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朗曼联合公司出版的《萨氏外交实践指南》(Satow's Guideto Diplomatic Practice)一书,在西方外交界和国际法学界久负盛誉,被称为"杰作"、"国际典范著作"。此书初版问世于1917年,以后经过四次修订。最新一版是1979年第五版,由曾任英国驻缅甸大使、驻印度高级专员和外交部常务副大臣的戈尔—布士(Gore-Booth)主持编订。新版根据1957年第四版以来二十年中外交实践和有关国际法部门的发展,对大部分章节进行了重写、改写、增补和删汰。本书第二编《外交代表概论》,结合大量历史上著名案例和当前实际做法、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做法,阐述外交关系法,可看作西方对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一部有代表性的拴释。本刊将连续刊载其中外交特权和豁免权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瑞士联邦刑法典》第96条第4款规定:"被附条件执行刑罚的少年在考验期届满前经受住考验的,审判机关命令注销犯罪记录。"《日本少年法》第60条规定:"少年犯刑期执行完毕或免予执行,适用有关人格法律的规定,在将来得视为未受过刑罚处分。"《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又称《北京规则》)第21条规定:"少年罪犯的档案不得在其后的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文版权法——《安娜法》(1709年)的诞生国。自《安娜法》问世后,英国版权发展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综合性版权法,如1814年、1842年、1911年、及1956年的《版权法》和很多单行的专门版权法,如:《雕版印刷品版权法(1734年和1766年)、《图片版权法》(1777年)、《雕塑版权法》(1814年)、《戏剧版权法》(1833年)、《演讲版权法》(1835年)、《文学版权法》(1842年)、《音乐版权法》(1902年)、《外观设计注册法》(1949年)、《外观设计版权法》(1968年)和《表演者保护法》(1958年,1963  相似文献   

4.
<正> 一、少年法制史《少年福利法》和《青少年刑法》是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性而制定的特别法。它有着比较深刻的历史背景,早在1532年的刑法典中就为处理少年案件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此后,德意志帝国各州的法律纷纷提高了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在1871年的刑法典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全国统一规定为12岁。1923年的青少年刑法制定以后,又将刑事责任年龄提高到14岁。  相似文献   

5.
一、英国的缓刑监督制度 缓刑是指对犯罪分子附条件地暂缓处罚或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缓刑制度的国家,早在中世纪的普通法的司法实践中便允许法官以具结处分的形式释放犯罪人,以犯罪人答应保持善行和保持宁静为条件。1842年,英国对某些犯罪人采用过延期宣告有罪判决、附条件释放的措施。19世纪末,少年司法运动兴起,1890、1891、1897年的教育法案使国家承担起了对青少年进行初步教育的责任,对不良少年的缓刑监督应运而生,大大促进了缓刑的发展,并扩展适用到成年人领域。1889年,英国颁布了《初犯缓刑法》,1907年颁布了《犯罪人缓刑法》,正式以立法形式规定了有关缓刑的各项制度,形成了英国的缓刑制度。  相似文献   

6.
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  相似文献   

7.
<正> 《国外产品责任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一文(登在《国外法学》1986年第2期第18—23页,作者王小能),使笔者颇受启发。除同意作者的论述之外,对该文援引英国早期产品责任的一个判例"文特波特姆诉莱特"一案,认为应该做些补充,以便进一步了解该案的内容及共影响和反应。关于"文特波特姆诉莱特"一案的内容,至今在英国和美国有关"侵权行为法"的文献和教科书中,仍旧受到重视。因为本案是确立"产品责任限于合同关系"的"首例";它的  相似文献   

8.
吴冠雄 《中外法学》1999,(1):108-114
英国议会1994年11月通过了David Clellard议员关于货物销售和提供法案的动议,法案依个人提案程序(A private member’s bill)审议通过,于1995年1月3日生效。《199年货物销售和提供法》(The sale and Supply of Goods Act 1994;以下简称为“1994年法”)稍作修改而采纳了英国法律委员会(Law Commission)1987年关于货物销售和提供法的报告中的建议,对《1979年货物买卖法》(The sale of Goods Act 1979;以下简称为“1979年法”)作了一些重大修改,其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联邦与州具有不同的立法权。与公司有关的立法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沿袭英国传统,特许公司由英国国会批准设立。后来,地方当局开始具有颁发特许状的权力。美国独立之后,各州顺利成章地成为公司事务的规制主体,而联邦则一直对这一领域保持克制。随着美国公司规模的扩张,联邦政府开始进行反垄断立法,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其开端。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联邦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颁布了《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这些立法对于公司也具有规制作用,而且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公司法呈现出以州为主导,联邦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同时进行干预的二元规制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公布机关]商务部、海关总署[文(令)号][2005]第29号令[公布日期]2005·12·31[类别]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2006·1·1[同时废止法规]2003年《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履行我国在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所承担的义务,加强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有关行政法规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  相似文献   

