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9月13日,北京市顺义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离奇索赔案。原告李某诉称:2011年6月4日7时许,原告之子小李由东向西步行,恰逢原告驾驶大货车由北向南倒车,造成车辆的后轮与小李身体接触,致使小李严重受伤。后交通支队做出了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原告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小李经医院诊断为右股骨骨折、双侧锁骨骨折、右大腿皮肤软组织挫伤,需住院手术治疗,原告为此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我丈夫于2007年7月开车到某单位洽谈业务。在该单位的院坝停车场停车时准备倒车停到适当的位置,由于没注意到后面有人,后面的人也没有注意到有车向他倒开过来,结果那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这是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因为原告吕女士瘫痪在床、行走不便到庭困难,在征得了被告湛某的同意后,承办法官决定依法将法庭设在原告吕某的住处。7月23日上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坪山法庭法官一行来到了原告吕某的家中,躺在床上原告吕某招手向法官问好:"法官同志,给你们添麻烦了。"经过庭审办案法官了解到双方都系二婚,婚前基础较差,婚后生活分多聚少,也没有生育小孩,夫妻感情确已难以为  相似文献   

4.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香港导演彭浩翔被诉侵犯名誉权一案。原告话剧导演何念与被告彭浩翔曾就话剧《撒娇女王》的合作事项进行谈判,但因意见有分歧,谈判无果而终。2011年1月,原告在微博发布了关于话剧《撒娇女王》草创进展的消息。被告得知消息后,在其新浪微博中称原告创作的话剧抄袭和剽窃了被告电影剧本的内容,此后又陆续在其博客和多条微博中"揭发和谴责"原告"无耻的剽窃风气"。原告认为,被告的行  相似文献   

5.
背景介绍: 1996年3月9日,被告李某及男友前往原告蒋某家玩。下午4时许,征得原告蒋某之妻俞某同意,被告将原告女儿小蒋(1990年1月生,身高1.2米)带出游玩。先到附近某寺庙参观,后到附近某公园。当行至公园内的"阿拉伯飞毯"游艺机前时,小蒋提出要坐"阿拉伯飞毯"。被告经再三询问售票员确信小蒋一个人坐没有危险后,便掏钱买了票并让小蒋独自坐上了游艺机,扣好护栏。后由于游艺机发生机械事故,小蒋从游艺机上坠地,被告立即电话通知原告及120急救中心,并未离开小蒋身边。后公园派出所  相似文献   

6.
2017年8月18日上午9点40分,刚揭牌的互联网法院迎来了第一案——《甄嬛传》作者起诉网易侵权的案件. 与普通法院相比,互联网法院的法庭没有原告、被告席,也没有书记员,而是采用语音识别系统进行记录.法官面前有一块联网的大屏幕,在线"隔空"审理案件,就像多人视频的模式.联网屏幕上显示着原告与被告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到原告流潋紫位于杭州,而被告网易位于北京.  相似文献   

7.
正广受社会关注的江苏省首起、全国第五起反艾滋病(ADIS)就业歧视案在历经10个/月后终于以和解结案,被告对原告进行口头道歉,原告同时获赔4万元。"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与歧视。"原告的一句话,道出了因艾滋病而受到就业歧视的被歧视者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一直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关乎的是当事人的起诉权,决定着当事人有没有机会进入法院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争辩。从一个现实的案例出发关注原告资格认定标准中"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一语理解的范围和边界,在支持本案吉某某的适格原告资格之上,在既有的"相当因果关系"的标准之上,提出了一个辅助标准,即"独立性"标准,意借此来对间接因果关系中的原告资格加以详细的考察,在坚守原告资格起码的要求之上,希望通过规则的细化来充分论证当事人是否具备原告资格,以期在规则内达到降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门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 案情摘要某女,8岁,小学生,1991年5月19日课间休息期间,在水管旁洗手时,被一辆卡车挤压于墙上,卡车前面的保险杠抵着右髂部。卡车倒车退后,女孩当即倒地,急送医院,刚到医院急诊室即死亡。司机认为死者体表无严重的外伤痕,否认女孩死于车祸,死者家长申请解剖鉴定。尸体解剖检查摘要女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背部、臀部见浅紫色尸斑,腹部稍隆起,右髂部向外下方向至右臀部见12×13cm皮肤擦伤,下肢见几处小的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4月,原告李××与被告中山市××园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中山××园商住小区认购书》,原告向被告购买××园商住小区 C型 1座 601房,后又签订了《商品房购销合同》,该《商品房购销合同》约定了与《认购书》基本相同的条款。原告在房屋峻工搬入居住时,发现该栋住房首层有高压水泵房并存在严重噪音干扰。而在被告销楼给原告时,其印制的广告画册及相关宣传资料均标示 C1栋首层、二层为商铺,楼盘模型上也没有用文字说明或图片标示 C1栋首层设置有高压水泵房。据此,原告认为被告在房屋买卖过程中隐瞒事实真相,误导其购买…  相似文献   

