;而对于事先有行为的“机会提供型”犯罪则应从轻处理。  相似文献   

12.
犯罪定义是整个刑事科学的基础性问题.犯罪原因和犯罪定义原因的分析,有助人们认识原本的犯罪,揭示犯罪的内涵,把握犯罪定义.犯罪一般原因的分析表明,犯罪的发生和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被选择、被决定的结果;而犯罪原因的主体因素研究则告诉人们,犯罪原因的存在决定了一定主体的犯罪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决定犯罪是否发生的"致罪系统"和"免罪系统"共同作用于一定主体的结果.在犯罪发生的机制中,行为主体的责任是相对的,这正是罪刑关系和刑罚谦抑的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犯罪黑数”或称犯罪未知数,是指确实存在的犯罪活动没有在犯罪统计表上反映出来的犯罪数,也即是没有被揭露或没有受到司法机关追诉和审判的犯罪数。“犯罪黑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黑数”,就是犯罪事件已经发生,犯罪人和其所犯罪行均未被司法机关发现;另一类是“相对黑数”,有三种情况:1.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司法机关已立案侦查,由于没有找到犯罪人或证据不充分,不能定罪处罚;2.司法机关对已经归案的罪犯,只查明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增设挪用公款罪的意义何在? 马克思主义刑法观认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而某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之有无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也导致法律对其评价的变化。原来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现在不认为是犯罪;而原来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或者不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罪名的,现在不仅被认为是犯罪而且还作为一个单独的新罪名,挪用公款罪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计算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以电子计算机为对象或手段的计算机犯罪的增加。这在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已引起注意,计算机犯罪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些西方专家的鉴定肯定了这样一种判断:八十年代中期,例如在美国,由于法律规定的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累计达到了50亿美元,而在大不列颠则每年达到了7.5亿英磅。联邦德国一些专家估计,该国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到150亿西德马克,总计大约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英国一家杂志对一些公司和社会团体的人士进行过一次征  相似文献   

16.
<正> 军事机构作为一种职业系统,与其它职业和工作一样,存在某些与其职业相关的犯罪类型.军人犯罪——涉及到从违抗命令到兵变,从掠夺敌方平民财物到临阵脱逃等广泛内容.由于对军人犯罪的惩罚方法和内容与普通犯罪有诸多不同之处,所以,军人犯罪是整个社会犯罪形式中的特殊类型.因而,它又被称为"黄领犯罪". 一、美国军事犯罪的特点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波 《中外法学》1986,(1):12-16
<正> 政治犯罪,也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叛国罪是最古老的政治犯罪,并且一直被看作是最严重的犯罪。西方学者认为,政治犯罪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法律和司法诸方面。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有不同的政治犯罪。下面分析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学者关于政治犯罪的学说,政治犯罪的历史,当代几个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6,(6)
对于共同盗窃犯罪人究竟是按各人的分赃所得额,还是按参与盗窃总额定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一直是有争论的,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探讨。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应按刑法总则有关规定,即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  相似文献   

19.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恐怖主义犯罪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概念,也就是说,恐怖主义犯罪跟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是恐怖主义犯罪区别于普通刑事犯罪的重要特征。所谓“恐怖主义犯罪”,对于一些定义者来讲,他们认为这是名副其实的“恐怖主义犯罪”;而对于另一些定义者来讲,他们要么不被认为是犯罪,要么认为这只是一些非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  相似文献   

20.
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的关系,并不是多数学者所主张的被包含与包含关系,而应该视国际犯罪的行为主体而定。当国际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时,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之间各自独立,不发生任何关系;当国际犯罪的主体是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时,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之间具有交叉关系,即国际不法行为中程度严重者属于国际犯罪,但国际犯罪不完全是国际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