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法学派是国际私法中继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学派之后的第三大学派。比较法学派的科学立场和研究方法使它既避免了普遍主义学派的那种脱离现实中的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而在抽象的真空中进行理论推测的不足,也避免了特殊主义学派的那种仅仅站在本国立场上,对先前国内司法判例和个别法官观点进行纯粹实证主义分析的缺陷。因此,比较法学派客观地认识到了国际私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之间的矛盾,并以化解这一矛盾为契机,促使国际私法从实然走向应然,使之成为沟通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临终的侦探     
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女房东赫德森太太,长期以来吃了不少苦头。不仅是她的二楼成天有奇异的而且往往是不受人欢迎的客人光临,就连她的那位著名的房客的生活也是怪癖而没有规律的,这就使她的耐心受到了严重的考验。他邋遢得令人难以置信:喜欢在奇怪的钟点听音乐;不时在室内练习枪法;进行古怪的时常发出恶臭的科学实验以及充满在他周围的暴力和危险的气氛,这些使他成为全伦敦最为糟糕的房客。可是,他出的房钱却很高。毫无疑问,我和福尔摩斯在一起住的那几年,他所付的租金足可以购买这座住宅了。房东太太非常畏惧他,不论他的举动多么令  相似文献   

3.
《中国丛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成熟的英文期刊,刊载的有关清代诉讼的内容颇为庞杂,涉及程序、证据、庭审、审判官、监狱管理等方面,总体特征是负面的居多,肯定的鲜见。负面的内容并非完全杜撰,但《中国丛报》偏爱这些负面介绍的原因令人深思,而且这与同时代的《论美国的民主》对于美国司法的褒多贬少所形成的鲜明对照,则一定程度地说明,作为越界理解异域法律文化的"他者",若不能克服俯视者或仰视者的局限,都将无法使自己的描述和评判能够做到真实、客观。  相似文献   

4.
借助司法者的力量在立法与现实之间构建一座可以通达彼岸的桥梁对知识产权诉讼意义重大。以价值衡量的方法弥补立法缺陷,帮助司法者克服法律模糊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律利益或法律价值出现冲突时,哪一种价值更值得保护,哪一种利益需要优先考虑,是价值衡量的核心问题。强调价值衡量还要强调法官对法律精神的崇尚以及综合裁判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孙其媛 《检察风云》2014,(24):88-91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相似文献   

6.
2002年8月26日,晴空万里,丰都县人民检察院新办公大楼挂牌仪式在雄壮而喜悦的乐声中进行着,阳光照着共和国猎猎的旗子和与共和国一起诞生的子民——罗次渝同志那张黝黑的脸,他一米七六个头,挺拔的身板,着一身庄严的检察服,岁月的沧桑也掩不住爱好体育运动的他的俊美和气宇轩昂。他看着这座秀丽的欧式检察办公大楼在宽敞的平都大道南边矗立,而两年前这还是一遍荒坡,无限的温暖和欣慰洋溢在他的脸上……  相似文献   

7.
吕斌 《法人》2007,(7):86-87
在收藏界,尤其是书画收藏界,“郭庆祥”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凭借对书画大家吴冠中艺术创作的深入研究而出名的职业收藏家,已经成为我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场中的风云人物。由他负责的大连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机构——钥宝斋,在国内收藏界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8.
<正> 一、新刑诉法有关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新规定 传统理论认为,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是诉讼当事人,而仅是控诉一方的诉讼参与人,享有法律赋予的极为有限的诉讼权利。而新《刑诉法》的公布,打破了传统理论的界限,将被害人纳入了“当事人”的范围,并赋予其较现行法律更为广泛的诉讼权利。法律的这一变化,不仅使被害人成为了独立的控方当事人,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被害人与被告一方当事人抗衡的能力。特别是法律的变化,更促成被害人以下特点产生:  相似文献   

