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顾敏康 《法学》2013,(5):80-86
公司法通说认为,公司与合伙企业至少有五个区分点:一是公司是法人,而独资企业与一般的合伙企业不是法人;二是公司的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而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三是公司缴纳双重税,而合伙企业不缴纳双重税;四是公司独立行使经营管理权,而合伙企业不具有此权利;五是公司行为主要由公司法规范,而合伙企业主要由合同规范。公司法及其他商业组织法在美国的近期发展显示这种区分正日趋模糊,由此揭示出公司法理论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 在美国佛吉尼亚州的一位联邦法官罗拔·杜马尔先生于1988年8月31日科处阿里根奈装瓶公司不同寻常的刑罚时说:"监狱并不是由四座石壁造成的"。这位法官因被告人公司参与实施一项划一定价的阴谋计划而判处该公司罚金1,000,000美元并科该公司有期徒刑三年。把一家公司投入监狱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判无前例的。上述定罪科刑判决是在美国司法  相似文献   

3.
从本质上说,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就是空壳公司,它们上市时,能够展现给投资者的就是管理团队和一份融资协议多夫·查尼(Dov Charney)是美国成衣公司(American Apparel)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在美国生产休闲服,而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国外生产。他的广告更像是黄色杂志,而不是像Neiman Marcus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商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内市场建设,使扩大商业领域利用外商投资试点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同中国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或合作商业企业(以下简称合营商业企业)。暂不允许外商独资设立商业企业。  相似文献   

5.
企业概况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华源集团上海华源医药有限公司与安徽太和医药经营企业联合成立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下属11家企业,其中商业企业6家、工业企业4家、电子商务公司1家,企业职工3000多人,固定资产近2亿元。  相似文献   

6.
《法人》2011,(11):22-23
公司法务部门负责人所能采取的最重要措施就是了解律师事务所如何才能成为成功的商业企业。如果不重视律师事务所的业务,不能实现合作目的,公司法务部门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紧张。如果公司法务部一味地要求外聘律师明天比今天收费更低,一味讨论"零和"博弈,也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疑案相与析     
被告人刘某,系河北省石油公司某公司干部。1988年4月25日,依据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单位《关于一九八六年商业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国家体改委、商业部、财政部《关于深化国营商业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河北省商业厅、财政厅等单位《关于国营小型商业企业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刘某与某石油分公司(全民所有商业企业)签订了企业租赁经营合同。合同规定甲方(石油分公司)将所属的润滑油加工厂出租给乙方(刘某)个人经营;租赁期间企业集体所有性质不变;租赁期自当年5月1日至1990年底计2年零8个月;年租金25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 一、合同中涉及反托拉斯法的仲裁条款无强制执行力斯坦迪格国际公司享有在美国经销意大利 B·&B·公司所产家具的独家经营权。当 B·&B.公司拒绝让斯坦迪格公司继续经销时,斯坦迪格公司诉称,该公司及共拥有70%股权的股东与总经理,有权按照其与占有该公司其余30%股权的 B·&B·公司所签订的股东协议中的非竞争条款,制止 B·&B·公司在美国进行经销。B·&B·公司宣布了它将在美国经销其家具的主张,并且争辩说,非竞争条款看上去似乎禁止该公司在2050年以前进入美国市场,但它违反了美国反托拉斯法。  相似文献   

9.
陈媛 《行政法制》2001,(5):35-36
连锁经营出现于1859年美国太平洋和大西洋茶叶公司之后,被称为商业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因为它把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提高了协调运作能力,实现了规模经营效益。我国引入连锁经营的第一家正规连续企业是1986年由天津立达集团公司创办的天津立达国际商场。它拉开了我国连锁经营的序幕并使其在1986—1992年的短短几年就将资产总额做大到全国商业企业的第六位。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人民调解》2023,(12):62-64
<正>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成立商事调解工作委员会 2023年11月25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在京成立商事调解工作委员会。商事调解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践行中央大力支持发展中小企业精神,贯彻落实“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有力举措,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商业企业商事纠纷及时化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全国中小商业企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商事调解工作委员会将向广大会员企业提供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11.
南京医药合肥天星有限公司是2002年12月由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公司经过六年的发展已在市场浪潮的磨砺中振翅起飞,不断壮大。注册资金8096万元,生产经营总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省内一流  相似文献   

