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外法学》1983,(3):81
<正> 为了加强中日学术交流,北大法律系于1983年3月25日至4月3日,聘请了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环境法、民法学者野村好弘教授来华讲学。除举行小型座谈会外,并由北大法律系和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联合举办环境法讲座,听讲的同志除在京的有关环保部门外,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2.
应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邀请,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关口晃教授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三日至九日来该所讲学。关口晃教授对国际私法有较深的造诣。这次他主要讲了损害赔偿法的产生和发展,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方法;同时,还就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作了专题报告。关口晃教授的讲学受到听讲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3.
对运用刑法抑止犯罪的几点看法张明楷(中南政法学院教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访问学者)80年代初以来,我国对严重刑事犯罪采取了从重从快打击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治安形势并没有明显好转,恶性案件仍不断发生。这种现状说明,要使刑法最充分有效地发挥抑止犯...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是提高学校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不足表现在精神文化上的实用化、行为文化上的庸俗化、制度文化上的行政化和环境文化上的趋同化等趋向。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不断凝练大学精神;以创新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大学文化的制度建设;以崇尚学术为宗旨,避免大学发展的功利化行为;以办学特色为主线,不断提升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教授野村好弘撰写了题为‘中国民法的研究’的论文,介绍了日本部分学者对我国民法的研究动态。野村好弘是日本研究中国民法的著  相似文献   

6.
“砰”地一声枪响,东京都立台东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冈崎武二郎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倒在血泊之中,结束了47岁的生命。这是去年10月下旬出现的谋杀案。 训练有素的日本警察随即向全国发出通缉令,并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据查,嫌疑犯是东京某电气机械制造公司的职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的发展和职能的拓展,大学慢慢地走出象牙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文化是大学的根本属性,是大学的根。大学文化也在不断走向开放,走向社会。主动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这将是大学发展中的又一个节点。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除了遵循大学自身的教育发展规律外,文化的根脉自然要延伸到燕赵文化的土壤中.汲取社会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关口晃教授应邀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讲学。他讲的主要内容是损害赔偿法问题。现将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部份整理,摘编如下: 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有物质上的损害赔偿和精神上的损害赔偿二类。 (一) 物质上的损害赔偿。它包括一般债务和金钱债务。 1.一般债务。一般债务采用“全面赔偿”、“预见损害赔偿”和“直接损害赔偿”等原则。 (1) 全面赔偿原则。所谓“赔偿”,意味着恢复被害人在损害发生前相同的状态。因此,损害赔偿就必须尽可能正确反映因债务不履行或延迟履行使债权人遭受的现实损害。赔偿损害不仅应包括“受  相似文献   

9.
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当下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从文化创新着力,通过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充分实现现代大学的职能,让大学始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相似文献   

10.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这也是大学的第四功能.大学率先进行文化建设是审时度势的必然选择,大学要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主动引领社会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周慧婷  李国春 《方圆》2023,(16):76-77
<正>浸润在濂溪文化中的姑苏检察人,将古城保护作为自身职责使命,通过依法能动履职为千年古城展现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流水濂溪,清濯姑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所创立的濂溪文化,是历代为官者立德修身的思想代表。“濂”与“廉”同音连义,意为崇廉立德、正己修身。“溪”,水也,系苏州古城之灵魂所在,意在浸润无声、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2.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在学科制度化与学科去制度化的相互博弈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制度既是构成现代大学组织制度的基础,又是促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知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背景下,学科发展面临着去制度化的压力;学科过度制度化制约传统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给其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带来严重挑战。为应对学科制度危机,应从学科理念、学科结构、学科治理、学科文化等方面入手,创新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的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回归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学科属性,着力增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理念对文化变迁有着强烈的辐射和示范功能,同时文化变迁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理念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从文化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即:社会文化和大学文化两方面与大学理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论理想大学教师的境界与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政法论丛》2003,(3):77-80
大学教师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 ,大学教师的境界与修养深切地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研究在日益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大学教师角色的特性与理想境界 ,探讨理想大学教师的修养规律 ,对于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重大。一、理想大学教师角色的特性所谓教师 ,按照通行的定义 ,就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版 ,第 14 5页 )。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问题倍受社会关注。课题组在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波士顿湾区和东京湾区等国际湾区收集了丰富的访谈资料,在一手资料及协同治理理论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构建起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及治理路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在大湾区建设中承载着特殊角色与常态化角色。特殊角色是湾区文化与价值引领;常态化角色包括英才培育、知识创造、成果转化、制度创业等。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情境,实现大学积极治理的主体角色,必须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作用,湾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路径表现为大学与政府协同、大学与市场协同、大学与社会协同、大学与大学协同以及大学内部治理协同。  相似文献   

16.
张钧  董芳 《法学杂志》2004,25(6):84-86
朝阳大学是我国近代史土一所著名的私立法科大学,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她为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发展、近现代法律文化传播和法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简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以现代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产生的基础和运行的前提 ,而依法治国方针的实行 ,在很大程度上还离不开现代法律文化的支持和保障。法律文化的涵义 ,十分丰富。一般而言 ,以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和司法改革为中心的法律制度建设 ;以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方面的组织机构 ,改善其生存、工作条件为中心的法律设施建设等等 ,都是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且都在支持和保障依法治国方针的贯彻实行方面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 ,法律文化是对一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具体描述 ,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它与…  相似文献   

18.
张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0,(35):295-296
大学文化是一个特定文化圈内群体的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大学文化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期大学文化的追求会存在差别。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功能形态呈现的时候,它的内源性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它可以锻造出改变世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它是促成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文明,分析表达政治公正的中坚。  相似文献   

19.
国家和政府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自身的强大;执政党执政的目的也不应当是为了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党自身利益的实现;国家、政党、政府存在的重要目的在于保护、实现和发展国民的基本人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以权利文化作为文化根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衡量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保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即利益联合型、智慧补合型、文化融合型。它们在合作动机、地位认知、身份界定、角色关系、关注重心、行动过程、力量投入、自身体验及评价内容等方面存在重要区别。要想使大学与中小学得以可持续的深度合作,要想使中小学与大学得以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双方在合作中的文化融合乃为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