9.
执法花絮     
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85号,肤色,语言各不相同的外国人来此办理签证或者居留证件;中国公民来此办理因私事出国出镜护照或者证件。他们或是刚刚来自五大洲,或是即将奔赴世界各地,偶然而又必然的聚合、分离、使这座距天安门广场北侧不足一公里古老四合院,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展示中国外事警官严格执法风采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理论和行政诉讼制度以违法为行政行为撤销之前提。由于行政行为合法性乃以其作成为判断基准时,从该时点审视,"错误但合法的决定"是存在的。对此情形,现行诉讼制度下"合法——维持;违法——撤销"的判决方式非救济良方。本文认为,应打破目前对行政行为撤销的概念框定,由法院在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前提下,根据比例原则,以既存行政法律关系当否摈弃为标准,决定是否撤销。此做法与形成之诉原理相符,在合法性审查和行政判决两端拓展裁量空间,既利于行政相对人以简便方式保护权益,实现行政诉讼的实效性,又卸除行政机关不应承担之责任。  相似文献   

11.
她是天津法院系统行政诉讼领域里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她办案十几年来,没有一起案件被上级审判机关改判或发回重审;她连续多年群众满意率为百分之百,投诉率为零;她以一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一名法官对立法精神的准确理解,为人民群众搭建了一座通向政府的信任桥梁……——她就是“2005中国法官十杰”评选银法槌奖获得者、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王红卫。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各类环境纠纷,给现行诉讼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环境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陷入了窘境,难以有效发挥保护环境权益、实现环境正义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功能。环境司法问题已成为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由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研究会协办的"环境司法研讨会———日本经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债务     
杨岚 《法制与社会》2010,(25):293-293
自然债可以看作是位于道德领域与法律领域的交界之地而作为联络两者的桥梁。本文分析了自然债务的沿革、概念和本质,并重点分析了因道德义务而产生的自然债务,在此基础上就这一制度在将来民法典中如何规定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4.
陈红 《政治与法律》2006,(6):158-160
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和“制品”的判断基础是“创造性”,但同时考虑新颖性和排他性作为前提,当内容和形式具有独创时,创作者对其内容形式享有著作权。著作权法对作品思想内容保护,体现在它肯定作者与他的思想的人身联系,并使他有权利维护他的思想完整性。一件作品只要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创造性就可以受到保护。而实质性相似的认定,就能确定是否侵犯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5.
必要共同诉讼的理论误区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武生  段厚省 《法律科学》2007,25(1):111-120
我国现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实质上是按大陆法系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理论设置的,它要求诉讼标的同一、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当事人方为适格.这种单一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不仅影响到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和增加诉讼的成本,而且造成了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的立法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为了满足司法实践对必要共同诉讼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尽可能使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在原有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基础上,增设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和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政府经济法律责任直接沿用传统行政责任的形式,追究机制也是直接套用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制。随着我国加入WTO,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现行的政府经济法律责任追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政府经济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公益诉讼机制,以促进我国政府经济法律行为的进一步合法化,使其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蕾 《比较法研究》2012,(4):99-112
<正>非讼事件与诉讼案件确实难以区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研究。〔1〕我们不能给予同时性这概念以任何绝对的意义;两个事件,从一个坐标系看来是同时的,而从另一个相对于这个坐标运动着的坐标系来看,它们就不能再被认为是同时的事件了。〔2〕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对于民事法院的职能范围,除了争讼裁判之外,尚有监护性、  相似文献   

18.
童年与少年时期的梦总是多种多样的,充满了幻想与神奇,我时而发誓要揭秘神秘的百慕大,时而立志要在银河上搭一座永不倒塌的桥,让牛郎与织女永远相伴在一起;青年时代的我也是雄心勃勃,既然注定了从事法律工作,那就要成为一名福尔摩斯般的大侦探、身穿红袍的大法官,或是在法庭上侃侃而谈的大律师.而现实中,我则被分配到公证处,并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和公证事业结下了难以分割的情缘.  相似文献   

19.
一位英国人这样对记者说:“你真该去采访一下王宁,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第一大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建行254年来,他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文物鉴定、征集拍卖的专家。” 7年前,在旧货充斥的英国一个小镇的跳蚤市场,王宁用6英镑买到一件中国古董“灯笼尊”赝品,这使王宁认识到自己对古董知识的浅薄。凭着一股钻劲,他立志要成为中国古董鉴赏行家。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治:宪法诉讼的价值理念探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诉讼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将宪法置于最高法的地位 ,从而防止立法专制 ,从“法治国”走向“法治” ;宪法规范的法律性和宪法判例的政治性的有机结合 ,使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 ;程序性审查与实体性审查的有机结合使法治从形式走向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