11.
<正>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19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社会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律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论著是《法律社会学》(载默顿等人编:《社会学》一书,1957年);《社会学和自然法》(载《自然法论坛》1961年第6期);《法德、社会和工业正义》(1969年)。一、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塞尔兹尼克在《法律社会学》一文中首先提出法律社会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他所讲的"法律社会学"包括了"社会学法学"。  相似文献   

12.
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法》,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院,标志着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主要是在"为了少年福利"的名义下产生的,因此具有明显的福利化特征。这样一种福利型少年司法制度(伊州模式)在20世纪前期受到了美国各州乃至世界上诸多国家的普遍认同,由此形成了20世纪著名的少年法院运动。少年法院运动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这种对孩子给与特别关爱的做法符合人类的自然情感,适应了人道主义观念的发展和法治进步的需求,也因为在传统的家庭、社区控制功能衰弱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适应了弥补成人社会对少年群体(尤其是下层少年群体)控制真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英国的少年违法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任务。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从工党手中夺取政权以后,犯罪增加特别是少年违法犯罪的增加,乃成为"法与秩序"问题最为重要争论之点。以后,经过1983年6月大选,关于少  相似文献   

14.
人物点评     
刘仁文:对《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发声不仅表现其勇敢2014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以下简称《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并将此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仁文表示,《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有不成熟之处,如"恐怖主义"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单纯的"言论"和"思想",不宜纳入恐怖主义的范畴;"恐怖主义"应该以"暴力行为"作为前提;"三股势力"作为政治术语没有争议,但作为法律用语则有待商榷,如果要把  相似文献   

15.
菊田幸一  高风 《中外法学》1982,(3):31-38,73
<正> 一、序言众所周知,我国现行少年法是在美国的标准少年法院法的影响下起草的。然而,美国对于该标准法,以后曾在1949年和1959年分别进行过修改,而与该标准法组成一体的少年法院准则,也在1966年进行过第二次修改。目前,在美国对于现行少年审判制度的批判观点也出现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首先,是由约翰逊总统特命设置的"犯罪对策委员会"于1967年2月向总统提出的报告书——《对自由社会的犯罪挑战》。在该报告书中,强调指出,对于过去的少年法院运动的应有态度,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反省。第二,就是联邦最高法院在  相似文献   

16.
康复 《中外法学》1981,(2):67-75
<正> 一、"公害"一词的由来在日本法律中,最初使用"公害"这一词汇,大约是1896年的《河川法》(1896年4月8日第71号法律。现称旧河川法)。该法第4条规定:"由于筑堤、护岸、治水、清理码头和拖航道,以及其他流水而产生的增进公利,或者为了清除与减轻公害而设置的地方行政官署所确认的河川附属物,除以命命规定者外,一切有关河川问题,皆依本法规定处理之。"  相似文献   

17.
昃晶雯 《山东审判》2003,19(6):61-65
一、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概况及法理渊源(一)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概况少年司法制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学术界公认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少年法庭法》和同年7月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市所建立  相似文献   

18.
告知义务及违反该义务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已于1993年7月1日施行,《海商法》第222条和第223条对海上保险法律关系中的被保险人所负的告知义务以及违反该义务的法律后果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既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也不同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既改变了《海商法》生效前的法律,又有别于在世界海上保险市场很有影响的英国法,对我国海上保险实务界和法律界来说,是一个新的法律规范。而且,《海商法》的这些法条本  相似文献   

19.
<正> 由贵州省政府侨务办公室、贵州省青年法学会编辑出版并自办发行的《少年与法》杂志(月刊),是我国唯一面向少年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刊物。它将根据少年生理、心理特点,以具体、生动的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少年学法、知法、守法,促使其健康成长;是  相似文献   

20.
将研究自《1969年儿童和青少年法案》实施以来,英国少年司法政策的变化。在经历福利模式和犯罪控制模式后,英国对现行少年司法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原先救助与保护的原则之外,根据变化了的刑罚理念、青少年犯罪现状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等因素,对少年司法制度更多引进了惩罚和预防的理念。这对于目前建设中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