12.
徐倩 《法制与社会》2013,(22):271-272
知识产权是一个复杂的宽范围,多层次,多角度的保护对象,要做到真正周全地保护知识产权难度非常大。从武汉市商业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下列问题:首先,从立法层面看,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流通领域的商业企业知识产权监管十分薄弱。其次,从执法层面看,武汉市商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选择执法、执法不严的弊端。再次,从守法层面看,武汉市商业企业根本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对于法律法规的要求或者政府出台的保护措施,往往是采取应付、蒙混的手段逃避应尽的责任。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从对应的角度寻找有效措施,建立全方位的解决机制。立法上,应当完善法律体系,提高违法成本;执法上,加强各个政府部门间的协作,提高执法效率;守法上,推动商业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自觉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据OUT-LAW报道,按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人们在网上发表对其他人的攻击性言论。即使在被告知其虚假与不实后仍将其发表。在美国是免责的。该项裁决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裁决书说,被攻击的人必须起诉写出此言论的人。而不是允许其发表的个人或公司。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排除不正当的经营并提高经营的效率性。日本于2002年商法修改中引进了类似美国的执行官制度,并期待以此来促进经营的效率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虽引进了该制度,但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所有股份公司必须采用它,公司可在原有的经营体制与新体制之间自行选择。这意味着,决定公司治理模式优劣的不是法律,而是市场,公司法的作用应该是为公司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太和医药经营企业与中国华源集团上海华源药业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成立的现代大型医药企业。属下有11个子公司,其中商业企业有6个分公司,工业企业有4个工厂,电子商务公司1家。企业职工总数3000多人,固定资产近2亿元。  相似文献   

16.
冀冰普 《刑警与科技》2013,(15):123-125
<正>安定和谐是中国梦的终极远景,有了安全的基础,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商业企业的中国梦才能实现,构建更为安全和谐的现代社会。6月6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目前已造成121人遇难,77人受伤。事故已被认定为严重责任事故,事故原因还不能确定。企业相关负责人已被刑拘,国务院已要求彻查原因,严肃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 ,犯罪也从手工阶段进入到产业阶段 ,并且逐步形成一个真正的犯罪工业。“这个工业有自己的干部、自己的跨国公司 ,这就是对国界不屑一顾的有组织犯罪。……这些组织以合理的方式经营一些非常赢利的活动 ,像赌赙、卖淫或贩卖毒品。这些组织在国际上设有分支 ,并更多地与工业企业结缘 ,而不是与粗俗的犯罪团伙为伍 ,这些组织或多或少地与社会结构融合在一起 ,因此很难被发现。”① 美国学者认为有组织犯罪是“旨在通过非法活动获得经济利益而组织起来的商业企业。”从类似上面这样的关于有组织犯罪的描述当中 ,我…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1969年到1970年我在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开了一门日本与美国的比较合同法的课。那时,日本的法律学家们说,不理解为什么美国教授说条件是重要的。实际上,在大陆法系的合同法中,条件并不显得怎样的重要,但在英美法系却不是那样。为了在比较法上明确这个  相似文献   

19.
论法人的基本权利主体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公司是基本权利主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很多判例中亦认定美国宪法的特权与豁免条款不适用于公司。宪法第14修正案通过后,尤其是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逐渐将宪法的保护扩大适用于公司,使得公司成为某些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这一转变迎合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成为可能。本文借鉴美国的宪法实践,细致梳理了公司作为基本权利主体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论美日上市公司管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冠伦 《中外法学》1999,(5):117-123
<正> 本文探讨美国及日本之公司管治制度,并阐述这两种体制能否适用于中国。在普通法系中,英、美之公司 法较接近。英国为普通法系之渊源,其公司法亦于十七至十九世纪树立多项法则,被多国采用,包括美国。进 入二十世纪后,美国公司法迎头赶上,使该国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之公司市场。理论上,日本与美国的法制 完全不同,前者是大陆法系。但由于两国经济非常蓬勃,值得深入分析其公司管治制度,看看有那些地方可作 为中国借鉴。 一、美国上市公司管治制度 公司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是指公司的董事局对公司管理、领导的方法。此名词是八十年代中期由 英国学者R.Tricker率先著书立说,并以此作为书名。但对此概念的形成,早在六十多年前已有著作。1932 年,美国学者A.Berle和G.Means出版了一本名叫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