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包围青少年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有害于健康培养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已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方面的重要问题。例如,明显刺激性感或者明显助长粗暴性或残暴性的出版物、电影、广告、广播节目等以及享乐性色彩强烈的通霄快餐馆、迪斯科舞场、深夜饮食店、游戏中心等等有害环境,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人格的形成,造成了强烈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现在日本全国已有四十多个都、道、府、县,制定了以保护、健康培养青少年为目的的条例.这些条例的基本思想和施政大纲,是在于净化社会环境,大力限制妨害健康培养青少年的行为.1951年和歌山县开始制定和施行了这种条例.在共影响下,以后全国各地的其他都、道、府、县,也相继制定了这种条例.这些条例的内容,以1976年为界线,在1976年以前制定的条例与1976年以后制定或修改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目前,少年违法行为(或者称为青少年违法行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什么是少年违法行为呢?根据《少年法》的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下列的少年行为,称为少年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因素是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防治。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人为了使其作品在网络环境下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采用技术措施以防止他人侵权。但这些技术措施易被他人破解和篡改,因此应给予这些技术措施以法律保护。同时为了平衡公众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又应对其保护加以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6.
李劲 《行政与法》2004,(12):68-7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拓青少年眼界,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学习条件的同时,对青少年人格形成、学习成绩、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法律保护,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加强立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以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法律管理,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侵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严密 《中外法学》1981,(4):72-76
<正> 第一章总则(目的)第一条本条例旨在明确健康培养青少年的观念,制定和推行府的基本措施,并在府民的参加下,促进整顿包围青少年的社会环境,以便从可能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中保护青少年,达到健康培养青少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丽 《河北法学》2005,23(7):98-99
不良信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侵蚀是不容忽视的。网络虚拟世界、网络社会对真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依附性决定了人类对网络虚拟世界、网络社会具有控制和规范的能力。就青少年而言,他们有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产品的权利;就社会而言,为青少年提供文明、健康的精神产品是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而法律介入是保护青少年在线权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区志娟 《法制与社会》2011,(10):184-185
社会闲散青少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多负面影响。检察机关参与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青少年保护青少年保护系指国家对18岁以下的儿童和未成年人在身心、思想、智力和社会方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危险所进行的防御。青少年保护同国家的青少年救护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每个德国儿童(包括青年)在身心和社会才干方面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只有通过青少年保护才能得到保障。迄今为止,法律对青少年保护仅仅作出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规定,而且只  相似文献   

11.
李劲 《行政与法》2013,(6):98-102
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和知情权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环境知情权对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两型社会"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制度应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知情权的立法层级,实行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和环境知情权法律救济机制,以切实保障环境知情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2.
袁媛淑 《法制与社会》2013,(8):214-215,217
探讨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深层社会原因,必须要在城市化、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进行,只有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纠正部分农民的教育认识偏差、提供适合当代留守青少年的教育产品、建立全社会教育网络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未成年管教所的756名男性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的暴力性特征显著;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普通男性中学生;社会支持得分与之家庭结构和留守经历呈负相关.该研究旨在了解男性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支持系统与家庭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逐步攀升.青少年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一些法律界人士提出了一个让人担忧的专用语——“十五六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对青少年罪犯的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罪犯的人格教育和塑造是教育改造的重要内容。无论对青少年罪犯个体,还是对监狱和社会,具有健全人格是改造工作的前提。监狱监禁的因素使青少年罪犯与社会的联结状态出现偏离、断裂、失衡等现象,进而产生人格缺陷,或社会化的人格不健全。为此,要有意识地发展青少年罪犯的社会认知,促进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强化青少年罪犯的性格塑造;尽可能地发挥他们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使青少年罪犯形成悦纳、独立、理性、善良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加强法制最重要的是进行教育,其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我们的教育是需要从孩子做起,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它需要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里成长,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但是从现在的发展来看,由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的综合素质低下,加上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家庭不和谐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青少年的犯罪案例数量正在不断地上升,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法制教育的建设,为了使青少年走上生活的正轨,成为祖国建设非常有用的人才,我们需要各级普法机构和教育机构注重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情况,不断地推进学校法制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庞岩 《法制与社会》2013,(31):179-180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违法犯罪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危群体主要集中在社会中的闲散青少年中.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受到社会排斥因素的影响.社会排斥对于闲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角色定位以及自身价值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给闲散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带来阻碍影响,导致其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引起对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针对社会排斥和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部分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企业作为环境资源的主要利用者,环境污染的主要排放者,理应承担起预防、治理及改善环境问题的社会责任。同时,为规范企业行为,应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以促使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环境社会责任,以适应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衍生着许多丑恶现象。在社会各类型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年龄层次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信息犯罪的行列中也突出年轻的面容。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如: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陆青 《中外法学》1987,(5):29-34
<正> 自从1899年美国伊和诺斯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都青少年法规以来,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这方面的法规。青少年法规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它包括了青少年刑法、青少年保护法、儿童福利法、少年法院法以及各种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条文。从其内容来看,它包罗万象,既有提起刑,事诉讼、定罪量刑的规定,又有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福利措施的规定;既有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应负责任的规定,也有青少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从对违法犯罪少年所采取的措施来看,既有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