11.
一、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由当事人分担,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理被告承担。在民事诉讼中,谁请求什么,谁就应当提供证据。原告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首先应当负举证责任。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确能证明其主张的事实,而被告却没有提供或者提供不出足以推翻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才能作出原告胜诉的判决。否则,原告将败诉。被告在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反驳或者反诉所主张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适用的条件在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多争议和矛盾,而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公民被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公民被限制人身自由和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转移的情况是否适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转移,尤其重要且争议较大.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适用的条件应包括四点:一是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主体发生了法定的特殊情况,具体可为在法律上已不复存在或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资格转移"情况;二是具有法定的权利承受人;三是未超过起诉期限或诉讼中止期限;四是原告资格的被转移人依法不具有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3月1日,原、被告签订租赁协议,约定被告将其所有的卡车租赁给原告使用,租赁期限为1年,租金为12万元,每月1日付清当月租金1万元。如原告拖欠租金,被告有权收回车辆,并要求赔偿全部损失。2009年6月27日原告寄发给被告一份通知,要求6月30日前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某色织厂(原告)与某拆船厂(被告)签订了一份加工阀门的合同,一九八一年三月经双方同意后撤销并就善后工作达成如下协议:"积存在原告单位的八百五十九只铜铁阀由原告运还,装船时由被告单位清点并押运,在途中如遇损失与原告单位无关."同年四月二十六日,被告单位曾派人去原告单位清点和押运阀门,后因客、货不能混装而未运成.四月二十八日原告单位自行将阀门运去,交货清点时缺少铜阀及铜部件六十八只(后经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排除了公民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能性,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有关组织"作为适格原告的条件,却没有明确"机关"的范围。我国环保组织发展滞后,环保行政机关又不宜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行使民行检察职能的重要方式,虽然有现实的困境,但可以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最后守门员,具有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6.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审理了一起"7.21"暴雨泡损奥迪车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天山房地产公司诉称,2012年7月21日下班后,被告贾某未经原告同意私自驾驶原告所有的奥迪车回家办私事,在回家途中致使车辆损坏。经修复,原告共计花费修理费135 576元。但被告仅仅赔付25 576元,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给付原  相似文献   

17.
<正>跻身于智慧停车场系统的领导品牌——厦门大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停车系统研发生产十几年,在传统停车系统无法解决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停车需求下,"互联网+智慧停车"便应声而起,大手控制紧随时代潮流,以政府引导为前提,在"互联网+智慧停车"大主题中,成功研发V3信息化智慧停车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成功引入智慧停车概念,以线上数据共享、智能识别和系统模块化为三大引爆点,引起众多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1988年9月2日下午,某县林区公安局穿制服的民警罗某、钱某、丁某及司机陈某驾驶卡车执行任务归途中,经十六号桥时,一辆机动三轮车从后面急驶超车.站在卡车车厢上的钱某、丁某发现三轮车上装有大量杉木椽子(后查这批杉木椽子确是非法收购并贩运的),便大声喊话,命令三轮车停车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有些审判工作人员收到管辖权异议后,往往要求原告提出答辩。有的甚至认为,原告若不提出答辩,就要承担于己不利的法律后果。前不久,笔者就看到了这样一份管辖权异议裁定书,裁定书称,原告没有提出书面答辩,异议成立,裁定移送处理。这份裁定书给人的印象是:因为原告没有提出书面答辩,因此异议成立,故裁定移送。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9,(11)
原告的一辆装运香烟的卡车,在运输途中掉下一箱牡丹牌过滤嘴香烟,被告周某某等五人将香烟拾至附近弄内实施分割。在周主持协商后,其中三人(现无法查找)各得十条,周得十五条,徐某得五条。事发后,当地派出所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当天找到周、徐了解情况。周断然否认此事,而徐当面承认并退还分得的五条香烟。之后,周因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在拘留期内承认上述事实,并将十五条香烟上交公安机关。现原告以返还财物为由起诉至法院。本案案情虽然简单明了,但在审理过程中,却在对被告行为的定性上产生了争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