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云 《法律与生活》2013,(10):58-59
入门困境高云:您好!我是一位法学院的学生。入学典礼时老师告诉我,选择法律意味着选择公平正义,也就是选择了更大的社会责任。这句话曾经让我激动不已。但已经毕业的一位学长却告诉我另外一个让人吃惊的答案。他说,法学院是一个与"最"和"前三名"分不开的地方:高考时,法学院高居"最难考专业"  相似文献   

2.
一所一流的法学院必须有自己的法学图书馆。法学先辈孙晓楼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撰写的《法律教育》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国外著名的法学院和法律图书馆的藏书,将法学图书馆列为法律学校应有设备之首。他认为,法学院图书资料是法学院学习重要资源,它是影响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法学图书馆,则使学生以教师课堂讲义为成长的唯一营养,在有限的学时中,一个水平再高的法学院教授也无法提供像图书馆那样富足的营养。而我们山大法学院就拥有这样法学图书馆——它就是法学院资料中心。  相似文献   

3.
朗戴尔法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法是美国法学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然而在理论上,它具有明显的缺陷;在实践中,则造成了学生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后果。它认为法律学科的全部资料都储存在出版物之中。封闭性、复古性、考据性成为构建朗戴尔方法的基石,形成了一个建立在书本资料上的伪科学体系。法学院应当完全抛弃朗戴尔教学法,直接面对社会问题,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学徒制度,以律师事务所模式为法学教育的核心,以执业者为教师,以现实社会中的法律问题为教学内容,刻不容缓地推行法学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4.
论作为"制度"的法学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律职业为限制性的职业,目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都在制度上将法学院教育作为进入法律职业的第一道门槛;法律的技艺性、智识性和一定的神秘性及其规范特征决定了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共同的职业素养,凭借法学教授、法学图书资科和法学院的社区生活三要件,制度性法学院而非仅仅作为场所的法学院培育这些素养并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我国现实呼唤在制度上确立法学院教育的门槛地位,建设胜任于培育法律人的制度性法学院。  相似文献   

5.
按照美国有关开办法学院的要求,建设一个法律图书馆是开办法学院的必备条件,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专业图书馆是不能开办法学院的。而且法律图书馆通常是独立于大学总图书馆、建立在法学院内的专业分馆。美国法律图书馆馆员协会(American Associ-  相似文献   

6.
书讯     
《哈佛新鲜人:我在法学院的故事》作者:史考特·杜罗(美国)译者:傅士哲定价:28元出版:2012年6月史考特·杜罗是斯坦福大学英文讲师,教授文学创作。他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第一年课业结束旋即完成本书。本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不仅成为全美畅销书,也成了法学院学生必读的圣经。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值得关心教育的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书讯     
《哈佛新鲜人:我在法学院的故事》作者:史考特·杜罗(美国)译者:傅士哲定价:28元出版:2012年6月史考特·杜罗是斯坦福大学英文讲师,教授文学创作。他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第一年课业结束旋即完成本书。本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不仅成为全美畅销书,也成了法学院学生必读的圣经。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值得关心教育的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省委政法委和省法学会联合举行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讨会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这次研讨会得到了全省各级政法部门、法学院系、科研单位以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我听到介绍,大会共收到论文200多篇,论文的质量很高,很有价值,展示了我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对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在此,我代表省委、省委政法委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24日上午9点,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邀请并主办,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Jean Davis教授在法学院陈明楼四合院做了题为美国法律图书馆馆员的角色转变的学术报告。北京市法学会法  相似文献   

10.
《中外法学》1983,(3):17
<正> 据英国《社会主义法律评论》1982年第2期报导,七十年代是苏联法律教育大发展的十年。在1970—1980这十年间,苏联的法学院虽然还是4所,但是法律系的数目却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46个。在1980年,法律专业合格的毕业生有15,700人,差不多是1970年毕业的7,900人的一倍。1981年至1982学年,所有法学院和法律系注册的学生有97,700人,其中29,100人为正规的全日制学生,其余或是夜校生,或是校外生。此外,中等专科学校还培养  相似文献   

