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件现场是最重要的证据的来源。通常、最先在现场的都是公民:受害人,目睹人,发现犯罪后果(尸体、撬门、火灾、物质财富丢失、售货员骗人等等)的人。民警人员和侦查员赶到现场,只是在得到实施犯罪行为的消息之后。因此,公民在发现犯罪行为最初时刻的态  相似文献   

2.
<正> 侦查过程首先是认识过程,是在侦查人员的意识中反映法律方面所有实施犯罪重要情况的过程。这些情况(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犯罪分子罪过的大小、犯罪的动机等),都应当准确地加以查明、证实,因为它是构成刑事案件中的需要证明的情节(苏俄刑事诉讼法典第68条)。  相似文献   

3.
<正> 有些能够影响情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因素,并不决定于观测者的意志努力。在这当中,首先是一些认知的客观条件:事件发生的时间短促、距离遥远、照明条件、光学及声学原因,存在外界刺激物等等。但其中也有一种属于观测者体质上固有的主客观原因:认识和记  相似文献   

4.
<正> 以据为己有为目的对财产的非法侵占,这种行为被认为是盗窃。从侦查的观点来看,盗窃最本质的分类有两种:1.由有权管理被窃财产的人作案(职务上的盗窃);2.局外人作案。职务上的盗窃,就是利用职务上的地位作案并且通常进行得极其隐蔽。因此,侦查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发现盗窃的事实和盗窃的手段,然后查明有罪的人就不困难了。他们大都是些  相似文献   

5.
黄祥青 《人民司法》2012,(17):23-27
自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刑法总则修改内容的时间效力问题发布司法解释,及时明确了相关溯及力原则与适用规范。在司法实务中,围绕具体犯罪的溯及力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适用争议,有待厘清。笔者结合前几次刑法修正案的有关修订内容予以研究。一、如何界定新罪行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及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