11.
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中国律师》杂志社和北京市巨匠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律师巨匠实务培训项目”继2002年4月3日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举行的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后,于2002年12月5日在  相似文献   

12.
李长城 《中国律师》2003,(11):85-86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诚然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确实很难回答,尤其当回答者对律师职业一无所知时。一些人声称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律师。但是大部分的人即使成为法学院的学生,甚至已经获得法学院教育背景的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出这个决定。事实上,确实有许多法学院的学生,甚至已毕业很多年的大学生依然无法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尽管在真正成为一名律师之前不可能对这个问题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就这个问题与已经进入法学院的学生、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如法律系教师、法官、检察官)、实习律师、执业律师或在律师事务所工…  相似文献   

13.
以比较法教育作为办学方针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在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史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历来为学界关注。但至今的研究都没有注意到该校在比较法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员的缺课、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诟病、比较法课程数量的锐减等,这些现象实际是西方法律教育移植后逐渐本土化过程的反映,也是中央与地方教育自主权博弈的结果。比较法课程重要性的降低,教育部及司法院对法学院发展的限制,兼职教员微薄的薪资,都对比较法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东吴大学法学院比较法教育发生转变的原因,为反思民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郭云忠  苏肖 《河北法学》2004,22(4):84-87
正规的法学院教育在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律家,实现法律家之治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因此颇受各国重视。但是,我国由于多层次办学等诸多原因,造成法学院教育的地方化:学生招收、培养、就业地方化及法学教授的地方化,从而不利于法学综合素质和学术精神的培养,甚至会影响司法公正和依法治国的实现。应当统一法律教育,实行法学院教育的国家化,将法学院教育的管理权收归国家,并采取所有的法学院在全国招生、全国就业和某些特殊限制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在此受聘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实务导师,并以此身份,应邀参加2014年交大法学院开学典礼,心里十分高兴。十年前,我曾为自己考入交大攻读博士学位激动不已;十年后,作为一名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受聘到交大任教更令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自己:学识之有限,责任之重大。在此,我谨以一名学长,一名老师、一名法律人的多重身份,和大家谈一谈多年以来自己探寻法学之路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6.
英国和美国都具有学徒制法律职业教育的传统,但是在本国法律文化和社会实际的影响下,英国和美国的法律教育后来又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模式。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英美法律教育都最终走上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道路。但是,单就法学院本身而言,英国和美国的法学院法律教育还存在性质、地位和教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 美国的法律教育在世界上颇负盛名。令人奇怪的是,美国没有教育部来领导法学院,而是由美国律师协会来担当此任。这组织是怎样领导法学院呢?简言之,以"法"治法学院。美国律师协会制定了一个《法学院合格标准章程》,就是用这个章程来管理法学院。  相似文献   

18.
法律检索(legal research)是法律教育和法律实践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现行法学教育体制中,法律文献检索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国外法学院的情况相比更是差距甚远。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开展法律检索教育调查,分析了目前中国法律检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法律检索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引起对该领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49岁,2000年底转业到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民行处工作,为能取得司法考试的报名资格,我用四年的时间考取了两个法律大本文凭,从2005年开始又用四年时间攻克了司考难关。当得到通过的消息后,院领导和同志们都对我通过司法考试表示祝贺,此时千言万语都感谢不尽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为了感谢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我把自己通过司考的体会总结出来,提供给正在准备司考的干警们。我的体会是:“五有”助你早臼成就司考。  相似文献   

20.
林海 《江淮法治》2014,(20):16-17
正对于任何一名法律人而言,能够经历甚至见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工作"和"在联合国国际法院担任法官"这两件事之一,就足以无悔于法律职业的选择人物简介:倪征燠(读音:yù)(1906-2003)1906年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他先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苏州东吴大学设在上海),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之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